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种植中期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马铃薯种植中期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马铃薯种植中期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技术属于马铃薯种植,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种植中期施肥装置。、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在马铃薯出苗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施肥,施肥可以使土豆在生长过程中得到充足的养分,从而能够快速生长,并且生长出强壮的地下块茎。、同一组地垄上一般分布种植两行马铃薯,对出苗后的马铃薯进行施肥时,需要沿着马铃薯...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技术属于马铃薯种植,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种植中期施肥装置。背景技术:1、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在马铃薯出苗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施肥,施肥可以使土豆在生长过程中得到充足的养分,从而能够快速生长,并且生长出强壮的地下块茎。2、同一组地垄上一般分布种植两行马铃薯,对出苗后的马铃薯进行施肥时,需要沿着马铃薯植株一侧的地垄上依次进行开沟、施肥和培土。现有的马铃薯施肥方式采用人工施肥和机械施肥的方式,人工施肥的方式,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而采用机械施肥的方式,肥料的下料速度和下料量不易控制,容易因施肥装置移动速度不同,导致部分马铃薯植株区域施肥量过度或不足的问题,施肥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技术实现思路1、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人工施肥的方式,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机械施肥的方式,肥料的下料速度和下料量不易控制,容易因施肥装置移动速度不同,导致部分马铃薯植株区域施肥量过度或不足,施肥效果不佳,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铃薯种植中期施肥装置;通过设置开沟机构和培土机构,分别对每行马铃薯植株一侧的地垄进行开沟和覆土操作,并在肥料箱底部安装有便于调整下料量的排肥器,排肥轴的转速随着地轮的转速而变化,避免因施肥装置移动速度不同,导致部分马铃薯植株区域施肥量过度或不足的问题,保证了马铃薯的施肥效果,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同时,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马铃薯种植中期施肥装置主要包括机架、肥料箱、支撑板、排肥器、地轮、开沟机构、培土机构、排肥管、施肥管、地轮轴、连接块、排肥轴,所述的地轮轴端部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底端,地轮分别安装在地轮轴端部,支撑板安装在机架两侧,肥料箱安装在支撑板上,肥料箱底部开设有便于排肥的矩形下料槽,排肥器安装在肥料箱底部并与矩形下料槽对接,用于驱动排肥器工作的排肥轴位于肥料箱底部并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支撑板上,排肥轴通过链传动机构与地轮轴传动连接;所述的开沟机构通过连接块安装在机架上,施肥管安装在开沟机构上,排肥器与施肥管之间通过排肥管连接,培土机构位于开沟机构后端并通过连接块安装在机架上。3、所述的排肥器包括排肥罩、轴套、排肥板、导料斗、下料挡板、螺纹杆、弹簧、羊角螺母,所述的排肥罩通过轴承安装在排肥轴上并固定在肥料箱底部的矩形下料槽处,导料斗安装在排肥罩底端,导料斗通过排肥管与施肥管连接,轴套套接在排肥轴上并位于排肥罩内,轴套沿圆周方向上均匀设有排肥板,排肥罩外侧设有螺纹杆,下料挡板一端滑动安装在螺纹杆上并通过羊角螺母限位,另一端滑动插接在排肥罩内,螺纹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一端与排肥罩外壁顶紧,另一端与下料挡板端部顶紧。4、所述的开沟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松土铲,所述的第一连接杆通过连接块安装在机架上,第一连接杆底端安装有用于对马铃薯植株一侧的地垄开沟的松土铲,松土铲由两块弧形连接板连接形成v形结构,底端呈翘起状;所述的施肥管安装在第一连接杆侧部,施肥管内部设为用于下料的中空结构,施肥管底部设为弧形结构,第一连接杆上均匀开设有便于调整松土铲与地垄间距的连接孔。5、所述的培土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杆、弧形培土板、犁铲、支撑杆、连接板,所述的第二连接杆通过连接块安装在机架上,犁铲安装在第二连接杆底端,犁铲侧部铰接有用于将沟内肥料进行覆盖的弧形培土板,第二连接杆侧部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端部与弧形培土板之间通过可调间距的连接板连接,第二连接杆上均匀开设有便于调整犁铲与地垄间距的连接孔。6、所述的肥料箱内设有用于搅拌肥料的搅拌轴、搅拌轴端部通过链传动机构与地轮轴传动连接,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板。7、所述的机架端部安装有便于与牵引车尾部挂接的连接架。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开沟机构和培土机构,分别对每行马铃薯植株一侧的地垄进行开沟和覆土操作,并在肥料箱底部安装有便于调整下料量的排肥器,排肥轴的转速随着地轮的转速而变化,避免因施肥装置移动速度不同,导致部分马铃薯植株区域施肥量过度或不足的问题,保证了马铃薯的施肥效果,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同时,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技术特征:1.一种马铃薯种植中期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种植中期施肥装置包括机架(1)、肥料箱(2)、支撑板(3)、排肥器(4)、地轮(5)、开沟机构(6)、培土机构(7)、排肥管(8)、施肥管(9)、地轮轴(10)、连接块(11)、排肥轴(12),所述的地轮轴(10)端部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1)底端,地轮(5)分别安装在地轮轴(10)端部,支撑板(3)安装在机架(1)两侧,肥料箱(2)安装在支撑板(3)上,肥料箱(2)底部开设有便于排肥的矩形下料槽(23),排肥器(4)安装在肥料箱(2)底部并与矩形下料槽(23)对接,用于驱动排肥器(4)工作的排肥轴(12)位于肥料箱(2)底部并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支撑板(3)上,排肥轴(12)通过链传动机构与地轮轴(10)传动连接;所述的开沟机构(6)通过连接块(11)安装在机架(1)上,施肥管(9)安装在开沟机构(6)上,排肥器(4)与施肥管(9)之间通过排肥管(8)连接,培土机构(7)位于开沟机构(6)后端并通过连接块(11)安装在机架(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种植中期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肥器(4)包括排肥罩(41)、轴套(42)、排肥板(43)、导料斗(44)、下料挡板(45)、螺纹杆(46)、弹簧(47)、羊角螺母(48),所述的排肥罩(41)通过轴承安装在排肥轴(12)上并固定在肥料箱(2)底部的矩形下料槽(23)处,导料斗(44)安装在排肥罩(41)底端,导料斗(44)通过排肥管(8)与施肥管(9)连接,轴套(42)套接在排肥轴(12)上并位于排肥罩(41)内,轴套(42)沿圆周方向上均匀设有排肥板(43),排肥罩(41)外侧设有螺纹杆(46),下料挡板(45)一端滑动安装在螺纹杆(46)上并通过羊角螺母(48)限位,另一端滑动插接在排肥罩(41)内,螺纹杆(46)上套设有弹簧(47),弹簧(47)一端与排肥罩(41)外壁顶紧,另一端与下料挡板(45)端部顶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种植中期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沟机构(6)包括第一连接杆(61)、松土铲(62),所述的第一连接杆(61)通过连接块(11)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连接杆(61)底端安装有用于对马铃薯植株一侧的地垄开沟的松土铲(62),松土铲(62)由两块弧形连接板连接形成v形结构,底端呈翘起状;所述的施肥管(9)安装在第一连接杆(61)侧部,施肥管(9)内部设为用于下料的中空结构,施肥管(9)底部设为弧形结构,第一连接杆(61)上均匀开设有便于调整松土铲(62)与地垄间距的连接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种植中期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土机构(7)包括第二连接杆(71)、弧形培土板(72)、犁铲(73)、支撑杆(74)、连接板(75),所述的第二连接杆(71)通过连接块(11)安装在机架(1)上,犁铲(73)安装在第二连接杆(71)底端,犁铲(73)侧部铰接有用于将沟内肥料进行覆盖的弧形培土板(72),第二连接杆(71)侧部设有支撑杆(74),支撑杆(74)端部与弧形培土板(72)之间通过可调间距的连接板(75)连接,第二连接杆(71)上均匀开设有便于调整犁铲(73)与地垄间距的连接孔。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种植中期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肥料箱(2)内设有用于搅拌肥料的搅拌轴(21)、搅拌轴(21)端部通过链传动机构与地轮轴(10)传动连接,搅拌轴(21)上设有搅拌板(2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种植中期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端部安装有便于与牵引车尾部挂接的连接架(101)。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马铃薯种植中期施肥装置,属于马铃薯种植技术领域。本技术通过设置开沟机构和培土机构,分别对每行马铃薯植株一侧的地垄进行开沟和覆土操作,并在肥料箱底部安装有便于调整下料量的排肥器,排肥轴的转速随着地轮的转速而变化,避免因施肥装置移动速度不同,导致部分马铃薯植株区域施肥量过度或不足的问题,保证了马铃薯的施肥效果,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同时,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技术研发人员:郑科美,张玉宏,吕金云,周琼,乔正林,李琼仙,田其东,邓金祥,高兴志,高天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会泽群林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731技术公布日:2024/3/31

一种马铃薯种植中期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