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荒漠肉苁蓉接种率的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到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荒漠肉苁蓉接种率的方法。、荒漠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是列当科肉苁蓉属的全寄生植物,寄生于植物根部,其肉质茎可入药。肉苁蓉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药用价值极高,具有补肾壮阳、养血润燥、悦...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到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荒漠肉苁蓉接种率的方法。背景技术:1、荒漠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是列当科肉苁蓉属的全寄生植物,寄生于植物根部,其肉质茎可入药。肉苁蓉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药用价值极高,具有补肾壮阳、养血润燥、悦色延年等功效,素有“沙漠人参”的美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荒漠肉苁蓉在激素调节、免疫调节、神经保护、抗氧化、抗凋亡、抗伤害、抗炎、抗疲劳和促进骨形成中发挥显著作用。2、由于荒漠肉苁蓉的自然繁殖能力较弱,且其肉质茎长期被过度采掘,导致没有进一步进行生殖发育的机会,从而存量锐减,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了保护荒漠肉苁蓉野生资源及周边生态,促进相关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满足持续扩大的市场需求,需要大力发展肉苁蓉的规模种植产业。3、然而,现有技术中虽已有不少关于肉苁蓉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但是优质稳产的肉苁蓉种植生产技术尚处于研究及推进阶段,接种率较低,接种成本较高。另外,目前人工栽培荒漠肉苁蓉时多使用梭梭为寄主,少部分使用四翅滨藜为寄主,但基本使用的为二年龄及以上的寄主植物,建植寄主林需要的时间较长,寄主林的栽培成本高。技术实现思路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荒漠肉苁蓉接种率的方法,不仅能够大大减少肉苁蓉种子用量,提高种子利用率,而且能够加快寄主林的建植及后续接种荒漠肉苁蓉的速度,降低对寄主植物苗龄的要求,有效降低栽培成本。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3、一种提高荒漠肉苁蓉接种率的方法,其关键在于,包括如下步骤:4、步骤1、确定寄主林建植地块、寄主林建植时间以及寄主林的寄主植物,其中所述寄主植物选用三月龄及以上的四翅滨藜容器苗;5、步骤2、于寄主林建植时间内,在寄主林建植地块挖出等间距分布的多个定植坑,每个定植坑的直径比四翅滨藜容器苗的容器尺寸大至少20cm、深度不小于容器的高度;6、步骤3、将四翅滨藜容器苗放于定植坑的正中,并在容器外缘的定植坑中环向挖出接种槽;7、步骤4、将接种槽内挖出的土壤与经过生理后熟的荒漠肉苁蓉种子拌匀后填回,拌种量为0.02g/kg;8、步骤5、将定植坑覆土至地平,覆土完毕后3日内对定植坑灌水1次;9、步骤6、对寄主林进行维护管理。10、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寄主林建植地块选择地形平坦、土壤为流沙土或沙壤土的地块。11、进一步的,步骤1中寄主林建植时间选为春末至秋初,且最低温持续高于0℃、平均气温不低于10℃。12、进一步的,所述四翅滨藜容器苗的地上部分的高度不小于35cm,且新生根系的末端即将长出容器底端。13、进一步的,所述四翅滨藜容器苗的容器直径不小于15cm,高度不小于18cm。14、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接种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小于10cm。15、进一步的,步骤5中对定植坑灌水时,于撒播荒漠肉苁蓉种子的接种槽上方灌水,直至浇透,且保证水至少下渗2m。16、进一步的,步骤6中对寄主林进行维护管理的过程中,在第一次灌水后以1个月为灌水周期灌水3次,之后在每年春秋两季固定补水。17、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18、1、通过将三月龄及以上的四翅滨藜寄主带容器移栽进行寄主林建植,基本不损伤根系,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移植对寄主植物根系的影响,因此不需要太长的根系恢复期,有利于四翅滨藜的根系能更快适应,尽快恢复正常生长速度,而且选用苗龄小的寄主植物,从而加快寄主林的建植及后续接种荒漠肉苁蓉的速度。19、2、由于植物在一定时间内根系生长是有限度的,因此将四翅滨藜寄主带容器移栽,可以通过容器来限制其根系只能先全部向下扎根,使得根系生长方向易预测且根系密度大,这样只需在容器外缘的接种槽内填回与荒漠肉苁蓉种子拌匀的土壤即可成功接种,不仅大大减少了肉苁蓉种子用量,提高了种子利用率,还通过将种子的主要撒播范围限制在容器外缘的接种槽内,减少了肉苁蓉种子的撒播范围,另外,通过限制根系的生长方向可以增加固定方向的根系密度,增加荒漠肉苁蓉种子和四翅滨藜根系的接触机会,进而有效提高了接种率。20、3、在容器外缘的接种槽内填回与荒漠肉苁蓉种子拌匀的土壤,从而通过共埋方式,使得荒漠肉苁蓉种子在和寄主四翅滨藜根系共埋期间,四翅滨藜有三个月的根系生长时间,目前设置的肉苁蓉播种区域和深度可以满足种子在四翅滨藜根系附近感受寄主根的刺激,三个月内实现自然解除休眠并萌发,且不影响接种效果,不需要提前暴晒来解除休眠,而是在四翅滨藜生长的同时在土里解除休眠并向寄主根生长,大大提高了接种的效率。21、4、通过在3月龄四翅滨藜上进行荒漠肉苁蓉接种试验,四翅滨藜三月龄苗移栽生长至半年龄即可成功接种荒漠肉苁蓉,而寄生植物的新生根系在容器限制下只能全部先向下扎根,试验表明,通过该方法接种荒漠肉苁蓉可以使其接种率达到100%,且寄主自身生长不受明显影响,拌土方法亦节约了肉苁蓉种子,使得种子分布更加均匀,增加了与寄主植物根末端接触的概率,不仅提高了荒漠肉苁蓉种子的使用效率,降低了对寄主植物苗龄的要求,且简单易行,有效降低了栽培成本,这为加快荒漠肉苁蓉寄主林建植,提高接种速度提供了参考,有利于推进人工肉苁蓉种植产业的发展,是提高荒漠肉苁蓉种植产业效率的一种可靠途径。技术特征:1.一种提高荒漠肉苁蓉接种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荒漠肉苁蓉接种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寄主林建植地块选择地形平坦、土壤为流沙土或沙壤土的地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荒漠肉苁蓉接种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寄主林建植时间选为春末至秋初,且最低温持续高于0℃、平均气温不低于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荒漠肉苁蓉接种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翅滨藜容器苗的地上部分的高度不小于35cm,且新生根系的末端即将长出容器底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荒漠肉苁蓉接种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翅滨藜容器苗的容器直径不小于15cm,高度不小于18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荒漠肉苁蓉接种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接种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小于10c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荒漠肉苁蓉接种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对定植坑灌水时,于撒播荒漠肉苁蓉种子的接种槽上方灌水,直至浇透,且保证水至少下渗2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荒漠肉苁蓉接种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对寄主林进行维护管理的过程中,在第一次灌水后以1个月为灌水周期灌水3次,之后在每年春秋两季固定补水。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荒漠肉苁蓉接种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寄主林建植地块、寄主林建植时间以及寄主林的寄主植物;于寄主林建植时间内,在寄主林建植地块挖出等间距分布的多个定植坑;将四翅滨藜容器苗放于定植坑的正中,并在容器外缘的定植坑中环向挖出接种槽;将接种槽内挖出的土壤与经过生理后熟的荒漠肉苁蓉种子拌匀后填回;将定植坑覆土至地平,覆土完毕后3日内对定植坑灌水1次;对寄主林进行维护管理。其显著效果是:不仅大大减少肉苁蓉种子用量,提高种子利用率,而且能够加快寄主林的建植及后续接种荒漠肉苁蓉的速度,降低对寄主植物苗龄的要求,有效降低栽培成本。技术研发人员:包爱科,吴欣欣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州大学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3/31
- 上一篇:一种用于虫情检测的虫情测报灯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雏鸡培育用恒温箱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