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精种植用菌根菌肥以及黄精的种植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黄精种植,具体涉及一种黄精种植用菌根菌肥以及黄精的种植方法。、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是百合科(liliaceae)黄精属polygonatum mill.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药典》记载的黄精药材的基原物种之一。地下根茎为药用部位,含有...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属于黄精种植,具体涉及一种黄精种植用菌根菌肥以及黄精的种植方法。背景技术:1、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是百合科(liliaceae)黄精属polygonatum mill.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药典》记载的黄精药材的基原物种之一。地下根茎为药用部位,含有多糖、黄酮、皂苷、木质素、氨基酸等多种化学成分,常用于脾虚胃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随着市场对黄精需求量的增加,野生多花黄精资源日趋匮乏,人工栽培是解决多花黄精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共生真菌,其与土壤和植物根系形成复杂的根际微生态系统,能有效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宿主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抗性。丛枝菌根真菌能感染植物根系并与植物结合形成共生体,这些真菌能够增强植物的氧分吸收和抗病性,所以在农林业生产中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丛枝菌根真菌主要特点是在植物根内产生“泡囊”和“丛枝”。amf也是目前研究最多,功能相对明确的古老内生真菌,主要包括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中的多孢囊霉目(diversisporales)、原囊霉目(archaeosporales)、球囊霉目(glomerales)和类球囊霉目(paraglomerales)。从枝菌根是球囊菌门的从枝菌根真菌与高等维管束植物根系建立起来的互惠共生体。在共生关系中,宿主植物根系能够分泌一些化感分子促进amf菌丝大量繁殖,从而增加了宿主植物与amf的接触面积,与此同时,amf形成庞大的菌丝网络能够增加植物根系的长度,通过分泌一些有机酸等物质从而促进植物对土壤中各种矿物营养元素的吸收。3、但是,在使用丛枝菌根真菌进行黄精种植的过程中,发现丛枝菌根真菌在多花黄精的根系中的定植率有限,导致丛枝菌根真菌的有益效果无法充分发挥。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使用菌根菌肥的黄精种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丛枝菌根真菌在黄精根部定植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3、一种使用菌根菌肥的黄精种植方法,将多花黄精组培苗定植在混合基质中,混合基质中含有6-8个/g根内球囊霉的孢子;混合基质的原料包括泥炭土、草木灰和发酵物;发酵物的原料包括红薯藤、松针、玉米秸秆和em菌液;在定植多花黄精组培苗之前,在混合基质中浇入培养液,培养液中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4、进一步,发酵物由如下方法制备:将松针粉碎后加入乙酸乙酯中热浸处理,然后过滤取松针药渣;将松针药渣、红薯藤、玉米秸秆和em菌液混合,经发酵、烘干后获得发酵物。5、进一步,热浸处理的料液比为1:10;热浸处理的温度为60-80℃,时间为1-2h。6、进一步,红薯藤、松针和玉米秸秆和em菌液的质量比为20:10:20:10。7、进一步,发酵物的水分含量<15%。8、进一步,泥炭土、草木灰和发酵物的质量比为4:1:2。9、进一步,培养液的用量是混合基质的10%。10、进一步,培养液中含有体积比为1:1:1的液体ms培养基、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液和凝结芽孢杆菌菌液;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液和凝结芽孢杆菌菌液的od600值均为0.5。11、本技术方案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在于:12、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一类广泛定殖于植物根系的互惠共生内生真菌,有研究表明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可以提升黄精总鲜重和块茎鲜重等。基于现有的研究信息,发明人尝试了在已有的黄精种植技术的基础上加入丛枝菌根真菌,以提升种植效率和产品品质。但是,在现有的种植工艺中,直接加入丛枝菌根真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丛枝菌根真菌在黄精根系上的定植效果并不理想仅为50%左右。发明人对原有的种植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实验和调整,发现原有工艺中的混合基质的发酵物成分对于丛枝菌根真菌的定植效果,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发酵物中用到的一种原料是松针,在现有技术中,直接使用em菌对于松针进行发酵。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松针进行发酵前,对其进行了预处理,使用乙酸乙酯对松针进行了热浸处理一段时间。按照本方案的种植工艺,丛枝菌根真菌的定植率提升到了不加松针的水平,且本方案能够获得理想的成苗率,以及充分降低炭疽病病株率。技术特征:1.一种使用菌根菌肥的黄精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花黄精组培苗定植在混合基质中,混合基质中含有6-8个/g根内球囊霉的孢子;混合基质的原料包括泥炭土、草木灰和发酵物;发酵物的原料包括红薯藤、松针、玉米秸秆和em菌液;在定植多花黄精组培苗之前,在混合基质中浇入培养液,培养液中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菌根菌肥的黄精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物由如下方法制备:将松针粉碎后加入乙酸乙酯中热浸处理,然后过滤取松针药渣;将松针药渣、红薯藤、玉米秸秆和em菌液混合,经发酵、烘干后获得发酵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菌根菌肥的黄精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热浸处理的料液比为1:10;热浸处理的温度为60-70℃,时间为1-2h。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使用菌根菌肥的黄精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红薯藤、松针和玉米秸秆和em菌液的质量比为20:10:20: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使用菌根菌肥的黄精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物的水分含量<1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使用菌根菌肥的黄精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泥炭土、草木灰和发酵物的质量比为4:1: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使用菌根菌肥的黄精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液的用量是混合基质的1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使用菌根菌肥的黄精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液中含有体积比为1:1:1的液体ms培养基、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液和凝结芽孢杆菌菌液;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液和凝结芽孢杆菌菌液的od600值均为0.5。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黄精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精种植用菌根菌肥以及黄精的种植方法。多花黄精的种植方法为:将多花黄精组培苗定植在混合基质中,混合基质中含有6‑8个/g根内球囊霉的孢子;混合基质的原料包括泥炭土、草木灰和发酵物;发酵物的原料包括红薯藤、松针、玉米秸秆和EM菌液;混合基质中施加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的培养液。其中,发酵物制备方法为:将松针粉碎后加入乙酸乙酯中热浸处理,然后过滤取松针药渣;将松针药渣、红薯藤、玉米秸秆和EM菌液混合,经发酵、烘干即得。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丛枝菌根真菌在黄精根部定植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具有理想的推广应用前景。技术研发人员:何霞红,施蕊,黄佑国,张澳,严星茹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林业大学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3/31
- 上一篇:一种鱼线收纳线轴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式食槽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