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效抑制互花米草生长与繁殖的综合治理方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长效抑制互花米草生长与繁殖的综合治理方法。、生物入侵作为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当前最棘手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目前,互花米草已成为我国沿海滩涂最重要的入侵植物,其入侵不仅使当地植物群落向单优群落方向发展,且会影响潮沟生境中各类生物的生存状...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长效抑制互花米草生长与繁殖的综合治理方法。背景技术:1、生物入侵作为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当前最棘手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目前,互花米草已成为我国沿海滩涂最重要的入侵植物,其入侵不仅使当地植物群落向单优群落方向发展,且会影响潮沟生境中各类生物的生存状态,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带来一定负面影响。2、互花米草对潮滩环境的抗逆性较强,具有耐盐耐淹、根系发达、繁殖力强等特点,对基质条件也无特殊要求,导致种群扩散迅猛,若不及时清除,切断入侵途径,互花米草“暴走式”生长势严重威胁区域生态安全。3、针对互花米草的强入侵性及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国内外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生物防治法加以控制。物理方法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措施大多简单、易于操作、见效相对较快,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对生物种类的影响较小,因此一般为首选方法。通常采用拔除、刈割、遮盖、淹水、深埋等物理法限制互花米草呼吸或光合作用,以遏制互花米草生长。4、其中,淹水法较其他物理法具有大规模治理互花米草的优势,借助地形、水文等条件,通过布置围堰和水系,可实现成片发生面积100hm2及以上的互花米草治理。淹水法在上海崇明东滩互花米草治理中已被证实有效,即维持围内水位30~50cm的条件下,互花米草淹水12个月,但该方法需修筑较高的堤坝以维持淹水高水位,且持续淹水时间较长。另有研究报告指出,尽管过久过频的水淹会抑制互花米草的生长,但由于互花米草具有高度发达的通气组织,在缺氧环境下的无氧呼吸旺盛,一定强度的淹水对互花米草的生长亦有促进作用。如何改进现有淹水法以提高互花米草治理效果仍需进一步探究。5、单一的物理控制方法往往只能在处理当年发挥一定的控制效果,难以完全清除,缺乏有效及持久性。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单一物理方法的治理效果,寻求长期有效抑制互花米草生长、繁殖、扩散的治理方法。技术实现思路1、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长效抑制互花米草生长与繁殖的综合治理方法,通过对入侵互花米草的刈割,有效遏制其有性繁殖,且最大程度地将光合作用固定和转化的物质和能量从种群系统中去除。通过咸淡水的交替漫灌,影响草系的内稳态和繁殖策略,从而进一步抑制和消灭其生长和繁殖。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3、一种长效抑制互花米草生长与繁殖的综合治理方法,包括:4、对生长期的互花米草进行至少一次刈割,形成根茬;5、对刈割后形成的根茬进行至少一次咸淡水交替漫灌,且漫灌水溶液淹没根茬。6、本方案通过对生长期的互花米草进行至少一次刈割,形成根茬;有效遏制其有性繁殖,且最大程度地将光合作用固定和转化的物质和能量从生长体系中去除,使得互花米草失去营养供给而衰败,对刈割后形成的根茬进行至少一次咸淡水交替漫灌,且漫灌水溶液淹没根茬。通过海水与淡水的交替漫灌,影响互花米草内稳态和繁殖策略,从而进一步抑制其生长和繁殖。通过在治理区恢复乡土耐盐植被,经自然生长和繁衍发展为优势种群和稳定群落。由于咸淡水交替漫灌,在适应不同盐度环境下,互花米草为生存所需的能量耗费增大,原刈割后残余植株储备营养不足进而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从而影响例如互花米草等互花米草的生长与繁殖,有利于其生物入侵的控制。7、进一步地,在一次咸淡水漫灌过程中至少包含两次咸淡水切换,所述咸淡水漫灌的方式为:在第一阶段采用咸水漫灌并持续第一周期;在第二阶段采用淡水漫灌并持续第二周期;在第三阶段采用咸水漫灌并持续第三周期。8、进一步地,在第一周期、第二周期或第三周期中,各自分别包含多个子周期,且在每个子周期中再进行至少一次的同类型水溶液漫灌,以补充流失的水溶液并使得漫灌水溶液没过根茬。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的时长为互花米草从咸水环境适应淡水环境的周期,或互花米草从淡水环境适应咸水环境的周期;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的时长分别独立地为20~40天。11、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子周期漫灌时没过根茬高度的1~3cm。12、进一步地,所述咸水为海水,所述淡水为雨水、河水、中水或微污染水中的任一种或多种。13、进一步地,在进行咸淡水漫灌之前,对治理区外围构筑临时围堤,所述临时围堤的高度高于根茬的高度,所述临时围堤用于形成漫灌的储水空间。14、进一步地,在治理区内包含有潮沟水文系统,所述潮沟水文系统为潮汐自然冲击形成的潮沟或基于潮沟开挖若干条人工沟渠,所述潮沟和/或人工沟渠相互连通并将治理区分割成若干次级治理区,利用自然潮汐补水或退水对治理区进行咸水漫灌或排水。15、进一步地,利用开挖沟渠挖出的土壤作为围堤的材料来源。16、进一步地,围堤采用高韧聚丙烯土工管袋装填,并呈斜坡式布设。17、进一步地,潮沟或人工沟渠的底宽为0.8~1.2m,高差0.8~1.2m,坡比为1:(1.5~2)。18、进一步地,所述生长期为拔节期、抽穗期或扬花期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时期。19、进一步地,所述刈割进行多次,且后一次的刈割在前一次刈割的互花米草复萌后进行。20、进一步地,所述刈割留茬高度不高于5cm。21、进一步地,在咸淡水交替漫灌结束后,对治理区的土壤进行翻耕,破碎互花米草的地下根系。22、进一步地,对治理区进行多次翻耕,在采用机器翻耕时,机器犁耕的行进方向相交。23、进一步地,翻耕的方式采用圆盘犁、铧式犁、旋耕机、凿式松土方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24、进一步地,耕深深度为30cm~50cm。25、进一步地,当治理区不再萌生已治理的特定互花米草后,对治理区进行植被种植,恢复治理区的生态系统,且种植的植被满足耐盐和耐湿的生长条件。26、进一步地,在不同高程的潮滩上采用不同的植被恢复方式:27、在中高潮滩区域恢复植被时,优选耐盐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以低氮环境耐受力强于已除互花米草的生理机制,抢占生态位;28、在中低潮滩区域恢复植被时,优选海三棱藨草,采用移植无泥低密度球茎苗的种群进行生态恢复。29、有益效果:本发明针对互花米草治理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零散、单一方法持久性差、物理淹水法耗时较长、再次入侵等问题,基于互花米草生态学特征、生长响应机理等,应用“多次刈割+咸淡水交替漫灌”综合控制技术。通过扬花期刈割互花米草,有效遏制其有性繁殖,且最大程度地将光合作用固定和转化的物质和能量从种群系统中去除。通过海水与淡水的交替漫灌,影响互花米草内稳态和繁殖策略,从而进一步抑制其生长和繁殖。通过在治理区恢复乡土耐盐植被,经自然生长和繁衍发展为优势种群和稳定群落。该综合控制技术可实现互花米草大规模治理,同时也有利于动物栖息地重建、生物多样性恢复、潮滩生态系统功能提升。
- 上一篇:一种农业种植架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园林绿化喷淋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