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杨梅花粉干燥收集方法与流程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果树处理,具体地说是一种杨梅花粉干燥收集方法。、单一的杨梅树无法通过自花授粉,是属于异花授粉的树种之一,其通过刮风或是吸引昆虫来进行授粉;杨梅属于肉质浆果,可食部分为着生于果核的肉柱组成,由于没有果皮保护层,柔软且极易腐烂,露天栽培杨梅成熟往往在梅雨季,极易腐烂,造成丰产难丰收。...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属于果树处理,具体地说是一种杨梅花粉干燥收集方法。背景技术:1、单一的杨梅树无法通过自花授粉,是属于异花授粉的树种之一,其通过刮风或是吸引昆虫来进行授粉;杨梅属于肉质浆果,可食部分为着生于果核的肉柱组成,由于没有果皮保护层,柔软且极易腐烂,露天栽培杨梅成熟往往在梅雨季,极易腐烂,造成丰产难丰收。为解决杨梅成熟期集中和受梅雨季影响大等问题,各产区积极探索杨梅设施促早成熟栽培技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杨梅产量和品质受梅雨季影响以及采摘期过于集中等问题,成熟期提前15d左右,成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是实现梅农共富的重要技术。2、现有的大棚杨梅授粉方法存在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一是经常会出现雄花开放时间迟于雌花开放时间,存在花期不遇的问题;二是雄树需单独搭建小拱棚,需专门进行人工管理,成本比较高。3、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杨梅花粉干燥收集方法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杨梅花粉干燥收集方法,为现有技术中大棚设施内如遇花期不遇、雄株花粉量不足等问题提供足量花粉,且为提高设施利用率,可以减少雄株数量,提高杨梅坐果率,增加亩产量等。2、一种杨梅花粉干燥收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3、s1、首先在促早设施大棚内进行杨梅雄株种植/高接换种,杨梅雄株花苞长到合适的时候,人工剪枝采集雄蕊,比露天早将近1个月;4、s2、选择较松散、待开放的杨梅雄花进行采摘,采后袋带回实验室;5、s3、于封闭的房间,将雄花均匀的平铺到纸张上;6、s4、将房间内空气湿度控制在小于20%,空调温度设定在20-24摄氏度,并开启干燥辅热模式,风速中档,在24-36h即可收集花粉;7、s5、利用筛网过滤收集花粉。8、优先的,所述纸张包括打印纸、报纸等可以进行承载雄花的任意纸张。9、优选的,在s1中,所述促早设施是通过改造设施结构,通过棚内温湿度控制,调节棚内杨梅生长物候期,达到杨梅早开花早结果,提高杨梅优质果比例的效果;即在大棚内部增加一层内膜,变单膜为双膜,提高大棚的保温性能,使其提高防冻能力。10、优选的,在s3中,所述雄花在纸张上的厚度为1-2cm。11、优选的,在s5中,所述筛网的目数为60-100目。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3、该方法采集雄蕊的时间比露天早将近1个月,通过花粉促早收集,有效解决出现雄花开放时间迟于雌花开放时间,存在花期不育的问题,且能有效降低果实腐烂与落果,同时该方法操作步骤简单便捷,降低人工成本,适合大面积的推广与应用。技术特征:1.一种杨梅花粉干燥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杨梅花粉干燥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促早设施是通过改造设施结构,通过棚内温湿度控制,调节棚内杨梅生长物候期,达到杨梅早开花早结果,提高杨梅优质果比例的效果。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杨梅花粉干燥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所述雄花在纸张上的厚度为1-2cm。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杨梅花粉干燥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中,所述筛网的目数为60-100目。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果树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杨梅花粉干燥收集方法,首先在促早设施大棚内进行杨梅雄株种植/高接,杨梅雄株花苞长到合适的时候,人工剪枝采集雄蕊,选择较松散、待开放的杨梅雄花采摘,采后袋装回实验室,于封闭的房间,将雄花均匀的平铺到纸张上,将房间内空气湿度控制在小于20%,空调温度设定在20‑24摄氏度,并开启干燥辅热模式,风速中档;该方法采集雄蕊的时间比露天早将近1个月,通过花粉促早收集,有效降低棚内雄株种植数量,减少棚内搭建小拱棚及对雄株补温补光促进花粉开放所产生的人力物力投入;同时对设施、露天栽培中出现的花期不育等问题有效解决,同时该方法操作步骤简单便捷,降低人工成本,适合大面积的推广与应用。技术研发人员:高恒锦,金国强,颜丽菊,朱潇婷,陈昊东,邱晓莹,李永杰,尤建林,李海利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海市特产技术推广总站(临海市柑桔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3/31
- 上一篇:一种保湿设备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拆装便于转移的方舱动物实验室的制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