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机械装卸的多功能农用离地储粮系统的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储粮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可用机械装卸的多功能农用离地储粮系统。、一直以来,农户种植水稻收获后由于没有储粮装具或储粮设施简陋,抵御家畜、老鼠和气候变化能力差等原因,农户家庭储粮损失较大。而且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缺乏,种粮农户迫切需求水稻收获后,既能减轻体力劳动实现机械化操作又能减...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储粮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可用机械装卸的多功能农用离地储粮系统。背景技术:1、一直以来,农户种植水稻收获后由于没有储粮装具或储粮设施简陋,抵御家畜、老鼠和气候变化能力差等原因,农户家庭储粮损失较大。而且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缺乏,种粮农户迫切需求水稻收获后,既能减轻体力劳动实现机械化操作又能减少粮食损失,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2、目前,东北农村水稻收获后基本做法就是,水稻脱粒后用人工灌进编织袋中,然后封口、肩扛、装车,运到场院再用人工卸袋、码堆,堆中间再放入一些散装水稻,“地趴”存储。灌袋、扛袋、装车、卸袋、码堆这些体力活现在已成农户水稻收获后的老大难问题了。3、另外,灌装所需的编织袋、封口等材料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费用。有的农户用化肥袋灌装,由于其透气性差,极易造成捂粮和粮食污染。“地趴”粮,通风不好,易捂,捂粮后产生黄曲霉素对人体伤害很大。“地趴”还有鼠啮等,都造成不少粮食损失。而且这种储粮方式,只能使农户在较短的时间里尽早出售,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4、本系统针对以上问题,具体解决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缺乏劳动力的问题,实现机械化进出粮离地存储,从根本上解决了“地趴粮”问题。即减少了粮食损失,自然通风提高了粮食品质,储存的粮食不用烘干处理,也就没有了采用热风炉烘干所造成的环节污染和能源消耗。5、综上所述,现有的农用储粮方式存在人工成本高,透气性差,易造成捂粮和粮食污染的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农用储粮方式存在人工成本高,透气性差,易造成捂粮和粮食污染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可用机械装卸的多功能农用离地储粮系统。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3、一种可用机械装卸的多功能农用离地储粮系统,它包括可转动接粮仓ⅰ、吸粮机ⅱ、离地储存仓ⅲ和输送机ⅳ,离地储存仓ⅲ、吸粮机ⅱ和可转动接粮仓ⅰ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可转动接粮仓ⅰ包括框架1、转动仓2和千斤顶13,框架1侧部设置有转动仓2,转动仓2一端与框架1可转动连接,转动仓2另一端底部设置有千斤顶13,离地储存仓ⅲ包括若干个储粮仓本体18、若干个平截四角椎体22和若干个螺旋排粮机构23,所述若干个储粮仓本体18由前至后顺次首位顺次连接,储粮仓本体18底部安装有平截四角椎体22,平截四角椎体22开口处安装有螺旋排粮机构23,螺旋排粮机构23下方设置有输送机ⅳ,吸粮机ⅱ位于可转动接粮仓ⅰ与离地储存仓ⅲ上方,吸粮机ⅱ一端由上至下倾斜插装在可转动接粮仓ⅰ内,吸粮机ⅱ另一端由上至下倾斜插装在离地储存仓ⅲ内。4、进一步地,框架1为长方体框架结构,框架1包括四个立柱3和八个横梁4,四个立柱3以矩形阵列的方式竖直设置,相邻两个立柱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水平布置的两个横梁4,每个横梁4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螺纹副与对应的立柱3连接。5、进一步地,框架1还包括下挡板、三个侧挡板6和多个扣件5,长方体框架结构底部安装有下挡板,下挡板与长方体框架本体底部对应的横梁4固定连接,长方体框架本体的前后和左侧面分别安装有三个侧挡板6,侧挡板6顶部通过扣件5与长方体框架本体上部对应的横梁4固定连接。6、进一步地,框架1还包括四个地脚板一,长方体框架本体的四个立柱3底部分别安装有水平布置的四个地脚板一。7、进一步地,转动仓2为长方体框架结构,转动仓2包括仓底板9和三个仓体板8,仓底板9水平设置,仓底板9顶端的前后和右侧面分别安装有竖直布置的三个仓体板8,相邻两个仓体板8之间以及仓体板8与仓底板9之间均通过螺钉12连接。8、进一步地,转动仓2还包括多个仓内支撑管7和多个托座11,转动仓2内部沿宽度方向水平布置有多个仓内支撑管7,每个仓内支撑管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托座11,所述托座11焊接在对应的仓体板8内壁上,仓内支撑管7端部通过螺纹副与托座11固定连接。9、进一步地,转动仓2还包括四个加强管组件,转动仓2的仓底板9底部以矩形阵列的方式安装有四个加强管组件,每个加强管组件包括紧定螺栓14、螺母15、加强管16和地脚板二17,紧定螺栓14、螺母15和地脚板二17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仓底板9上焊接有加强管16,所述加强管16上部焊接有螺母15,紧定螺栓14拧入螺母15中并穿过加强管16的内孔顶紧地脚板二17。10、进一步地,框架1中位于右侧的两个立柱3下部分别开设有两个轴孔,转动仓2中的前后仓体板8的左下方分别焊接有两个转动轴10,两个转动轴10分别与两个轴孔一一对应,转动仓2通过两个转动轴10与框架1可转动连接,转动仓2中的仓底板9底部前侧设置有千斤顶13。11、进一步地,储粮仓本体18包括储粮仓底21、彩钢盖35、金属小网孔36、四个侧面立柱19、多个插座20、四个储存仓顶部横梁、四个储存仓底部横梁29、多个储存仓中部横梁和多个中间立柱,储粮仓本体18为长方体框架结构,四个侧面立柱19以矩形阵列的方式竖直设置,相邻两个侧面立柱19之间的顶部、底部和中部分别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储存仓顶部横梁、储存仓底部横梁29和储存仓中部横梁,储存仓顶部横梁、储存仓底部横梁29和储存仓中部横梁的两端均可拆卸套装有插座20,所述插座20与对应的侧面立柱19固定连接,储存仓顶部横梁与储存仓中部横梁之间、储存仓中部横梁与储存仓中部横梁之间、储存仓中部横梁与储存仓底部横梁29之间均连接有竖直布置的中间立柱,储粮仓本体18的底部安装有储粮仓底21,储粮仓本体18四周均安装有金属小网孔36,储粮仓本体18的仓顶安装有彩钢盖35,所述彩钢盖35通过自钻自攻钉与储粮仓本体18连接。12、进一步地,螺旋排粮机构23包括插板焊接件25、螺杆28、横管32、两个导轨24、轴用弹性挡圈33、旋转把手34、两个螺母二30和两个双头螺栓31,导轨24为l型结构,相对布置的两个导轨24沿储粮仓本体18宽度方向水平安装在平截四角椎体22开口处左右两侧,两个导轨24内侧开设有滑槽,插板焊接件25包括插板26和螺母一27,插板26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导轨24的滑槽可滑动连接,插板26顶端前侧焊接有螺母一27,水平布置的螺杆28一端与螺母一27螺旋连接,横管32中部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横管中部光孔,螺杆28另一端与横管32的横管中部光孔可转动连接,螺杆28上安装轴用弹性挡圈33,螺杆28通过弹性挡圈33实现与横管32的轴向定位,螺杆28伸出横管32部分安装有旋转把手34,横管32左右两端分别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横管侧部光孔,两个双头螺栓31分别竖直设置在储存仓底部横梁29与横管32之间,且两个双头螺栓31对称设置在螺杆28左右两侧,双头螺栓31顶端螺旋连接有螺母二30,所述螺母二30焊接在储存仓底部横梁29上,双头螺栓31底端插装在横管32的横管侧部光孔中,横管32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两个螺母三、所述两个螺母三均与双头螺栓31底端螺旋连接,双头螺栓31通过两个螺母三与横管32固定连接。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14、1、本实用新型的可用机械装卸的多功能农用离地储粮系统能够实现机械化进出粮离地存储,实现了粮食脱粒后、入仓、出仓的机械操作。水稻脱粒后不用人工灌袋、扛袋、装车、卸袋、码袋,解放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及其劳务费用的支出。15、2、本实用新型的离地储存仓ⅲ中的储粮仓本体18底部安装有由钢板焊接而成的平截四角椎体22,并设有螺旋排粮机构23,能够畅通的自动彻底排除仓内粮食。16、3、本实用新型的在转动仓2的前端加强管16中间处放入千斤顶13,当吸不上粮时,启动千斤顶13将转动仓2前部顶起,转动仓2由千斤顶13顶起后可绕转动轴10转动,转动仓2倾斜后能够使未吸到的余粮堆积到一起,粮食随倾斜面流入可转动接粮仓ⅰ中,粮面增高后,便于吸粮机ⅱ继续吸粮到离地储存仓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