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慧农业智能化自动流水线的水稻种植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智慧农业种植领域,具体针对水稻种植,而提供一种智慧农业智能化自动流水线的水稻种植方法。、技术背景、目前国内水稻种植方式一般有撒播、点播、条播、机械种植和人工种植等。撒播栽培是指在中稻作物收获后,土壤不经过耕翻整地,在板田上直接撒播种子、施肥等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其特点是具...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智慧农业种植领域,具体针对水稻种植,而提供一种智慧农业智能化自动流水线的水稻种植方法。背景技术:0、技术背景1、目前国内水稻种植方式一般有撒播、点播、条播、机械种植和人工种植等。撒播栽培是指在中稻作物收获后,土壤不经过耕翻整地,在板田上直接撒播种子、施肥等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其特点是具有保持土壤结构、保证播种质量、节工节本,有利于抗灾夺丰收。点播就是农民在田地里按照株行距直接把秧苗插在地上。机械播种主要是利用插秧机进行成片播种作业,通过距离定位进行快速播种,从而提高水稻种植效率。2、当前国内一般水稻种植基本都是采用在田地里播种。由于露天种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包括大风、暴雨、气温及自然灾害的影响。水稻种植到收获一般都要经过幼苗期、分蘖期、插穗期、结实期、成熟收割期,从水稻播种到收割都需要半年以上时间。亩产量为600公斤-800公斤。如果土壤受到污染或水质出现污染,那么种植的水稻品质将大幅度下降,将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加上我国40多年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得到飞跃发展,水稻种植耕地红线已到了极限,如果要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必须走出传统的思维模式,走绿色种植和智能化自动流水线水稻种植。3、为实现水稻种植创新发展,彻底改变目前水稻露天种植受到天气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本发明打破传统水稻种植模式,采用室内智能化自动化种植方法,利用标准化厂房可一次性可设计三层或者五层自动化种植流水线进行水稻连续种植。同时采用室内恒温、专用消杀设备,实施智能控制,不用化肥农药,达到无公害大米品质,并大幅度节约土地,全面提高水稻种植效率,节能降耗,整个生产线全面实施智能化、自动化水稻种植,创新国内水稻种植技术,从而达到增产增收,大米品质大幅提高的目的。技术实现思路1、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智慧农业种植的智能自动化流水生产线设备,解决现有背景技术水稻种植方式繁琐,且时间长的问题,即实现水稻种植与智能农业结合,完成水稻的智慧生产管理种植。2、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就是利用室内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进行水稻种植,整个流水线水稻种植周期为60天左右,该流水线长为120米,其中总高为15米,分五层,每层2-2.6米,种植周期分为:(种子选择和浸种不包括在种植周期60天内),其中育秧7-10天,插秧1-3天,幼苗生长12-15天,分蘖生长10-15天,稻穗抽穗5-7天。子粒形成5-8天,成熟收割3-7天。3、该智能化自动化流水线采用自行设计制作。该流水线设备总长120米,前端15米用于种子浸种及育秧,中间90米用于生产线连续化水稻种植,后端15米用于水稻收割、粗碎。该自动化生产线采用恒温培控制、并配备消杀灭菌设备,在生产线全程都设置智能化控制,并在流水线上方安装若干个温控装置、消杀灭菌装置、监控装置、加水装置、营养液加入装置等,还单独设有控制室,实行远程无线数据控制。该生产线下方设置轨道,水稻种植时不间断慢慢向前移动。按照一个水稻种植周期两个月推进,全年可至少连续种植五次以上。4、所述的自动化水稻种植生产线全部采用312不锈钢制作。5、所述的温控装置、消杀灭菌装置、监控装置、加水装置、放水装置、营养液加入装置、稻粒收割及粗碎装置等,全部采用智能化+互联网实行远程控制。6、所述的流水线下方装置轨道和滑轮,并采用液压设备,按照水稻种植要求设置时间,缓慢向前移动。7、所述的流水线用电采用双回路供电。一路为供电线路,另一端为太阳能供电线路。8、所述的种植过程为种子浸种→育秧→播种→发育→开花→灌浆→成熟→收割。9、所述的营养液选用市售水稻营养液,优选苄氨烷醇。10、所述的水稻收割后的稻草、茎叶通过粉碎后作为肥料回用11、本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慧农业智能自动化流水线的水稻种植方法,所述的室内水稻种植全部采用空调恒温,所述的水稻种植用水为经处理后的纯净水,所用的水稻种植流水线全部为智能自动化设备,并采用控制模块实行远程控制。所述的水道稻从插秧到收割全部实行自动化、智能化操作,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达到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为一体的水稻种植新工艺、新技术。12、下面对一种智能农业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的水稻种植方法,进行具体说明。13、1)种子处理14、先选择优质稻粒作为种子,并对所选的种子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结合紫外照射进行消毒,对其中的微生物和虫卵进行灭活处理;然后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3-10天;15、2)育秧16、把处理后的种子放在流水线的前端格栅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通过慢慢升温,当温度达到35℃-40℃时停止加温,同时加入营养液,恒温保持7-10天,得到所需的秧;17、3)种植18、把通过培育的水稻秧苗,按照要求摆放在流水线前端格栅上方,格栅中放一定量的水,通过机械臂进行插秧;水稻秧与秧四周的间隔距离15-25公分;插秧完成后维持秧苗所需温度为20℃-42℃,优选的为28℃-36℃,确保满足生长需求;19、4)幼秧生长发育20、这个阶段需要13-15天时间;21、首先对生长出来的幼秧进行恒温,选择温度为28℃-36℃,在生长第3天至第5天时投放一定量的营养液;到第15天进行观察式检测分析,如需要补充营养液;22、5)分蘖生长23、此阶段需要10至15天;24、幼苗期结束后,水稻开始分蘖;在分蘖过程中,在第5天至第6天时,需要进行观察和蔬苗,即除去无用的分蘖茎;25、6)稻穗抽穗26、此阶段需要5-7天;27、水稻分蘖阶段结束后,水稻开始抽穗;先观察检测室内温度和流水线格栅槽的水温,使其温度控制在28℃-36℃,白天温度控制在32-36℃,晚上温度控制在28~32℃;同时在第3天开始添加营养液,并严格控制对流水线格栅的水位和水温;28、7)花粉传道与稻粒形成29、此生长阶段需要10天至20天;30、稻穗形成后,水稻开始花粉传递;在第1天开始先观察生长情况,然后控制水温和室内温度,水温控制在30℃以上,室内温度控制在32至36℃,并开启室内通风系统,通过风力来传播完成,使花粉传递更全面更充分;31、花粉传递完成后,水稻开始形成籽粒;在第11天起,对流水线格栅中添补纯净水,然后添加营养液,水温和室内温度分别控制在32℃和36℃,以保证籽粒的质量和产量;32、8)成熟收割33、此阶段需3-7天;34、稻粒形成后,水稻进入成熟阶段;成熟的水稻籽粒由绿色变为金黄色,籽粒的含水量逐渐降低,从第1天开始观察室内温度,恒温保持在32℃至36℃,同时检查流水线格栅中的水量,使其水量低于格栅水平面的1/3;35、9)脱粒和烘干处理36、水稻成熟收割后,由流水线后端自动碎粒机进行处理;处理后由烘干机进行烘干,水稻的水份水温控制在12%-16%之间,然后利用自动包装机进行包装,规格优选每袋10kg、20kg、50kg。37、10)种植全过程对通风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进行空气消毒,阻断病虫害传播。38、本发明专利为一种用于智慧农业智能自动化流水线的水稻种植方法,所述的室内全部采用空调恒温,所述的水稻种植用水为经处理的纯净水,所用的种植流水线全部为智能自动化设备,全部采用控制模块远程控制。所述的水道稻从插秧到收割全部为智能化自动化控制,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达到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为一体和水稻种植新工艺、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