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肥组合物、药肥种衣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药肥组合物、药肥种衣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药肥组合物、药肥种衣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属于植物药肥制备及种植,具体涉及一种药肥组合物、药肥种衣剂及其应用。、稻麦两熟是长江中下游区域农作物的主要种植方式。近年来,由于偏迟熟粳稻及直播稻的广泛应用,水稻为获得高产必须积累足够有效光温资源,造成水稻生育期相应延迟。而水稻品种生育期延迟、腾茬晚,造成稻茬小麦出现迟播、晚播等现象...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属于植物药肥制备及种植,具体涉及一种药肥组合物、药肥种衣剂及其应用。背景技术:1、稻麦两熟是长江中下游区域农作物的主要种植方式。近年来,由于偏迟熟粳稻及直播稻的广泛应用,水稻为获得高产必须积累足够有效光温资源,造成水稻生育期相应延迟。而水稻品种生育期延迟、腾茬晚,造成稻茬小麦出现迟播、晚播等现象,影响小麦适期播种,这已成为目前冬小麦获得稳产高产的主要障碍。目前稻茬麦在适期播种、迟播晚播的种子由于气候及环境的变化容易在出苗、成苗等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种子活力弱:小麦出苗期间气温偏低,种子发芽势弱导致发芽率差,出苗不整齐;(2)土壤墒情问题:由于茬口问题迟播晚播部分地区易出现秋旱频发,影响出苗,干旱缺苗断垄严重;(3)病虫害问题:随着秸秆还田技术的普遍推广,黑穗病等病害有加重趋势,加之近年来土传病虫(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危害加重,危害小麦幼苗;(4)苗质问题:为保证小麦种子出苗率和成苗率,生产中小麦播种量往往加大,造成播种群体偏大,麦苗个体素质偏弱,后期易倒伏等问题。上述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稻茬小麦尤其是迟播晚播小麦的稳产与高产。2、生产上为了保证群体质量,往往通过增加用种量及增施各种基肥的手段进行调节,有的地区小麦用种量已经达到400kghm-2甚至更高,氮肥作为基肥施用量则达到300kghm-2,如此高的用种量与氮肥投入量带来生产成本过高,肥料利用率下降,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另外,在不同地区由于土壤、栽培方式等因素,小麦种子普遍存在出苗率成苗率不高,苗弱不壮、病害重等生产问题,幼苗素质整体偏弱,难以达到壮苗入冬,对小麦越冬及后期生长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从而最终影响产量与品质。在适播与迟播晚播冬小麦生产中,苗期如何培育健壮的个体与群体,提高苗期群体质量,目前是稻茬小麦高产抗逆栽培技术与方法研究的热点问题。尽管有研究表明通过外源调节剂处理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小麦迟播冻害问题,但目前对迟播晚播小麦种子活力问题的解决还缺少有效的解决途径。3、种衣包衣剂是一种包裹于种子表面的肥药复合材料,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微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对作物生长尤其苗期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在水稻、玉米等作物上报道较多。已有在水稻相关种衣剂应用方面的研究表明,尽管正向促进效应的大小随品种类型(基因型)有差异,但在不同栽培方式下均能够显著提高苗期植株的碳氮吸收能力和植株可溶性蛋白等含量,促进分蘖发生和干物质积累,为后期高产优质群体的构建奠定基础。因此,除通过选择良种及增加用种量外,发明出既能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出苗率与成苗率,又能提高氮素吸收利用的新型小麦混合型种衣剂及其配套物化技术十分必要。4、现有技术也存在一些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出苗率与成苗率等的相关技术,如cn202211462585.x公开一种通过纳米硅悬浮剂催芽小麦种子与苗期喷施的促生壮苗方法、cn201510110588.0公开一种苏北地区稻草还田小麦底墒播种全苗壮苗方法、cn201910538861.8公开一种具有提高出苗率和壮苗功能的小麦播种机及种植方法和cn202011016780.0公开一种用于小麦生根、壮苗、促分蘖的复配剂。然而,上述公开的专利仅针对小麦种子种植过程中出苗方法的改进,包括土壤改变、肥料种类搭配、缓释肥使用、农机的配套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某一特定方面的全苗与壮苗,但对于适播期稻茬小麦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迟播晚播小麦在促进种子活力,提高出苗率、成苗率方面则缺少相应的技术与方法。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药肥组合物、药肥种衣剂及其应用,所述药肥组合物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的出苗率和成苗率,提高小麦幼苗素质,增强小麦的抗逆能力,达到增产增效的效果,且上述效果在晚播小麦和迟播小麦上尤为明显,有效解决因迟播晚播所造成的用种量和施肥量增加的问题。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肥组合物,以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3、多效唑0.1-0.15份、复硝酚钠0.2-0.25份、苯醚甲环唑2.2-2.5份、咯菌腈2.2-2.5份、噻虫嗪22.6-22.8份和edta-螯合锰1-1.5份。4、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药肥组合物在种衣剂中的应用。5、优选的,所述种衣剂为液体种衣剂。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体种衣剂,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浓度的组分:7、多效唑0.1-0.15%、复硝酚钠0.2-0.25%、苯醚甲环唑2.2-2.5%、咯菌腈2.2-2.5%、噻虫嗪22.6-22.8%和edta-螯合锰1-1.5%。8、优选的,所述液体种衣剂的液体体系为水。9、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药肥组合物或所述的液体种衣剂在提高小麦出苗率、提高小麦成苗率、提高小麦抗逆性和提高小麦产量中的一项或多项中的应用。10、优选的,所述小麦包括适播小麦、迟播小麦或晚播小麦。11、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液体种衣剂在小麦中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2、以液体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得到包衣小麦种子;13、将所述包衣小麦种子进行播种;14、优选的,所述包衣时,所述液体种衣剂和小麦种子的质量比为1:90-120。15、优选的,所述小麦包括适播小麦、迟播小麦或晚播小麦;所述适播小麦的用种量为15-20斤/亩,迟播小麦的用种量为20-30斤/亩,晚播小麦的用种量为35-45斤/亩。16、有益效果: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肥组合物,以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多效唑0.1-0.15份、复硝酚钠0.2-0.25份、苯醚甲环唑2.2-2.5份、咯菌腈2.2-2.5份、噻虫嗪22.6-22.8份和edta-螯合锰1-1.5份。本发明所述药肥组合物由生物调节剂多效唑和复硝酚钠,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杀虫剂噻虫嗪和微肥edta-螯合锰按照一定的质量比组成,体现了药和肥的组合配伍的全面性,达到减少用种量和施肥量的基础上提高小麦出苗率和成苗率的效果,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小麦种子投入成本,节本增效显著;同时能够增加小麦麦苗素质,提高小麦各项生理指标,使得小麦分蘖增多,拔节快,叶片光合作用强,进而增强小麦的抗逆能力,防治病虫危害,达到增产增效问题,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迟播晚播条件下存在的活力弱、出苗率低和成苗率不高的问题。18、在此基础上,本发明将所述药肥组合物以种衣剂的形式使用,在达到上述药物组合物所具有的效果同时,简化药物组合物的使用方法,方法简单明了,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强。技术特征:1.一种药肥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2.权利要求1所述药肥组合物在种衣剂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种衣剂为液体种衣剂。4.一种液体种衣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浓度的组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种衣剂的液体体系为水。6.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肥组合物或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液体种衣剂在提高小麦出苗率、提高小麦成苗率、提高小麦抗逆性和提高小麦产量中的一项或多项中的应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麦种植范畴包括适播小麦、迟播小麦或晚播小麦。8.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液体种衣剂在小麦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衣时,所述液体种衣剂和小麦种子的质量比为1:90-120。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麦包括适播小麦、迟播小麦或晚播小麦;所述适播小麦的用种量为15-20斤/亩,迟播小麦的用种量为20-30斤/亩,晚播小麦的用种量为35-45斤/亩。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植物药肥制备及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肥组合物、药肥种衣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药肥组合物由生物调节剂多效唑和复硝酚钠,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杀虫剂噻虫嗪和微肥EDTA‑螯合锰按照一定的质量比组成,体现了药和肥组合配伍的全面性,达到在减少用种量和施肥量的基础上提高小麦出苗率和成苗率的效果,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小麦种子投入成本,节本增效显著;同时能够增加小麦麦苗素质,提高小麦各项生理指标,使得小麦分蘖增多,拔节快,叶片光合作用强,进而增强小麦的抗逆能力,防治病虫危害,达到增产增效,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迟播晚播条件下种子存在的活力弱、出苗率低和成苗率不高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张小祥,李爱宏,肖宁,黄年生,潘存红,李育红,吉春明,吴政,季红娟,周长海,吴云雨,蔡跃,刘建菊,时薇,陈梓春,余玲,王志平,张秀琴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3/27

一种药肥组合物、药肥种衣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