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机械打顶的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机械打顶的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0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机械打顶的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机械打顶的方法。、打顶是棉花种植管理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对调控株型、促进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生产上棉花打顶目前采用的是人工打顶,即人工方式摘取棉株主茎顶端一叶一心。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缺乏等原因,棉花人工打顶劳动强度大,打顶时间紧,...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机械打顶的方法。背景技术:1、打顶是棉花种植管理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对调控株型、促进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生产上棉花打顶目前采用的是人工打顶,即人工方式摘取棉株主茎顶端一叶一心。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缺乏等原因,棉花人工打顶劳动强度大,打顶时间紧,人工成本高,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机械打顶操作简单,效率高,不受环境影响,是解决棉花打顶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关于棉花机械打顶时间及打顶方法尚不明确;打顶机处于研究阶段,没有成熟可靠的打顶机械,难以实现精准的棉株株高节位定位,容易对棉株其他部位造成损伤等问题,且存在研究周期长,成本高,无法解决机械打顶问题。2、因此,提供一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机械打顶的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打顶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机械打顶的方法,以解决棉花打顶打顶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且打顶方法方便快捷可操作性强。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3、一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机械打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4、(1)机械打顶方法5、a、机械打顶采用人工手持充电式小手剪的方法进行棉花打顶处理;6、b、打顶机械刀片为波浪形类型;7、c、打顶机械刀片的长度为8~12cm;8、d、机械打顶时棉花的果枝数为13~16个果枝;9、e、机械打顶的时间为7月15日~7月25日;10、f、机械打顶时棉花的果枝数与打顶时间的处理原则为:时间到不等果枝数,果枝数到不等时间(如果时间到了7月25日棉花的果枝数尚未到13~16个果枝,就可以开始机械打顶,不用必须等到棉花长够13~16个果枝;如果棉花的果枝数长到13~16个果枝,而时间尚未到7月15日,就可以开始机械打顶,不用必须等到7月15日);11、g、机械打顶去掉的顶芽长度为5~10cm;12、h、机械打顶去掉的果枝数量为1~3个;13、(2)田间管理方法。14、进一步,步骤(2)田间管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5、i、4月10日至20日对机采棉田进行施肥,每亩撒施尿素15~20kg、磷酸二铵8~10kg、氯化钾20~25kg,施肥后灌溉;16、j、4月20至30日进行旋耕播种,选用黄河流域棉区中熟高产优质抗病棉花品种,采用一行一膜覆盖,72-80cm等行距种植;17、k、出苗后,按照密度为4000~8000株/亩进行定苗;18、l、棉花生育期实行全程化控,根据降雨和棉花长势,使用缩节胺进行调控4次,其中,苗期用量为0.4~0.6g/亩,蕾期用量为1.5~2.5g/亩,初花期用量为3.0~3.5g/亩,盛花期用量为4.5~5.5g/亩;19、m、9月28日至10月4日进行棉花的催熟和采收。20、进一步,步骤k,定苗后株距为11.0~21.9cm。21、进一步,步骤l,所述缩节胺的使用方法为:将缩节胺兑水10kg,配制成每亩的药液用量,使用喷雾器于傍晚晴朗无风天气,距离棉花植株顶部25-35cm处均匀喷施。22、进一步,步骤m,催熟采用40%乙烯利水剂,用量为200~300ml/亩。23、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机械打顶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24、本发明采用的打顶机械为充电式小手剪,该小手剪为商品化产品,方便购买;技术稳定,成本低廉。本发明中采用手持小手剪进行操作,不需要对棉花的顶尖和株高进行精准定位,并且对棉花的株型没有特别要求,操作简单,可依据长势确定打顶范围。刀片宽度为8~12cm,能做到只剪断顶芽,降低对棉株其他部位蕾铃造成损伤,降低漏打率,且对棉花的生长和产量没有显著影响。本发明方便易行,不用专门研究打顶机即可对棉花进行机械打顶,适合用于棉花的机械打顶。技术特征:1.一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机械打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机械打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田间管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机械打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k,定苗后株距为11.0~21.9c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机械打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l,所述缩节胺的使用方法为:将缩节胺兑水10kg,配制成每亩的药液用量,使用喷雾器于傍晚晴朗无风天气,距离棉花植株顶部25-35cm处均匀喷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机械打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m,催熟采用40%乙烯利水剂,用量为200~300ml/亩。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机械打顶的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机械打顶的方法,采用手持小手剪进行操作,不需要对棉花的顶尖和株高进行精准定位,并且对棉花的株型没有特别要求,操作简单,可依据长势确定打顶范围。本发明补充了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机械打顶的方法,同时能够保证棉花产量,有利于实现棉花生产机械化,具有快速方便节约成本的特点,可操作性强。技术研发人员:王燕,祁虹,张谦,董明,王树林,冯国艺,梁青龙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特种经济作物研究所)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3/24

一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机械打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