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倒捻子素在防治植物真菌病害和人类致病真菌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应用,特别涉及γ-倒捻子素和以γ-倒捻子素作为有效成分的抑制剂在防治植物真菌病害和人类致病真菌中的应用。、真菌与人类在基因组上同源,同属真核生物,这使得新型抗真菌药物研发异常困难。天然产物是新药开发的宝库,在新药研发领域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分离和活性筛选技术的日益发展...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应用,特别涉及γ-倒捻子素和以γ-倒捻子素作为有效成分的抑制剂在防治植物真菌病害和人类致病真菌中的应用。背景技术:1、真菌与人类在基因组上同源,同属真核生物,这使得新型抗真菌药物研发异常困难。天然产物是新药开发的宝库,在新药研发领域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分离和活性筛选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独特机制、活性显著的天然产物不断被发现。与化学合成的药物小分子相比,天然产物结构新颖、多样、生物活性更加独特。因此,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型抗真菌药物无疑是一条有效捷径。2、藤黄科藤黄属植物山竹(garcinia mangostana l.),化学成分研究发现山竹果壳中富含倒捻子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细菌、抗炎、抗氧化等药理活性,而山竹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研究并不多。α-、β-和γ-倒捻子素是从山竹果壳中分离出的化合物,γ-倒捻子素是α-和β-倒捻子素羟基化产物。α-倒捻子素已经申请专利“α-倒捻子素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cn103999859b)”,公开了α-倒捻子素抗真菌活性。γ-倒捻子素已经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倒捻子素在防治青枯病中的应用(cn109463386a)”和“一种植物源天然产物γ-倒捻子素在拮抗黄单胞菌中的应用(cn115886004a)”,公开了γ-倒捻子素在抗农业细菌中的应用。经检索,目前国内尚无关于γ-倒捻子素抗真菌方面的报道。本发明中发现γ-倒捻子素具有比α-倒捻子素活性更佳的抗真菌活性,因此可用于防治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和人类疾病。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γ-倒捻子素在防治植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所述的γ-倒捻子素的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2、3、本发明提供γ-倒捻子素在防治植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所述的植物真菌病害为由下述真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真菌引起的病害: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scovillei)、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稻瘟病菌(magnaportheoryzae)、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cirerea)、意大利青霉菌(penicillium italicum)、柑橘酸腐病菌(geotrichum citri-aurantii)、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maydis(nishik.)shoemaker.)、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和荔枝霜霉病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4、所述的防治植物真菌病害为杀死和/或抑制引起植物真菌病害的真菌生长,所述的抑制引起植物病害的真菌生长是抑制所述真菌菌丝生长和/或抑制所述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和生长。5、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γ-倒捻子素在制备植物病原真菌抑制剂中的应用。所述的植物病原真菌为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covillei)、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rerea)、意大利青霉菌(penicillium italicum)、柑橘酸腐病菌(geotrichum citri-aurantii)、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nishik.)shoemaker.)、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和荔枝霜霉病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组合。6、所述的抑制剂为用于预防植物真菌感染和/或治疗植物真菌感染的产品,所述的植物包括采后水果和蔬菜。7、本发明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病原真菌抑制剂,其含有γ-倒捻子素作为活性成分。8、本发明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γ-倒捻子素与植物接触的步骤。9、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γ-倒捻子素在制备抗人类致病真菌的药物和/或日用品中的应用。10、所述的人类致病真菌包括但不限于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新生隐球菌(crytococcus neoformans)和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11、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真菌感染的药物或日用品,其含有γ-倒捻子素作为活性成分。12、所述的药物以γ-倒捻子素为活性成分和其他药物赋形剂或载体制成。13、所述的药物的剂型可以是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散剂、滴丸剂、缓释剂或注射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14、所述的日用品包括但不限于衣物消毒液、洗手消毒液、化妆品、洗发水、阴道洗液或漱口水。15、上述γ-倒捻子素可以通过化学合成获得,也可从山竹中提取获得。16、为获得具有强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化合物,本发明利用滤纸片生长速率法对40种植物源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抗稻瘟病菌活性筛选,发现在供试浓度为5mm时γ-倒捻子素对稻瘟病菌抑制率最高,为51.40±2.87%,而已报道的具有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化合物α-倒捻子素和橘皮素抑制率分别为17.09±1.08%和14.80±0.95%,β-倒捻子素抑制率为6.9±3.02%,植物源杀菌剂小檗碱和大黄素甲醚分别为16.08±2.49%和5.61±1.18%,说明γ-倒捻子素抗稻瘟病菌活性较强。采用药物平板法进一步测定ec50值,γ-倒捻子素抗稻瘟病菌ec50为293.55μm,其活性强于生物农药小檗碱(ec50为955.2μm)和春雷霉素(ec50为1605.33μm)。另外,γ-倒捻子素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对辣椒炭疽病菌、黄瓜霜霉病菌、稻瘟病菌、香蕉枯萎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意大利青霉菌、柑橘酸腐病菌、串珠镰刀菌、玉米小斑病菌、尖孢镰刀菌和荔枝霜霉病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同时,活体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对辣椒炭疽病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17、另外,经检测发现γ-倒捻子素对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包括sc5314、atcc10231、cmcc(f)98001、bncc186382和bncc337321)、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菌株(包括11d、11e、11f、ca632、cwq1和cwq2)、新生隐球菌bncc 339771和烟曲霉菌bncc 340016等人类致病真菌抑制活性强于阳性对照两性霉素b。18、上述结果说明,γ-倒捻子素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广谱的强抗菌活性,可将其应用于防治多种植物真菌病害,满足当前创制新型无公害植物源农药的需求。同时,γ-倒捻子素对人类致病真菌具有抑制活性,可用于防治人类真菌性疾病,满足当下临床抗真菌药物短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