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智能种植生态系统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生态种植,尤其涉及一种植物智能种植生态系统。、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而氮磷营养物质超标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限制原因,可引发水体藻华、赤潮,严重毒害各类水生动物,从而破坏水生态系统。目前,植物修复技术作为绿色低碳的新型水治理技术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工程措施中,植物...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生态种植,尤其涉及一种植物智能种植生态系统。背景技术:1、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而氮磷营养物质超标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限制原因,可引发水体藻华、赤潮,严重毒害各类水生动物,从而破坏水生态系统。目前,植物修复技术作为绿色低碳的新型水治理技术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工程措施中,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缺乏水生植物的合理配置,导致该技术未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此,开发高效脱氮的现代化种植生态系统势在必行。2、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物质,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大量营养元素,但同时也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在申请号为cn112897707b的发明专利《一种尾水处理装置》中提出了一种仅依靠植物进行脱氮的尾水处理方法,但该方法无法确保经处理的尾水能达标排放。为提高脱氮效率,还需搭配填料来协同脱氮处理,然而不同植物种类与不同填料组合对水体的氮去除效率均不同。因此,亟需一种装置可在种植植物的同时中,组合多种脱氮填料进行比对,以提高对污染水体的脱氮效率。技术实现思路1、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智能种植生态系统,可以组合不同的植物种类与填料,在单次种植中,无需将植物取出或拆解设备,便可更换多种不同填料,并测定不同植物与填料组合对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去除率。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3、一种植物智能种植生态系统,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的空腔,与空腔连通的水箱和滤液箱,所述空腔内固定连接有种植板,所述种植板下方的空腔内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填充填料的填料匣,所述填料匣与所述种植板之间安装有用于分隔的隔挡组件。4、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与所述空腔通过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滤液箱与所述空腔通过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连通。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均位于所述种植板与所述隔挡组件之间的空腔内,且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进水口;6、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均位于所述隔挡组件与所述空腔底壁之间,且所述第二进水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出水口。7、进一步的,所述种植板上方设有沿所述外壳高度方向移动的光源架,所述光源架上转动连接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上固定连接有农药喷洒器,所述空腔内设有与所述农药喷洒器连通的农药下药管,所述空腔内设有带动所述光源架移动的第一移动组件。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种植板上方的所述空腔内转动连接的丝杠,所述丝杠与所述光源架螺纹连接,所述空腔内设有带动所述丝杠转动的电机,所述外壳外安装有用于控制电机启动和转动件转动的光源控制器。9、进一步的,所述空腔靠近所述第二进水口的一侧内壁内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沿外壳的宽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三挡板,所述空腔内设有带动所述第三挡板移动的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挡板上的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空腔后壁通过第二弹簧固定连接。10、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外壁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推槽,所述隔挡组件包括沿着所述推槽滑动连接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通孔。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内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沿所述第一挡板宽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挡板位置相同的通孔,所述第二挡板下部转动连接有推杆,第一挡板上设有放置所述推杆的避让槽。12、进一步的,所述填料匣后部设有与所述推杆抵接的避让凹口。13、进一步的,所述推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斜挡块,所述斜挡块的斜面朝向远离空腔内壁的一侧,所述斜挡块与所述推槽之间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5、第一、本发明可在使用时,直接抽出填料匣以更换内部填料,取出填料匣的过程中会自动将水管和隔挡组件关闭,简化实验过程,减少使用者在开展实验时的时间损耗,通过自动关闭隔挡组件,让使用者无需将植物取出或拆解设备,仅在一次种植实验中就可以多次更换填料,减少实验次数,降低实验成本。16、第二、本发明可以通过隔挡组件来调整是否与下层的填料匣连通,形成对照组,在一次培育过程中进行不同区域的水质分析,通过结合不同植物或者不同填料的搭配组合,来形成多组对照组,比对不同组合情况下的脱氮效率。技术特征:1.一种植物智能种植生态系统,包括外壳(11),外壳(11)内设有的空腔(17),与空腔(17)连通的水箱(12)和滤液箱(15),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7)内固定连接有种植板(29),所述种植板(29)下方的空腔(17)内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填充填料的填料匣(41),所述填料匣(41)与所述种植板(29)之间安装有用于分隔的隔挡组件(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智能种植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2)与所述空腔(17)通过第一进水口(13-1)和第二进水口(13-2)连通,所述滤液箱(15)与所述空腔(17)通过第一出水口(14-1)和第二出水口(14-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智能种植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13-1)和所述第一出水口(14-1)均位于所述种植板(29)与所述隔挡组件(31)之间的空腔(17)内,且所述第一出水口(14-1)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进水口(1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智能种植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板(29)上方设有沿所述外壳(11)高度方向移动的光源架(22),所述光源架(22)上转动连接有转动件(27),所述转动件(27)上固定连接有农药喷洒器(26),所述空腔(17)内设有与所述农药喷洒器(26)连通的农药下药管(28),所述空腔(17)内设有带动所述光源架(22)移动的第一移动组件(2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物智能种植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24)包括位于所述种植板(29)上方的所述空腔(17)内转动连接的丝杠(23),所述丝杠(23)与所述光源架(22)螺纹连接,所述空腔(17)内设有带动所述丝杠(23)转动的电机,所述外壳(11)外安装有用于控制电机启动和转动件(27)转动的光源控制器(2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智能种植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7)靠近所述第二进水口(13-2)的一侧内壁内设有第二滑槽(45),所述第二滑槽(45)内沿外壳(11)的宽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三挡板(46),所述空腔(17)内设有带动所述第三挡板(46)移动的第二移动组件(43),所述第二移动组件(43)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挡板(46)上的推板(44),所述推板(44)与所述空腔(17)后壁通过第二弹簧(42)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智能种植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外壁设有与所述空腔(17)连通的推槽(32),所述隔挡组件(31)包括沿着所述推槽(32)滑动连接的第一挡板(35),所述第一挡板(35)上设有通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植物智能种植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35)内设有第一滑槽(37),所述第一滑槽(37)内沿所述第一挡板(35)宽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挡板(38),所述第二挡板(38)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挡板(35)位置相同的通孔,所述第二挡板(38)下部转动连接有推杆(39),第一挡板(35)上设有放置所述推杆(39)的避让槽。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植物智能种植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匣(41)后部设有与所述推杆(39)抵接的避让凹口(47)。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植物智能种植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槽(32)内壁滑动连接有斜挡块(34),所述斜挡块(34)的斜面朝向远离空腔(17)内壁的一侧,所述斜挡块(34)与所述推槽(32)之间通过第一弹簧(33)固定连接。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智能种植生态系统,涉及生态种植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的空腔,与空腔连通的水箱和滤液箱,空腔内固定连接有种植板,空腔种植板下方的空腔内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填充填料的填料匣,填料匣与种植板之间安装有用于分隔的隔挡组件;本发明可在使用时,直接抽出填料匣以更换内部填料,取出填料匣的过程中会自动将水管和隔挡组件关闭,简化实验过程,减少使用者在开展实验时的时间损耗,通过自动关闭隔挡组件,让使用者无需将植物取出或拆解设备,仅在一次种植实验中就可以多次更换填料,减少实验次数,降低实验成本。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婧,谭映宇,陈俊刚,王慧荣,周启圳,任旭锋,钱璨,徐佳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3/31
- 上一篇:秸秆饲料捡拾打捆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林业虫害样本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