一种水旱田两用旋耕机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旋耕机,具体涉及一种水旱田两用旋耕机。、旋耕机是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具有打破犁底层、恢复土壤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消灭部分杂草、减少病虫害、平整地表以及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标准等作用,按其...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旋耕机,具体涉及一种水旱田两用旋耕机。背景技术:1、旋耕机是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具有打破犁底层、恢复土壤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消灭部分杂草、减少病虫害、平整地表以及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标准等作用,按其旋耕刀轴的配置方式分为横轴式和立轴式两类。2、目前市场上的旋耕机在耕耘工作时,旋耕机的内部刀轴的位置跟随护板一同移动,在实际使用时,旱地与水田的旋耕深度存在差异,从而需要对刀轴高度进行改变,使得控制旋耕深度,在调整时刀轴与护板同时移动,导致在旋耕时护板与地面产生抵触,导致旋耕深度难以满足要求,在调整刀轴此提出一种水旱田两用旋耕机。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在旋耕时护板与地面产生抵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旱田两用旋耕机。2、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3、一种水旱田两用旋耕机,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泥土进行平整的遮挡组件,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固定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耕地深度的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对泥土进行粉碎的旋转组件。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和连接套。5、进一步地,所述遮挡组件包括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连接杆外侧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与固定板相连接。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左右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均与固定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内部分别开设有通槽和滑动槽,且通槽垂直与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两侧均开设有引导槽。7、进一步地,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左右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连接板相连接,所述螺纹杆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且滑动块在通槽内部滑动,所述滑动块外侧均转动连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相对面一端铰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相对面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引导块,且引导块在引导槽内部滑动。8、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在滑动板之间转动,且固定杆在滑动槽内部滑动,所述固定杆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刀片。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0、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组件和旋转组件的设置,实现了通过螺纹杆、滑动块、铰接杆和滑动板的配合,从而固定杆的位置进行单独调节,避免在旋耕时护板与地面产生抵触,确保旋耕深度满足要求。11、通过支撑组件的设置,实现了通过连接板、通槽、引导槽和滑动槽的配合,从而对滑动块、滑动板和固定杆进行引导,确保移动时位置的准确。技术特征:1.一种水旱田两用旋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有用于对泥土进行平整的遮挡组件(5),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固定的支撑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2)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耕地深度的调整组件(3),所述调整组件(3)上设置有用于对泥土进行粉碎的旋转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旱田两用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01)和连接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旱田两用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组件(5)包括转动板(501),所述转动板(501)与固定板(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501)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503),所述连接杆(503)外侧套设有弹簧(502),所述连接杆(503)外侧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板(504),且支撑板(504)与固定板(1)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旱田两用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左右设置有连接板(201),所述连接板(201)均与固定板(1)相连接,所述连接板(201)内部分别开设有通槽(204)和滑动槽(203),且通槽(204)垂直与滑动槽(203),所述滑动槽(203)两侧均开设有引导槽(20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旱田两用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3)包括左右设置有螺纹杆(301),所述螺纹杆(301)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302),且连接块(302)与连接板(201)相连接,所述螺纹杆(301)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05),且滑动块(305)在通槽(204)内部滑动,所述滑动块(305)外侧均转动连接有铰接杆(304),所述铰接杆(304)相对面一端铰接有滑动板(303),所述滑动板(303)相对面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引导块(306),且引导块(306)在引导槽(202)内部滑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旱田两用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4)包括固定杆(402),所述固定杆(402)在滑动板(303)之间转动,且固定杆(402)在滑动槽(203)内部滑动,所述固定杆(402)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刀片(401)。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旱田两用旋耕机,涉及旋耕机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泥土进行平整的遮挡组件,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固定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耕地深度的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对泥土进行粉碎的旋转组件,所述固定板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和连接套,所述遮挡组件包括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本技术通过调整组件和旋转组件的设置,实现了通过螺纹杆、滑动块、铰接杆和滑动板的配合,从而固定杆的位置进行单独调节,避免在旋耕时护板与地面产生抵触,确保旋耕深度满足要求。技术研发人员:李刚,李洪海,丁玉华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中大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821技术公布日:2024/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