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料槽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申请涉及饲料喂养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饲料槽。、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消费者对于肉食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趋于选择更加健康和优质的肉食品,也就使得越来越多的养殖者转向于更加健康和优质的养殖方式。在诸多健康和优质的养殖方式中,圈地放养由于其可操作性高、所产出肉...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饲料喂养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饲料槽。背景技术:1、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消费者对于肉食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趋于选择更加健康和优质的肉食品,也就使得越来越多的养殖者转向于更加健康和优质的养殖方式。在诸多健康和优质的养殖方式中,圈地放养由于其可操作性高、所产出肉食品的品质高等优势逐渐在诸多家禽养殖中广泛使用。2、以猪养殖为例,过去传统的养殖方式是将猪关在狭小的猪圈内,通过人工或机械对其进行喂养,此养殖方式虽然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养殖,但是由于猪的活动空间受到限制,其所产出的肉食品的品质难以保证。而在圈地放养的养殖方式中,一般是在某一地区圈定一块养殖区域,在该区域内进行猪的自由放养,不仅能够实现大规模的养殖,而且还能够为猪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其所产出的肉食品具有优良的品质。3、在圈地放养的养殖方式中,由于所圈定的养殖区域内自然产出的食物难以满足所有养殖家禽的需求,故而,对养殖的家禽进行饲料补充是该养殖方式的重要环节。现有的饲料主动补充方式一般是在某一地点设置固定的饲料槽(一般为石质或混凝土材质),将该区域内的所有养殖家禽驱赶、收拢至该地点,以便于能够对其进行饲料补充。但是,由于饲料槽是在某一地点固定设置的,需要将所有养殖家禽驱赶至该地点,十分不便。同时,现有的饲料槽清洗不便,容易在局部堆积饲料,从而可能会出现饲料变质等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饲料槽。该饲料槽能够在便于搬运的基础之上,还能够有效地实现快速且彻底的清理。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饲料槽,包括:3、槽体,包括槽本体和形成在所述槽本体一侧壁上的抵顶件,所述槽本体的顶面向内凹陷以形成有用于容纳饲料的容纳腔,所述抵顶件包括靠近所述顶面的第一抵顶部和远离所述顶面的第二抵顶部;4、基架,所述槽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架上;5、调节组件,安装在所述基架上且位于所述槽体的下方,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和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架上,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杆体和所述第三杆体连接,所述第二杆体和所述第三杆体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所述第二杆体和所述第三杆体之间的第一运动腔,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运动腔内,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体或所述第三杆体远离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6、所述饲料槽包括喂食状态和清洗状态,在所述喂食状态,所述槽体远离所述抵顶件的侧壁与所述基架抵顶,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基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杆体和所述第三杆体远离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抵顶部抵顶,以使所述槽体的顶面竖直向上;在所述清洗状态,所述第二杆体和所述第三杆体与所述基架抵顶,所述第三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中部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抵顶部抵顶,以使所述槽体的顶面倾斜朝上。7、可选地,所述基架包括基底件和支撑件;所述基底件包括两根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基杆、以及连接在两根基杆之间的多根连接杆;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架、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多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支撑杆、以及与所述基杆同向延伸的基础杆,多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基杆连接,多根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基础杆连接;8、其中,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分别安装在所述基底件上且分别与所述槽体的两端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喂食状态,所述槽体远离所述抵顶件的侧壁与所述基础杆抵顶。9、可选地,所述基础杆的顶面形成为向外凸起的第一弧形面;10、所述槽体还包括放置条,所述放置条和所述抵顶件相对设置于所述槽体的侧壁上,所述放置条的底面形成为向内凹陷的第二弧形面,在所述喂食状态,所述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弧形面相互抵顶。11、可选地,所述抵顶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抵顶部和所述第二抵顶部之间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槽体的侧壁相互贴合,以使所述抵顶件能够安装于所述槽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抵顶部和所述第二抵顶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抵顶部形成为向内凹陷的第三弧形面,所述第二抵顶部形成为向内凹陷的第四弧形面;12、所述第二杆体和所述第三杆体远离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分别包括与所述第四弧形面相互匹配的第一接触面、以及与所述槽体的侧壁相互匹配的第二接触面,在所述喂食状态,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四弧形面相互抵顶,所述第二接触面与所述槽体的侧壁相互抵顶;13、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包括与所述第三弧形面相互匹配的第三接触面,在所述清洗状态,所述第三接触面与所述第三弧形面相互抵顶。14、可选地,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为两个,所述抵顶件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抵顶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槽体的相对两端,两个所述调节组件与两个所述抵顶件一一对应设置。15、可选地,所述饲料槽还包括多个颈夹组件,多个所述颈夹组件沿所述容纳腔的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基架上;16、所述颈夹组件包括安装件和颈夹件,所述安装件形成为u形结构,所述安装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安装杆和所述第二安装杆之间的第三安装杆,所述第一安装杆和所述第二安装杆远离所述第三安装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基架连接;所述颈夹件包括轴杆、颈夹杆、限位杆、固定杆和固定块,所述轴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杆的中部连接,所述轴杆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安装杆延伸,所述颈夹杆的中部与所述轴杆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颈夹杆的底部连接,且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轴杆、所述基架和所述第一安装杆之间,所述固定杆与所述颈夹杆的顶部可转动连接,且所述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三安装杆的上方,所述固定杆与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颈夹杆的同一侧,所述固定块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杆的顶部;17、所述颈夹组件包括颈夹状态和通行状态,在所述颈夹状态,所述颈夹杆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颈夹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抵顶,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第一安装杆抵顶;在所述通行状态,所述颈夹杆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固定块相互分离,且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第一安装杆相互分离。18、可选地,所述限位杆形成为弧形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颈夹杆的中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颈夹杆的底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中部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杆的方向凸起。19、可选地,所述颈夹件还包括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相互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二运动腔,所述第三安装杆位于所述第二运动腔内,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颈夹杆的顶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杆可转动连接。20、可选地,所述颈夹组件还包括自解锁件,所述自解锁件包括自解锁杆、自解锁板和连接绳;21、所述自解锁杆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杆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杆的一侧;22、所述自解锁板包括板本体、弹性件和抵顶板,所述板本体形成为u形结构,所述板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第三板体,所述抵顶板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所述抵顶板被配置为可沿所述第一板体或所述第二板体的轴向移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板体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抵顶板连接;23、所述第三安装杆形成有用于供所述自解锁杆穿过的穿设通孔;24、其中,所述自解锁件包括锁定状态,在所述锁定状态,所述自解锁杆穿设于所述穿设通孔,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部分与所述颈夹杆抵顶,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与所述抵顶板抵顶,且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连接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板体和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颈夹杆的一端连接。25、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夹角α满足:30°≤α≤120°;和/或,26、在所述锁定状态,所述板本体与所述第三安装杆的夹角β满足:30°≤α<90°。27、有益效果:28、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一方面,本技术的饲料槽的所有零部件或结构均可以采用质量较轻的材质制成,例如,镀锌钢材、不锈钢等,能够便于整体搬运本技术的饲料槽,以便于能够在圈地养殖的方式中,根据猪群的实时位置、生态环境或季节等的变化情况对饲料槽位置的进行调整,整个搬运过程较为快速且方便,能够有效地降低转移饲料槽的难度和耗时;同时,正是由于能够快速且方便地转移饲料槽的位置,无需在多个地点分别设置饲料槽,能够有效地降低饲料槽的布置成本、降低对于生态环境的干扰,并能够保证猪的养殖环境。在另一方面,由于本技术的饲料槽具有喂食状态和清洗状态,在喂食状态时,饲料槽的顶面竖直向上,也就可以使得盛放饲料的容纳腔的开口竖直向上,便于猪能够自主进食;在清洗状态时,饲料槽的顶面倾斜朝上,也就可以容纳腔的开口处于倾斜状态,能够便于相关人员借助清水对容纳腔的内部进行冲洗,或借助擦拭件对容纳腔的内部进行清理,能够有效地杜绝饲料局部堆积的问题,从而能够保证饲料槽的清洁状况,进而就可以避免饲料变质的问题,以及局部饲料在冬季结冰而导致划伤猪嘴、猪舌等问题。29、2、本技术的其他有益效果或优势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 上一篇:一种窄轮距拖拉机多路阀外置操纵机构的制作方
- 下一篇:一种绿化用滴灌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