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种植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具体地涉及一种稻田种植灌溉系统。、稻田种植稻谷的时候需要反复对稻田进行灌溉,这样保证稻田内的水位,同时当丰水期需要将水田内过高的水位进行防水,这样需要反复的对稻田进行抽水与放水,这样灌溉成本相应的提高,同时构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在我国农村,稻田的灌溉方式多采用大水漫灌...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具体地涉及一种稻田种植灌溉系统。背景技术:1、稻田种植稻谷的时候需要反复对稻田进行灌溉,这样保证稻田内的水位,同时当丰水期需要将水田内过高的水位进行防水,这样需要反复的对稻田进行抽水与放水,这样灌溉成本相应的提高,同时构成了水资源的浪费。2、而在我国农村,稻田的灌溉方式多采用大水漫灌的方法,其方法是在渠道与田间连通一个水管,在不灌溉时一头封堵,在灌溉时将水管口打开,等灌溉完毕将口封堵,这种灌溉方式完全凭经验进行,对水量无法精准的计量,其结果就是灌水不易控制并造成稻田淹没,严重的浪费水资源,在遇到暴雨等天气时,不仅不能够将雨水回水利用,也容易造成稻田大面积的淹没减产,影响稻田的最终收成。技术实现思路1、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稻田种植灌溉系统,不仅能够对范围内的稻田进行精确滴灌,在遇到暴雨和丰水季节,能够将地下多余的水资源回收起来,在减少了水资源浪费的同时也提高了稻田的灌溉质量。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3、一种稻田种植灌溉系统,包括供水室和抽水室,供水室设置在稻田地上方,抽水室设置在稻田地下方并与供水室相连通,供水室连通灌溉系统,抽水室连通回水系统。4、优选的方案中,供水室的外壁处设有液位计,供水室的墙壁上连通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排水管的上方。5、优选的方案中,供水室的地面开设有通孔并与抽水室相连通。6、优选的方案中,灌溉系统包括有供水管、灌溉管和供水泵,所述供水泵安设在供水室地面的中心位置,供水泵连通供水管,灌溉管围绕供水室环形扩散分布并与供水管相连通,灌溉管上均匀地开设有滴灌孔。7、优选的方案中,回水系统包括有回水主管、回水支管和抽水泵,所述抽水泵安设在抽水室地面的中心位置,抽水泵与回水主管垂直连接,所述回水主管的端部通过分接头与多根回水支管相连通。8、优选的方案中,回水支管围绕回水主管呈环形对称分布,回水支管的端部朝着分接头向下倾斜,回水支管上均匀的开设有渗流孔。9、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0、1、本系统采用供水泵控制灌溉管进行慢速滴灌,相比于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能够有效地控制稻田内的水位高度,在防止稻田淹没的同时也提升了灌溉质量;11、2、本系统在暴雨天气和丰水季节能够将稻田地下多余的水源抽出并进行储存,在防止稻田内的水位过高的同时也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技术特征:1.一种稻田种植灌溉系统,包括供水室(1)和抽水室(2),其特征在于:供水室(1)设置在稻田地上方,抽水室(2)设置在稻田地下方并与供水室(1)相连通,供水室(1)连通灌溉系统,抽水室(2)连通回水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种植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供水室(1)的外壁处设有液位计(5),供水室(1)的墙壁上连通有进水管(4)和排水管(3),所述进水管(4)设置在排水管(3)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种植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供水室(1)的地面开设有通孔(10)并与抽水室(2)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种植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灌溉系统包括有供水管(7)、灌溉管(8)和供水泵(6),所述供水泵(6)安设在供水室(1)地面的中心位置,供水泵(6)连通供水管(7),灌溉管(8)围绕供水室(1)环形扩散分布并与供水管(7)相连通,灌溉管(8)上均匀地开设有滴灌孔(9)。技术总结一种稻田种植灌溉系统,包括供水室和抽水室,供水室设置在稻田地上方,抽水室设置在稻田地下方并与供水室相连通,供水室连通灌溉系统,抽水室连通回水系统;本系统不仅能够对范围内的稻田进行精确滴灌,在遇到暴雨和丰水季节,能够将地下多余的水资源回收起来,在减少了水资源浪费的同时也提高了稻田的灌溉质量。技术研发人员:李在炯,李鸿,万松彤,李向阳,李明辉,毛玉玲,严欢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昌北斗源兴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612技术公布日:2024/3/31
- 上一篇:一种便于浇灌的水稻育种架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幼牛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