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木种子采摘装置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灌木种子采摘装置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灌木种子采摘装置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技术涉及种子研究,具体涉及一种灌木种子采摘装置。、在我国,灌木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是我国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灌木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提供栖息地等。因此,对灌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验室经常需要去野外采摘灌木的种子来进行研究、育种筛选等等。灌木...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技术涉及种子研究,具体涉及一种灌木种子采摘装置。背景技术:1、在我国,灌木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是我国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灌木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提供栖息地等。因此,对灌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验室经常需要去野外采摘灌木的种子来进行研究、育种筛选等等。灌木种子的获取方法都是基于不同来源而衍生出不同的方式。野外的灌木种子大都是靠采集获得的,通过情况下采摘人员会徒手采摘或者借助一些简单辅助工具进行采摘,但是有些灌木自身长有尖刺,容易刺伤采摘人员,现有的辅助工具不能根据灌木的高度实现可调节,无法连续作业,导致采摘效率相对较低。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避免被灌木扎伤的风险、长度可调节适应不同高度的灌木、可连续作业提高采摘效率、成本低廉的灌木种子采摘装置。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灌木种子采摘装置,包括手持部、接种瓶、采摘头、多个连接管;3、所述手持部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水平设置,所述第二管体倾斜设置且第二管体的上端与第一管体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互相连通;4、所述多个连接管依次首尾连接且位于手持部与采摘头之间,任意相邻的两个连接管之间可拆卸连接且互相连通;5、所述第一管体的左端与最右端的连接管的右端可拆卸连接且二者互相连通,所述采摘头的右端与最左端的连接管的左端可拆卸连接且二者互相连通,所述采摘头用于采摘种子;6、所述接种瓶的上端与第二管体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且二者互相连通,所述接种瓶用于收集采摘的种子。7、进一步的是,所述采摘头包括采摘管;所述采摘管的左端弯曲呈弧形状且开口处于水平状态,所述采摘管的右端与最左端的连接管连接;8、所述采摘管的左端开口处通过开合结构设置与之相适配的采摘板,所述采摘板与采摘管的左端开口配合使用,通过采摘板的张开与闭合实现种子的夹取采摘。9、进一步的是,所述开合结构包括拉伸弹簧、第一滑轮、第二滑轮、拉绳、拉手;10、所述采摘板的右端通过铰接结构设置在采摘管的左端开口处的右侧边缘处,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设置在采摘板的中下部,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采摘管的外侧壁上且位于采摘管道额上方;11、所述第一滑轮设置在采摘管的外侧壁的前侧下端且位于左右方向的中部,所述第二滑轮设置在第一管体的外侧壁的前侧且与第一滑轮位于同一高度;12、所述拉手的上端通过转轴设置在第一管体的外侧壁的后端,所述拉绳的左端设置在拉手的下端,所述拉绳的右端依次从第二滑轮的上方、第一滑轮的下方绕过后设置在采摘板靠近开口一侧表面的上端,初始状态时,所述拉伸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且采摘板与开口处的角度大于等于45度。13、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设置有弧形挡条,所述弧形挡条的弧度与拉手的运动轨迹的弧度相同,所述弧形挡条的上端设在第一管体的外侧壁的上且位于第二滑轮的右侧,所述弧形挡条的下端设置在第二管体的外侧壁下端,所述拉手的下端与弧形挡条表面滑动接触。14、进一步的是,所述弧形挡条的前侧表面设置有弧形滑槽,拉手的下端设置有与弧形滑槽相适配的滑杆,滑杆位于弧形滑槽内,初始状态时,滑杆位于弧形滑槽的上端。15、进一步的是,所述采摘管的左端开口处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第一弧形锯齿,所述第一弧形锯齿的周长小于等于采摘管的左端开口处周长的三分之二,所述采摘板靠近开口一侧表面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二弧形锯齿,所述第二弧形锯齿的弧度与第一弧形锯齿弧度相同且二者的周长也相同,当采摘板将采摘管的左端开口处密封时,所述第一弧形锯齿与第二弧形锯齿互相啮合。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7、1.根据灌木的种子所处的位置高度,选择合适数量的连接管拼接而成,便可实现整个采摘装置的长度的调节,进而适配不同高度的灌木。18、2.通过设置的采摘头进行种子的采摘,通过设置的接种瓶对采摘的种子进行收集,实现连续作业提高采摘效率,当接种瓶内的种子装满时,通过将接种瓶从第二管体的下端拆卸下来进行倒出,然后组装继续进行种子的采集,另外,在采摘过程中手与灌木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不会与灌木直接接触,进而有效避免了被灌木的尖刺或者枝条扎伤的情况。19、3.该采摘装置结构相对简单,制造成本相对低廉。技术特征:1.一种灌木种子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1)、接种瓶(2)、采摘头(3)、多个连接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木种子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头(3)包括采摘管,所述采摘管的左端弯曲呈弧形状且开口处于水平状态,所述采摘管的右端与最左端的连接管(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灌木种子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结构包括拉伸弹簧(6)、第一滑轮(7)、第二滑轮(8)、拉绳(9)、拉手(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灌木种子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01)和第二管体(102)之间设置有弧形挡条(11),所述弧形挡条(11)的弧度与拉手(10)的运动轨迹的弧度相同,所述弧形挡条(11)的上端设在第一管体(101)的外侧壁上且位于第二滑轮(8)的右侧,所述弧形挡条(11)的下端设置在第二管体(102)的外侧壁的下端,所述拉手(10)的下端与弧形挡条(11)表面滑动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灌木种子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挡条(11)的前侧表面设置有弧形滑槽(14),拉手(10)的下端设置有与弧形滑槽(14)相适配的滑杆(15),滑杆(15)位于弧形滑槽(14)内,初始状态时,滑杆(15)位于弧形滑槽(14)的上端。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灌木种子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管的左端开口处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第一弧形锯齿(12),所述第一弧形锯齿(12)的周长小于等于采摘管的左端开口处周长的三分之二,所述采摘板(5)靠近开口一侧表面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二弧形锯齿(13),所述第二弧形锯齿(13)的弧度与第一弧形锯齿(12)弧度相同且二者的周长也相同,当采摘板(5)将采摘管的左端开口处密封时,所述第一弧形锯齿(12)与第二弧形锯齿(13)互相啮合。技术总结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避免被灌木扎伤的风险、长度可调节适应不同高度的灌木、可连续作业提高采摘效率、成本低廉的灌木种子采摘装置。该灌木种子采摘装置包括手持部、接种瓶、采摘头、多个连接管,多个连接管依次首尾连接且位于手持部与采摘头之间,选择合适数量的连接管拼接而成,便可实现整个采摘装置的长度的调节适配不同高度的灌木,通过设置的采摘头进行种子的采摘,通过设置的接种瓶对采摘的种子进行收集,实现连续作业提高采摘效率,在采摘过程中手与灌木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不会与灌木直接接触,进而有效避免了被灌木的尖刺或者枝条扎伤的情况,适合在种子研究技术领域推广应用。技术研发人员:周永洪,闫东洋,王艳梅,钱礼尧,郝兆,陈恩勇,王艳红,李佳蔚,母雪艳,席建宁,刘丛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藏大学技术研发日:20230803技术公布日:2024/3/27

一种灌木种子采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