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度石漠化治理混农林配置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强度石漠化治理混农林配置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强度石漠化治理混农林配置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涉及石漠化环境改良,具体涉及一种强度石漠化治理混农林配置方法。、贵州省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全省石漠化土地总面积万公顷,是全国石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如何治理石漠化是当前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是采用林草植被保护,植被结构改善,野生动物...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涉及石漠化环境改良,具体涉及一种强度石漠化治理混农林配置方法。背景技术:1、贵州省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全省石漠化土地总面积247万公顷,是全国石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如何治理石漠化是当前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是采用林草植被保护,植被结构改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多,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植被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显著增强,同时林下经济提高了农民收入。2、但是,由于石漠化地区土壤环境恶劣,即使长时间维护土表植物,土壤活性低,水肥持有能力弱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导致地表作物生长受限,是以如何提高石漠化地区土壤活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度石漠化治理混农林配置方法,以提高土壤活性,维持地表植物,增加石漠化地区种植效益。具体技术方案为:2、一种强度石漠化治理混农林配置方法,包括:3、(1)测量岩石裂隙土壤深度4、当裂隙土壤深度超过100cm时,岩石间裂隙种植乔木核桃,当裂隙土壤大于50cm小于100cm时,岩石间裂隙种植枇杷,当裂隙土壤深度大于20cm小于50cm时,岩石间裂隙种植花椒,裂隙土壤深度小于20cm时,岩石间裂隙种植牧草植物;5、上述乔本植物种植时,采用原位深松,穴状点播的方式种植,种植初期用生物薄膜覆盖裂隙,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时,提高植物成活率,植物长起来后逐步种植绿肥植物提高土壤肥力,后期大乔木林下种植藤本植物,增加地表盖度和土地利用效率;6、(2)测量裸露岩石高度及裸露岩石连续面积7、a、裸露岩石高度小于50cm,裸露岩石连续面积小于2㎡时,岩石周围裂隙土壤采用原位深松,鱼鳞坑形式种植固氮农作物,增加土壤肥力,在湿润季节,用贴苔法在裸露岩石上培育苔藓植物,同时将植物、农作物枯枝落叶覆盖于岩石表面,提高岩石风化速率;当裸露岩石连续面积大于2㎡小于6㎡,岩石上种植仙人掌,并培育苔藓植物,在岩石周围岩土界面的裂隙土壤上种植火龙果;当裸露岩石连续面积大于6㎡时,在岩石周围岩土界面裂隙土壤上种植金银花;8、b、裸露岩石高度大于50小于150cm,裸露石块连续面积小于6㎡时,在岩石周围岩土界面裂隙土壤种植火龙果;连续面积大于6㎡时,种植经济藤本植物;同时岩石上种植仙人掌,并培育苔藓植物;9、所述经济藤本植物为金银花、三叶木通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10、c、当裸露岩石高度大于150cm,裸露石块连续面积小于6㎡时,在岩石周围岩土界面裂隙土壤种植火龙果;连续面积大于6㎡时,种植金银花;同时在岩石上种植仙人掌,并培育苔藓植物;11、d、乔本植物长大后,种植三叶木通藤本植物,保证其沿乔本植物攀爬,增加地表盖度和土地利用效率,三叶木通果实增加农民经济收入;12、所述裸露岩石上培育苔藓植物前先用硅酸盐培养物喷洒;所述硅酸盐培养物的制备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20-30份土豆、3-5份蔗糖、10-20份柑橘果渣、2000-2500份清水混合,煮制13-15min,搅拌将土豆充分打散,加入1-2份硝酸钾、2-3份磷酸铵、3-5份果胶混合均匀,自然降温至室温,加入2-3份硅酸盐细菌、1-2份枯枝芽孢杆菌混合均匀即可,其使用方法为:将硅酸盐培养物喷洒到岩石表面形成2-3mm厚度的涂层,等待1-2min再放置苔藓。13、进一步的,所述牧草植物为皇竹草。14、进一步的,所述绿肥植物为白三叶。15、进一步的,所述高杆优质牧草为皇竹草、甜象草中的一种或多种。16、进一步的,所述穴状点播时,在乔木根下放置肥效缓释基质。17、进一步的,所述肥效缓释基质的制备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33-66份树叶、20-30份竹叶、50-80份甘蔗叶、13-15份高粱秸秆混合,用打捆机打捆成块状物,放置到水泥地板上晾晒,每天使用沼液稀释3000倍喷洒,喷洒量为块状物质量的13-17%,连续晾晒2-3周,将块状物放置到发酵池中,表面覆盖绿肥,绿肥用量为块状物质量的10-15倍,将绿肥发酵15-20天,让发酵液与块状物充分接触,取出块状物,裁切成条状,每株乔木施用300-350g。18、进一步的,所述绿肥发酵前用复合肥搅拌均匀。19、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肥由硝酸钾、磷酸钾等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复合肥用量为绿肥质量的4-6%。20、进一步的,所述固氮农作物为花生、黄豆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21、有益效果22、本发明一种强度石漠化治理混农林配置方法首先测量岩石裂隙土壤深度,根据土壤深度和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在裂隙土壤里配置相应的木本植物。再根据裂隙间裸露岩石高度和整块岩石面积确定岩土界面裂隙土壤农作物、藤本和草本植物的配置。乔本植物长大后,种植具有经济效益的藤本植物,沿乔本攀爬。使石漠化景观视觉上逐步形成乔灌藤草混农林生态系统,改善裂隙土壤肥力,增加水土保持效益,促进岩石风化形成土壤速率,并充分利用裸露岩石增加农民经济收入。23、本发明通过在岩石和土壤中针对性的布局作物,提高土壤活性,促进土壤中矿物离子释放,使得土壤具有更高的肥力,促进作物生长,有效促进喀斯特地区的土壤空间利用率,提高土地综合收益。技术特征:1.一种强度石漠化治理混农林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度石漠化治理混农林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牧草植物为皇竹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度石漠化治理混农林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肥植物为白三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度石漠化治理混农林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杆优质牧草为皇竹草、甜象草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度石漠化治理混农林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穴状点播时,在乔木根下放置肥效缓释基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强度石漠化治理混农林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效缓释基质的制备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33-66份树叶、20-30份竹叶、50-80份甘蔗叶、13-15份高粱秸秆混合,用打捆机打捆成块状物,放置到水泥地板上晾晒,每天使用沼液稀释3000倍喷洒,喷洒量为块状物质量的13-17%,连续晾晒2-3周,将块状物放置到发酵池中,表面覆盖绿肥,绿肥用量为块状物质量的10-15倍,将绿肥发酵15-20天,让发酵液与块状物充分接触,取出块状物,裁切成条状,每株乔木施用300-350g。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强度石漠化治理混农林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肥发酵前用复合肥搅拌均匀。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强度石漠化治理混农林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肥由硝酸钾、磷酸钾等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复合肥用量为绿肥质量的4-6%。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度石漠化治理混农林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氮农作物为花生、黄豆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石漠化环境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度石漠化治理混农林配置方法,包括:(1)测量岩石裂隙土壤深度、(2)测量裸露岩石高度及裸露岩石连续面积。本发明首先测量岩石裂隙土壤深度,根据土壤深度和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在裂隙土壤里配置相应的木本植物,再根据裂隙间裸露岩石高度和整块岩石面积确定岩土界面裂隙土壤农作物、藤本和草本植物的配置,改善裂隙土壤肥力,增加水土保持效益,促进岩石风化形成土壤速率,并充分利用裸露岩石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技术研发人员:熊康宁,胡晚枚,游礼恒,张敏,黄慧琼,罗鼎,杨英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师范大学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3/24

一种强度石漠化治理混农林配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