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改良消毒剂处理红火蚁蚁巢的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土壤改良消毒剂处理红火蚁蚁巢的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土壤改良消毒剂处理红火蚁蚁巢的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具体涉及一种土壤改良消毒剂处理红火蚁蚁巢的方法。、红火蚁属于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火蚁属,社会性昆虫,食性杂,繁殖能力强,具有强攻击性并且有毒液,会对蚁巢附近的生物发起叮咬,通常群体出动,捕食蚁巢区域内的小型动物,严重危害当地物种丰富度,红火蚁还对人类的活动以及健康造成危...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具体涉及一种土壤改良消毒剂处理红火蚁蚁巢的方法。背景技术:1、红火蚁属于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火蚁属,社会性昆虫,食性杂,繁殖能力强,具有强攻击性并且有毒液,会对蚁巢附近的生物发起叮咬,通常群体出动,捕食蚁巢区域内的小型动物,严重危害当地物种丰富度,红火蚁还对人类的活动以及健康造成危害,人被叮咬后伤口出现肿大、疼痛,过敏性体质者甚至有生命危险;2、红火蚁发生程度较重的地方,本地蚂蚁种群以及一些其他节肢动物种群数量下降40%~60%,红火蚁甚至取食哺乳类、鸟类的幼雏,造成一些物种数量大幅减少,破坏生物多样性,严重危害生态结构。所以红火蚁的防治正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3、目前红火蚁的防治方法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化学防治,利用化学药剂对巢穴中的红火蚁毒杀清除;二是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等生物来抑制红火蚁种群数量;三是机械物理防治,通过破坏蚁巢结构杀灭蚂蚁,其中,生物防治所引入的天敌容易发生不适应当地环境的问题,机械物理防治不能全面有效的灭杀红火蚁,化学防治虽然可以有效的灭杀红火蚁,但其使用的化学药剂容易产生残留,对周围的环境、动物和人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改良消毒剂处理红火蚁蚁巢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3、一种土壤改良消毒剂处理红火蚁蚁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4、s1、蚁巢定位:在发现的蚁巢处进行标记;5、s2、蚁巢防逃逸:利用防逃逸综合技术手段将红火蚁引诱到蚁巢内部,并阻止红火蚁的婚飞逃逸;6、s3、处理前准备:检测红火蚁在蚁巢内聚集的程度;7、s4、处理蚁巢:以蚁巢为中心,环绕蚁巢0.2m-0.4m处开设沟槽,并在蚁巢上方开设若干开口,将石灰氮撒施至开口内部,从开口处灌注清水,最后用黑膜覆盖蚁巢,将黑膜边缘置于沟槽内并用土压紧。8、优选的,在所述s1中,对于发现的蚁巢先进行活性调查,采用目测法按“u”规划路径调查,调查时用25-30cm的木棍轻微震动蚁巢表面,60s内有3头及以上工蚁从蚁巢内爬出即判定为活蚁巢,少于3头即判定为死蚁巢,在判定为活蚁巢的周围插上定位标记,并在标记上记录发现时间及编号,同时对蚁巢及标记同时进行图像采集。9、优选的,在所述s2中,防逃逸综合技术手段如下,先在蚁巢表面投放毒饵,用25-30cm的木棍轻微震动蚁巢表面,令红火蚁大量排出对毒饵进行取食,然后在蚁巢所在位置布置婚飞蚁三重捕杀网罩。10、优选的,在所述s2中,红火蚁取食毒饵过后,取食个体死亡,外界个体收到巢内发生意外的信息后,会回到蚁巢内进行护卫,使红火蚁聚集在巢内。11、优选的,在所述s2中,投食毒饵的时间选择在气温20-35°的晴天,若投饵后24h内下雨,则需要在天晴后重新进行毒饵的投食。12、优选的,所述婚飞蚁三重捕杀网罩为底端设置有开口的三棱锥状,婚飞蚁三重捕杀网罩的内部及其顶端的外围均设置有粘虫板,在布置时,保证婚飞蚁三重捕杀网罩将蚁巢完整的罩住。13、优选的,在所述s3中,检测红火蚁聚集程度的方法如下,在毒饵投放三天后,将火腿肠切片并置于蚁巢周围0.5-1m处,在10-30分钟后观察红火蚁对火腿肠切片的取食程度,无红火蚁取食则开始所述s4中处理蚁巢操作,有红火蚁取食则顺延一天,重复上述步骤,所述s4中处理蚁巢操作的时间最迟不超过毒饵投放后第五天。14、优选的,在所述s4中,石灰氮水解,分解出单氰胺和双氰胺,覆盖黑膜保持其内部的温度,使单氰胺和双氰胺不易挥发,使单氰胺和双氰胺持续对红火蚁蚁巢内部作用。15、优选的,在完成所述s4中处理蚁巢的过程3-5天后,单氰胺和双氰胺挥发完全,然后用火腿肠诱食检测,可以了解是否有红火蚁残留的情况,当有红火蚁出来捕食,重复上述操作,而无红火蚁捕食后取下黑膜,用锄头在物理层面上捣毁蚁巢,捣毁过程中翻动蚁巢内的土等物体,并在捣毁的过程中持续灌注沸水或液氮中的一种。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7、采用石灰氮处理红火蚁蚁巢,石灰氮在土壤中水解,形成单氰胺和双氰胺,具备消毒、灭虫和防病的作用,同时其可以在土壤中快速的挥发,不会在土壤中残留,可以达到安全、环保、高效的目的,同时其所含的氮素需要多次水解,才能变成植物可以吸收的氮素营养,其氮肥肥效可持续长达3至4个月,另外,石灰氮含38%以上的钙,能满足植物生长中对钙的需求,特别是对喜钙植物有显著的作用,可以改良土壤,满足植物生长中对钙的需求,应用范围更广,使其可在江河湖泊等水域附近使用。技术特征:1.一种土壤改良消毒剂处理红火蚁蚁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改良消毒剂处理红火蚁蚁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对于发现的蚁巢先进行活性调查,采用目测法按“u”规划路径调查,调查时用25-30cm的木棍轻微震动蚁巢表面,60s内有3头及以上工蚁从蚁巢内爬出即判定为活蚁巢,少于3头即判定为死蚁巢,在判定为活蚁巢的周围插上定位标记,并在标记上记录发现时间及编号,同时对蚁巢及标记同时进行图像采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改良消毒剂处理红火蚁蚁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防逃逸综合技术手段如下,先在蚁巢表面投放毒饵,用25-30cm的木棍轻微震动蚁巢表面,令红火蚁大量排出对毒饵进行取食,然后在蚁巢所在位置布置婚飞蚁三重捕杀网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改良消毒剂处理红火蚁蚁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红火蚁取食毒饵过后,取食个体死亡,外界个体收到巢内发生意外的信息后,会回到蚁巢内进行护卫,使红火蚁聚集在巢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改良消毒剂处理红火蚁蚁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投食毒饵的时间选择在气温20-35°的晴天,若投饵后24h内下雨,则需要在天晴后重新进行毒饵的投食。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壤改良消毒剂处理红火蚁蚁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罩呈三棱锥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改良消毒剂处理红火蚁蚁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中,检测红火蚁聚集程度的方法如下,在毒饵投放三天后,将火腿肠切片并置于蚁巢周围0.5-1m处,在10-30分钟后观察红火蚁对火腿肠切片的取食程度,无红火蚁取食则开始所述s4中处理蚁巢操作,有红火蚁取食则顺延一天,重复上述步骤,所述s4中处理蚁巢操作的时间最迟不超过毒饵投放后第五天。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改良消毒剂处理红火蚁蚁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4中,石灰氮水解,分解出单氰胺和双氰胺,覆盖黑膜保持其内部的温度,使单氰胺和双氰胺不易挥发,使单氰胺和双氰胺持续对红火蚁蚁巢内部作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改良消毒剂处理红火蚁蚁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所述s4中处理蚁巢的过程3-5天后,单氰胺和双氰胺挥发完全,然后用火腿肠诱食检测,无红火蚁捕食后取下黑膜,用锄头在物理层面上捣毁蚁巢,捣毁过程中翻动蚁巢内的土等物体,并在捣毁的过程中持续灌注沸水或液氮中的一种。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土壤改良消毒剂处理红火蚁蚁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蚁巢定位;S2、蚁巢防逃逸;S3、处理前准备;S4、处理蚁巢;本发明采用石灰氮处理红火蚁蚁巢,石灰氮在土壤中水解,形成单氰胺和双氰胺,具备消毒、灭虫和防病的作用,同时其可以在土壤中快速的挥发,不会在土壤中残留,可以达到安全、环保、高效的目的,同时其所含的氮素需要多次水解,才能变成植物可以吸收的氮素营养,其氮肥肥效可持续长达3至4个月,另外,石灰氮含38%以上的钙,能满足植物生长中对钙的需求,特别是对喜钙植物有显著的作用,可以改良土壤,满足植物生长中对钙的需求,应用范围更广。技术研发人员:姜笠明,寿林飞,朱洁,于献文,张蕾,徐冬,马琳,秦仕明,白建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3/27

一种土壤改良消毒剂处理红火蚁蚁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