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汐能污损生物刮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网箱,尤其涉及一种潮汐能污损生物刮洗系统。、随着海洋养殖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例如海洋养殖网箱等漂浮于海面或悬浮于海水中的海洋养殖装置。网箱长期浸没在海水中,时间长后,会大量的海洋生物附着在网衣上,如中胚花筒螅、细枝仙藻、网纹藤壶等等,造成网箱的的重量增加,影响网箱内外的水体交换,影...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网箱,尤其涉及一种潮汐能污损生物刮洗系统。背景技术:1、随着海洋养殖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例如海洋养殖网箱等漂浮于海面或悬浮于海水中的海洋养殖装置。网箱长期浸没在海水中,时间长后,会大量的海洋生物附着在网衣上,如中胚花筒螅、细枝仙藻、网纹藤壶等等,造成网箱的的重量增加,影响网箱内外的水体交换,影响网箱内部的氧气含量等问题,对于这类附着在网衣上对养殖生产活动带来巨大影响的海洋生物,通常称之为污损生物。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定期清理网衣上的污损生物,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潜水员持清理工具或器械潜水清洗,比较费时费力,而且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网箱越来越大型化,通过人工清理网衣上的污损生物,工作量无疑偏大,耗时更久,潜水员长时间水下作业,强度高,而且具有较大安全隐患。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潮汐能污损生物刮洗系统,其能够利用潮汐能进而对网衣进行刮洗,剔除网衣上附着的污损生物,使得网衣能够相对洁净,利于网箱上浮和养殖鱼类生长。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潮汐能污损生物刮洗系统,其包括:3、至少一第一导向机构,安装在网箱的钢结构上,且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竖直设置;4、至少一第一刮洗机构,所述第一刮洗机构滑动连接在第一导向机构上,且所述第一刮洗机构的滑动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一刮洗机构相对第一导向机构滑动时,所述第一刮洗机构刮刷网箱的网衣;5、至少一第一浮力机构,每一所述第一浮力机构对应至少一第一刮洗机构,所述第一浮力机构包括第一浮体和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一端连接第一浮体,所述牵引绳另一端连接第一刮洗机构。6、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与第一刮洗机构一一对应,所有所述第一刮洗机构可围成与网箱内部空间相适配的环状结构;所有所述第一刮洗机构相互独立,或者,所有所述第一刮洗机构分成至少一组,同一组的所述第一刮洗机构连成一体;每一所述第一刮洗机构对应一第一浮力机构,或者,所有所述第一刮洗机构分成至少一组,同一组的所述第一刮洗机构连接同一第一浮力机构。7、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浮力机构、至少一第二导向机构和至少第二刮洗机构;所述网箱的底部设有可控的浮力装置;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安装在网箱内部的钢结构上,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安装在网箱外部的钢结构上,且所述第二导向机构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浮力机构滑动连接第二导向机构上,且所述第二浮力机构的滑动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二刮洗机构安装在第二浮力机构上,所述第二浮力机构相对第二导向机构滑动时,所述第二刮洗机构刮刷网箱的网衣。8、优选地,所述网箱的顶部设有限制牵引绳的限位环或限位管,所述牵引绳穿过限位环或限位管后连接第一刮洗机构。9、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两根槽钢,两根所述槽钢的槽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刮洗机构置于两根槽钢之间,且所述第一刮洗机构的两端均设有与槽钢的槽口滑动配合的滚轮。10、优选地,所述第一刮洗机构和第二刮洗机构均包括安装支架和至少一刷子,所述刷子设置在安装支架上,并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布设;所述刷子包括至少一排第一刷毛和至少一排第二刷毛,所述第二刷毛的长度小于第一刷毛的长度,且所述第二刷毛的刚度大于第一刷毛的刚度。11、优选地,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二刷毛之间设有至少一排第一刷毛;所述第一刷毛的长度为5~20cm,所述第一刷毛与第二刷毛的长度之差为1~10cm;所述第一刷毛由塑料制成,且所述第一刷毛的直径不小于1.5mm;所述第二刷毛由不锈钢制成,且所述第二刷毛的直径不小于0.3mm。12、优选地,所述第二浮力机构包括若干第二浮体,所述第二浮体在网箱的外部围成一圈,且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二浮体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若干导轨,所述第二浮力机构正对导轨的位置设置与导轨滑动配合的凹槽;两两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一第二刮洗机构。13、优选地,所述网箱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限位第二浮力机构的限位挡沿。14、优选地,所述第二浮体为实心结构;所述第二浮体的底面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开口方向为竖直向下。15、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6、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导向机构可以保证第一刮洗机构的移动轨迹恒定,保证第一刮洗机构可以有靠地刮洗网衣。常态下,网箱置于海底,浮体浮于海面,在潮汐发生时,浮体相对网箱的距离发生变化,而第一刮洗机构通过牵引绳连接浮体,因此在涨潮时,第一刮洗机构可以相对网箱提升,在落潮时,第一刮洗机构可以相对网箱下降,第一刮洗机构与网箱的相对运动,进而实现了对网衣的刮刷,清除附着在网衣上的污损生物。本发明利用潮汐能进行网衣的刮洗,更节能,而且因为潮汐每天都在发生,网衣的清洗频次高,网衣上不容易形成顽固的清理污点,网衣能够长久保持较为洁净的状态,保证网箱重量相对恒定,保证网箱养殖的鱼类健康生产。17、2、沉底式网箱通常会定期上浮海面,在网箱顶部浮出水面至网箱底部浮出水面的过程中,第二浮力机构可以相对网箱下降移动,而网箱下沉时,第二浮力机构可以相对网箱上移,在第二浮力机构上设置第二刮洗机构,因此可以对网衣的外部进行刮洗,进一步提高网衣的刮洗效果,保证网衣的洁净度。第一浮力机构和第二浮力机构分别在网箱的内侧和外侧设置,两者互不干涉,系统可以稳定运行,提高容错率。技术特征:1.一种潮汐能污损生物刮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能污损生物刮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与第一刮洗机构一一对应,所有所述第一刮洗机构可围成与网箱内部空间相适配的环状结构;所有所述第一刮洗机构相互独立,或者,所有所述第一刮洗机构分成至少一组,同一组的所述第一刮洗机构连成一体;每一所述第一刮洗机构对应一第一浮力机构,或者,所有所述第一刮洗机构分成至少一组,同一组的所述第一刮洗机构连接同一第一浮力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能污损生物刮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浮力机构、至少一第二导向机构和至少第二刮洗机构;所述网箱的底部设有可控的浮力装置;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安装在网箱内部的钢结构上,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安装在网箱外部的钢结构上,且所述第二导向机构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浮力机构滑动连接第二导向机构上,且所述第二浮力机构的滑动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二刮洗机构安装在第二浮力机构上,所述第二浮力机构相对第二导向机构滑动时,所述第二刮洗机构刮刷网箱的网衣。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潮汐能污损生物刮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的顶部设有限制牵引绳的限位环或限位管,所述牵引绳穿过限位环或限位管后连接第一刮洗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潮汐能污损生物刮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两根槽钢,两根所述槽钢的槽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刮洗机构置于两根槽钢之间,且所述第一刮洗机构的两端均设有与槽钢的槽口滑动配合的滚轮。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潮汐能污损生物刮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洗机构和第二刮洗机构均包括安装支架和至少一刷子,所述刷子设置在安装支架上,并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布设;所述刷子包括至少一排第一刷毛和至少一排第二刷毛,所述第二刷毛的长度小于第一刷毛的长度,且所述第二刷毛的刚度大于第一刷毛的刚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潮汐能污损生物刮洗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二刷毛之间设有至少一排第一刷毛;所述第一刷毛的长度为5~20cm,所述第一刷毛与第二刷毛的长度之差为1~10cm;所述第一刷毛由塑料制成,且所述第一刷毛的直径不小于1.5mm;所述第二刷毛由不锈钢制成,且所述第二刷毛的直径不小于0.3mm。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潮汐能污损生物刮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浮力机构包括若干第二浮体,所述第二浮体在网箱的外部围成一圈,且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二浮体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若干导轨,所述第二浮力机构正对导轨的位置设置与导轨滑动配合的凹槽;两两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一第二刮洗机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潮汐能污损生物刮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限位第二浮力机构的限位挡沿。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潮汐能污损生物刮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浮体为实心结构;所述第二浮体的底面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开口方向为竖直向下。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潮汐能污损生物刮洗系统,其包括:至少一第一导向机构,安装在网箱的钢结构上,且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竖直设置;至少一第一刮洗机构,所述第一刮洗机构滑动连接在第一导向机构上,且所述第一刮洗机构的滑动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一刮洗机构相对第一导向机构滑动时,所述第一刮洗机构刮刷网箱的网衣;至少一第一浮力机构,每一所述第一浮力机构对应至少一第一刮洗机构,所述第一浮力机构包括第一浮体和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一端连接第一浮体,所述牵引绳另一端连接第一刮洗机构。本发明能够利用潮汐能进而对网衣进行刮洗,剔除网衣上附着的污损生物,使得网衣能够相对洁净,利于网箱上浮和养殖鱼类生长。技术研发人员:魏盛军,龚匡敏,张东亚,郑国富,丁兰,蔡文鸿,黄桂芳,魏观渊,潘柏霖,林元俊,贾小刚,郑剑豪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