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拉杂草小车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属于农作物机械的,特别是涉及一种拔拉杂草小车。、园林建设过程中,往往原有的建设场地杂草丛生,更多的是普通的藤蔓类杂草难以处理,为了施工进度需要尽快对杂草进行清理。主要过程是通过农药喷施的方式使杂草枯死。但是枯死的杂草只是出于枯黄状态,其秸秆和藤蔓依然存在,等待自然分解需要耗费大量的时...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属于农作物机械的,特别是涉及一种拔拉杂草小车。背景技术:1、园林建设过程中,往往原有的建设场地杂草丛生,更多的是普通的藤蔓类杂草难以处理,为了施工进度需要尽快对杂草进行清理。主要过程是通过农药喷施的方式使杂草枯死。但是枯死的杂草只是出于枯黄状态,其秸秆和藤蔓依然存在,等待自然分解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焚烧是一个很快的处理方式,但是焚烧无法烧掉根部,次年还有有新的杂草长出,不利于施工进度。2、现有最好的做法是人工对枯黄的杂草进行连根拔起,使枯黄的杂草根部分离土壤,然后进行处理,彻底解除杂草复生的隐患。而人工拔拉的效率很低,拔拉后的杂草对应的根部连带有大块土壤,还需要慢慢敲下土壤。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拔拉杂草的特点,使过程机械化,生产制备一种可以拔拉杂草的小车,可以快速连根拔起杂草,清除杂草。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拔拉杂草小车,通过拔拉杂草的特点,使过程机械化,生产制备一种可以拔拉杂草的小车,可以快速连根拔起杂草,清除杂草。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3、一种拔拉杂草小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下侧设置有滚轮,所述底板设置有供杂草秸秆通过的槽口,所述底板上侧对应槽口的两侧均设置有转辊,所述转辊呈圆锥状;4、所述转辊轴向设置有转轴,两个转轴的同一端部均套接有齿轮,两个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底板还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与任一齿轮传动配合。5、进一步地,所述转辊由多个转盘平行等距并依次排列而成,所述转盘边侧具有齿,所述转盘直径由小到大依次设置。6、进一步地,所述槽口对应秸秆进入侧设置有弧形过渡段,所述弧形过渡段设置有过渡轮。7、进一步地,所述底板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两端与底板铰接。8、进一步地,转轴倾斜设置,使转辊下边侧水平状态。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两个转辊的转轴相互平行且等高,转辊对应槽口的进入侧为圆锥体的小头侧,槽口为矩形,用于杂草秸秆进入,秸秆进入槽口后,直接接触转辊,转辊由电机驱动,通过两者之间的齿轮相互啮合,两个转辊同时正转或反转,这里当然是由底板下侧向底板上侧旋转,两个转辊对应槽口形成相互的夹持侧,由于转辊为锥状,所以秸秆向槽口更深的位置推移,两个转辊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小,依靠转辊对于秸秆的夹持摩擦力和夹持侧向上转动驱动力,将秸秆从根部向上拔起。技术特征:1.一种拔拉杂草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下侧设置有滚轮(11),所述底板(1)设置有供杂草秸秆通过的槽口(2),所述底板(1)上侧对应槽口(2)的两侧均设置有转辊(3),所述转辊(3)呈圆锥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拔拉杂草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辊(3)由多个转盘(5)平行等距并依次排列而成,所述转盘(5)边侧具有齿,所述转盘(5)直径由小到大依次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拔拉杂草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2)对应秸秆进入侧设置有弧形过渡段(21),所述弧形过渡段(21)设置有过渡轮(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拔拉杂草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设置有推杆(12),所述推杆(12)的两端与底板(1)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拔拉杂草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1)倾斜设置,使转辊(3)下边侧水平状态。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拔拉杂草小车,包括底板,底板设置有供杂草秸秆通过的槽口,底板上侧对应槽口的两侧均设置有转辊,转辊轴向设置有转轴,两个转轴的同一端部均套接有齿轮,两个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底板还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与任一齿轮啮合传动配合。秸秆进入槽口后,直接接触转辊,转辊由电机驱动,并通过两者之间的齿轮相互啮合,两个转辊同时正转或反转,由于转辊为锥状,所以秸秆向槽口更深的位置推移,两个转辊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小,依靠转辊对于杂草秸秆的夹持摩擦力和夹持侧向上转动驱动力,将秸秆从根部向上拔起。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城市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01技术公布日:2024/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