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稻促苗肥高效施用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再生稻促苗肥高效施用方法。、再生稻是水稻种植的一种绿色增效模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年前。其特点是在头季稻成熟之后,大约割下稻株上/的部位,收取稻穗,留下面的/植株和根系,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适当地进行施肥、灌水、除草,促使休眠芽...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再生稻促苗肥高效施用方法。背景技术:1、再生稻是水稻种植的一种绿色增效模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其特点是在头季稻成熟之后,大约割下稻株上2/3的部位,收取稻穗,留下面的1/3植株和根系,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适当地进行施肥、灌水、除草,促使休眠芽萌发分蘖(再生蘖),让其再长出一季稻子。若气温适宜,萌发的再生蘖经20~30天即可抽穗,两个月左右成熟。通常再生季稻的穗子要比头季稻小,但是稻穗数要比头季稻的多1.5~2.5倍,因而产量也不少。两季稻总计通常比头季稻的产量要增加150%以上,对粮食增产有重要意义。2、与头季稻不同,再生季稻高产更多依赖于成穗数的增加,依靠萌发更多的再生分蘖来扩大群体叶面积,大幅度增加干物质积累量,促进籽粒灌浆。合理施用肥料可有效促进再生季稻腋芽萌发成穗,从而显著提高再生稻的产量。3、目前,传统促苗肥的施用方法为:在头季稻收割2~3d后,撒施促苗肥(每亩撒施尿素7.5~10kg、氯化钾2.5~3kg),以促进再生芽生长成苗,提高分蘖数,扩大植株生长量。4、但是,采用该方法的弊端在于:在头季稻收割后施肥,由于头季稻收割时切碎的秸秆堆积在一起且多覆盖在稻桩上,导致肥料浮在还田秸秆上,而不能落在田面上,从而造成肥料的浪费和肥料用量大,且达不到应有的肥效。5、因此,如何开发一种再生稻促苗肥高效施用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稻促苗肥高效施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3、一种再生稻促苗肥高效施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4、(1)在头季稻成熟之后,秸秆还田之前一天,撒施促苗肥;5、(2)将头季稻进行收割,并将切碎的秸秆均匀抛撒在稻桩上。6、进一步,上述步骤(1)中,撒施的工具为喷雾喷粉机或农用无人机。7、进一步,上述步骤(1)中,促苗肥包括尿素6~8kg/亩和氯化钾1.8kg/亩。8、进一步,上述步骤(2)中,所述收割时保留稻桩高度为20~35cm。9、进一步,上述步骤(2)中,所述切碎的秸秆的长度为15~20cm。10、进一步,还包括步骤(3):收割完后及时清除杂草,扶正稻桩;在收割后当天或1天后在田间灌2~3cm的浅水;此后采用干湿交替灌溉,保持田间湿润,仅在抽穗期建立2~3cm的浅水层,然后在破口期至抽穗期根外追肥;再生稻生长期间及时防治病虫害;11、进一步,还包括步骤(4):待再生季稻完全成熟后进行收割。12、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3、本发明通过先在秸秆还田前一天撒施促苗肥,然后进行收割和秸秆还田,并将还田秸秆均匀抛撒,最后进行田间管理,不但能够减少肥料用量,而且减少了肥料浪费,大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同时达到了减肥(每亩减肥40%)、增效(每亩增产12%)和节本目标。技术特征:1.一种再生稻促苗肥高效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稻促苗肥高效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撒施的工具为喷雾喷粉机或农用无人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稻促苗肥高效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促苗肥包括尿素6~8kg/亩和氯化钾1.8kg/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稻促苗肥高效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收割时保留稻桩高度为20~35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稻促苗肥高效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切碎的秸秆的长度为15~20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稻促苗肥高效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3):收割完后及时清除杂草,扶正稻桩;在收割当天或1天后灌2~3cm的浅水;此后采用干湿交替灌溉,保持田间湿润,仅在抽穗期建立2~3cm的浅水层并在破口期至抽穗期根外追肥;再生稻生长期间及时防治病虫害。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再生稻促苗肥高效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4):待再生季稻完全成熟后进行收割。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稻促苗肥高效施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在头季稻成熟之后,秸秆还田之前一天,撒施促苗肥;(2)将头季稻进行收割,并将切碎的秸秆均匀抛撒在稻桩上。本发明通过先在秸秆还田前一天撒施促苗肥,然后进行收割和秸秆还田,并将还田秸秆均匀抛撒,最后进行田间管理,不但能够减少肥料用量,而且减少了肥料浪费,大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同时达到了减肥(每亩减肥40%)、增效(每亩增产12%)和节本目标。技术研发人员:习敏,吴文革,涂德宝,周永进,李忠,许有尊,邵彩虹,孙雪原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