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状驱蚊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属于驱蚊,具体涉及一种网状驱蚊装置。、蚊虫除叮咬人畜外,还传播多种虫媒疾病,如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驱蚊防叮已成为民众的日常需求。生活中常见的蚊虫有库蚊和伊蚊,库蚊在黄昏和黎明时段较为活跃,伊蚊在白天相对活跃;蚊虫喜停留于黑暗环境的相对较低位置。现有的防蚊产品有蚊香、电热蚊香...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属于驱蚊,具体涉及一种网状驱蚊装置。背景技术:1、蚊虫除叮咬人畜外,还传播多种虫媒疾病,如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驱蚊防叮已成为民众的日常需求。生活中常见的蚊虫有库蚊和伊蚊,库蚊在黄昏和黎明时段较为活跃,伊蚊在白天相对活跃;蚊虫喜停留于黑暗环境的相对较低位置。现有的防蚊产品有蚊香、电热蚊香、杀虫气雾剂等,其通过将拟除虫菊酯扩散于空间形成驱蚊效果,具有起效快,适用于蚊虫密度高的场所使用。随着城镇化和卫生城市的推进,城镇居民室内蚊虫密度相应减少,大部分蚊虫通过户外走廊和窗户进入室内;若能减少室外蚊虫入侵室内,也是减少蚊虫滋扰的一种有效方式。2、现有中,针对城镇住户防止户外蚊虫进入室内的产品多数是产品悬挂在阳台或窗户上,而室内驱蚊则是将产品放置在台面上进行使用,单纯依靠自然挥发的作用散发驱蚊成分,该方式中驱蚊成分的挥发率不高,在蚊虫的活跃高峰期(如热天、黎明和黄昏时间段内)时不能达到很好的驱蚊效果,且结合居室内外低处相对阴暗潮湿、人体上下肢体皮肤裸露面积大和家中儿童相对低位行走形成引诱血源,产生蚊虫低位密集栖息活跃的特点,现有的防蚊虫产品整体均匀散发驱蚊成分的方式也不能很好的驱赶处于低位的蚊虫。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网状驱蚊装置,通过设置的风扇,提高了空气的流动性,进而提高防蚊网本体中驱蚊成分的挥发量和驱蚊效果,满足蚊虫活跃高峰期时的驱蚊需求。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网状驱蚊装置,包括框体以及设于框体内的防蚊网本体,所述框体的前后面均设有若干用于空气流动并显露出至少部分防蚊网本体的镂空孔,且所述框体的前面或后面设有用于朝向所述防蚊网本体吹风的风扇。3、进一步的,所述防蚊网本体包括四方体框架、设于四方体框架上部的第一网状结构和设于四方体框架下部的第二网状结构,且所述第二网状结构的密度大于第一网状结构的密度。4、进一步的,所述四方体框架的内侧中部设有第一横向筋条,以将所述四方体框架分成上部的第一容置空间和下部的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一网状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网状结构设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向筋条与四方体框架的底部之间间隔设有至少一根第二横向筋条,以将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分隔成至少两个长方形空间,在每一长方形空间内均设有第二网状结构。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网状结构为菱形网,且所述第二网状结构的菱形网孔面积为0.05-0.5cm2。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中部设有纵向筋条,所述纵向筋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向筋条和四方体框架连接,以将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分隔成两个正方形空间,每一正方形空间内均设有第一网状结构。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网状结构包括与正方形空间的内壁相切的圆形管段、设于圆形管段内的八边形管段、至少一个设于八边形管段内的四方体管段以及四根设于圆形管段内并交叉成米字形的连心管段,所述连心管段的长度为圆形管段的直径,且四根连心管段的八个端点分别与八边形管段的八个端点交汇。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网状结构为菱形网。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网状结构的网孔面积为1-3cm2。11、进一步的,所述框体的顶部设有悬挂孔或挂钩,所述框体的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框体包括前后相互套装的前框体和后框体,所述前框体和后框体上均设有若干长条状的镂空孔。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3、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设置的风扇,利用风扇的工作提高内外的空气流动性,相对自然挥发来说,可提高防蚊网本体中驱蚊成分的挥发量和驱蚊效果,满足蚊虫活跃高峰期时的驱蚊需求;此外该风扇可采用具有定时开关功能的风扇或常规手动开关的风扇,从而可直接设置或控制其开启的时间段,在蚊虫活跃高峰期(如黎明和黄昏时间)开启风扇以加大驱蚊成分的挥发效果,而在其它时间段内则关闭风扇,利用自然挥发达到驱蚊效果,实现自然风和机械风的协同作用,且该方式可极大的延长网状驱蚊装置的使用寿命。14、其次,防蚊网本体采用上疏下密的两个网状结构组成,使防蚊网本体的驱蚊成分更多的集中在下部网状结构中,当将该网状驱蚊装置置于台面上时,可借助于人员行走活动形成的空气流动来增加网状驱蚊成分的释放量,另外上梳下密的网状结构使得挥发的有效成分在防蚊网附近产生浓度差,且低位的驱蚊成分浓度更高,从而可更好的实现对低位处蚊虫的驱赶和击倒效果。15、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技术特征:1.一种网状驱蚊装置,包括框体以及设于框体内的防蚊网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前后面均设有若干用于空气流动并显露出至少部分防蚊网本体的镂空孔,且所述框体的前面或后面设有用于朝向所述防蚊网本体吹风的风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驱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蚊网本体包括四方体框架、设于四方体框架上部的第一网状结构和设于四方体框架下部的第二网状结构,且所述第二网状结构的密度大于第一网状结构的密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状驱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方体框架的内侧中部设有第一横向筋条,以将所述四方体框架分成上部的第一容置空间和下部的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一网状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网状结构设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状驱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筋条与四方体框架的底部之间间隔设有至少一根第二横向筋条,以将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分隔成至少两个长方形空间,在每一长方形空间内均设有第二网状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状驱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状结构为菱形网,且所述第二网状结构的菱形网孔面积为0.05-0.5cm2。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状驱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中部设有纵向筋条,所述纵向筋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向筋条和四方体框架连接,以将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分隔成两个正方形空间,每一正方形空间内均设有第一网状结构。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状驱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状结构包括与正方形空间的内壁相切的圆形管段、设于圆形管段内的八边形管段、至少一个设于八边形管段内的四方体管段以及四根设于圆形管段内并交叉成米字形的连心管段,所述连心管段的长度为圆形管段的直径,且四根连心管段的八个端点分别与八边形管段的八个端点交汇。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状驱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状结构为菱形网。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网状驱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状结构的网孔面积为1-3cm2。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状驱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顶部设有悬挂孔或挂钩,所述框体的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框体包括前后相互套装的前框体和后框体,所述前框体和后框体上均设有若干长条状的镂空孔。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网状驱蚊装置,包括框体以及设于框体内的防蚊网本体,所述框体的前后面均设有若干用于空气流动并显露出至少部分防蚊网本体的镂空孔,且所述框体的前面或后面设有用于朝向所述防蚊网本体吹风的风扇。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风扇,提高了空气的流动性,进而提高防蚊网本体中驱蚊成分的挥发量和驱蚊效果,满足蚊虫活跃高峰期时的驱蚊需求。技术研发人员:周信尧,刘亚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福超威日化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828技术公布日:2024/3/31
- 上一篇:金银花浅沟开挖施肥器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果树辅助授粉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