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木开料主轴装夹机构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2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木材加工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实木开料主轴装夹机构。、数控开料机主要用于家具行业开料,数控开料机用于家具生产,数控开料机有两个上下主轴夹持一把铣刀来高速切割,切割之后木料表面光洁度高,无毛刺,无台阶,无需上立铣机,省掉了加工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由于对木材进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木屑...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木材加工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实木开料主轴装夹机构。背景技术:1、数控开料机主要用于家具行业开料,数控开料机用于家具生产,数控开料机有两个上下主轴夹持一把铣刀来高速切割,切割之后木料表面光洁度高,无毛刺,无台阶,无需上立铣机,省掉了加工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由于对木材进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木屑,需要及时清理防止木屑堆积造成设备故障。2、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920199701.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实木开料主轴装夹机构,包括固定装置和调节装置,能够满足在加工不同厚度的木料时,可以更加快速方便地换不同长度的刀具。3、但是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连续加工过程中上部主轴自身会产生大量热量,需要对其进行降温以减少故障,保证连续使用;第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木屑会掉落至下部主轴上,堆积过多的木屑会对下部主轴的散热造成影响。技术实现思路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上固定装置和下固定装置将上主轴固定在c形机架的上部,减少上主轴运行过程中自身振动对设备加工效果造成的影响;通过一组下固定装置将下主轴承托并固定在c形机架的下部,通过水冷装置对运行中的上主轴进行降温,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清理装置对掉落在下主轴周围的木屑进行清理,防止下主轴由于无法及时散热造成故障,通过防护装置对将下主轴上部滴落的油液和掉落的木屑进行阻挡,减少杂物对下主轴造成的影响,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的一种实木开料主轴装夹机构。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木开料主轴装夹机构,包括c形机架、上主轴、下主轴和托料板,上主轴位于c形机架的上部,下主轴位于c形机架的下部,c形机架的中部安装有托料板并通过肋板加固,托料板的上端面上开有多组排料孔;还包括两组下固定装置、上固定装置、水冷装置、清理装置和防护装置,两组下固定装置分别安装在c形机架的上部和下部,上固定装置安装在c形机架的上部,水冷装置安装在c形机架的上部,清理装置安装在c形机架的下部,防护装置安装在下主轴上;通过上固定装置和下固定装置将上主轴固定在c形机架的上部,减少上主轴运行过程中自身振动对设备加工效果造成的影响;通过一组下固定装置将下主轴承托并固定在c形机架的下部,通过水冷装置对运行中的上主轴进行降温,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清理装置对掉落在下主轴周围的木屑进行清理,防止下主轴由于无法及时散热造成故障,通过防护装置对将下主轴上部滴落的油液和掉落的木屑进行阻挡,减少杂物对下主轴造成的影响,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3、优选的,下固定装置包括下固定架、条形散热孔、底板、半圆固定槽和散热槽,c形机架的左端面上下分别开有一组半圆固定槽,半圆固定槽的侧面上开有散热槽,上主轴放置在c形机架上部的半圆固定槽内部,下固定架通过螺栓与c形机架的左端面上部连接,并将上主轴固定在半圆固定槽中,下固定架的上开有多组条形散热孔,下固定架的下部设置有底板;通过下固定架配合半圆固定槽对上主轴进行固定,并通过条形散热孔和散热槽对上主轴和下主轴固定区域进行散热,通过底板对上主轴和下主轴的底部进行承托,防止上主轴和下主轴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倾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4、优选的,上固定装置包括上固定架、限位环和橡胶垫,上固定架配合支架对上主轴的上部进行固定,上固定架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的下端面上连接有橡胶垫;通过上固定架和支架对上主轴的顶部进行固定,通过限位环对上主轴的顶部进行限制,防止上主轴在加工过程中向上移动,通过橡胶垫防止上主轴与限位环发生摩擦,提高了装置的防护性。5、优选的,水冷装置包括水泵、水箱和水冷管,c形机架的上端面右部安装有水泵和水箱,水泵的输入端与水箱内底部连接,上主轴的中部套装有水冷管,水冷管的输入端与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水冷管的输出端与水箱内部连接;开启水泵将水箱内液体抽出并加压传输至水冷管,通过水冷管和上主轴进行热交换后液体流回至水箱中,从而降低上主轴整体温度,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6、优选的,清理装置包括风机、风管和出风格栅箱,c形机架的右端面上安装有风机,托料板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出风格栅箱,出风格栅箱的输出端指向下主轴的上部,出风格栅箱的输入端与风机的输出端连接;开启风机将外界空气加压传输至出风格栅箱中吹出,将下主轴周围的木屑吹除,防止木屑堆积对装置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并加速下主轴自身散热,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7、优选的,防护装置包括锥形帽和紧固螺栓,下主轴的顶部套装有锥形帽,锥形帽的侧面安装有紧固螺栓,锥形帽上部呈锥形;通过紧固螺栓将锥形帽固定在下主轴的顶端面上,通过锥形帽使下主轴的顶部呈锥形,木屑油污掉落至锥形帽上后沿锥形帽上表面滑落,减少对下主轴的影响,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固定装置和下固定装置将上主轴固定在c形机架的上部,减少上主轴运行过程中自身振动对设备加工效果造成的影响;通过一组下固定装置将下主轴承托并固定在c形机架的下部,通过水冷装置对运行中的上主轴进行降温,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清理装置对掉落在下主轴周围的木屑进行清理,防止下主轴由于无法及时散热造成故障,通过防护装置对将下主轴上部滴落的油液和掉落的木屑进行阻挡,减少杂物对下主轴造成的影响,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技术特征:1.一种实木开料主轴装夹机构,包括c形机架(1)、上主轴(2)、下主轴(3)和托料板(4),上主轴(2)位于c形机架(1)的上部,下主轴(3)位于c形机架(1)的下部,c形机架(1)的中部安装有托料板(4)并通过肋板加固,托料板(4)的上端面上开有多组排料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下固定装置、上固定装置、水冷装置、清理装置和防护装置,两组下固定装置分别安装在c形机架(1)的上部和下部,上固定装置安装在c形机架(1)的上部,水冷装置安装在c形机架(1)的上部,清理装置安装在c形机架(1)的下部,防护装置安装在下主轴(3)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木开料主轴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下固定装置包括下固定架(5)、条形散热孔(6)、底板(7)、半圆固定槽(19)和散热槽(20),c形机架(1)的左端面上下分别开有一组半圆固定槽(19),半圆固定槽(19)的侧面上开有散热槽(20),上主轴(2)放置在c形机架(1)上部的半圆固定槽(19)内部,下固定架(5)通过螺栓与c形机架(1)的左端面上部连接,并将上主轴(2)固定在半圆固定槽(19)中,下固定架(5)的上开有多组条形散热孔(6),下固定架(5)的下部设置有底板(7)。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木开料主轴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上固定装置包括上固定架(8)、限位环(9)和橡胶垫(10),上固定架(8)配合支架对上主轴(2)的上部进行固定,上固定架(8)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限位环(9),限位环(9)的下端面上连接有橡胶垫(1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木开料主轴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水冷装置包括水泵(11)、水箱(12)和水冷管(13),c形机架(1)的上端面右部安装有水泵(11)和水箱(12),水泵(11)的输入端与水箱(12)内底部连接,上主轴(2)的中部套装有水冷管(13),水冷管(13)的输入端与水泵(11)的输出端连接,水冷管(13)的输出端与水箱(12)内部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木开料主轴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清理装置包括风机(14)、风管(15)和出风格栅箱(16),c形机架(1)的右端面上安装有风机(14),托料板(4)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出风格栅箱(16),出风格栅箱(16)的输出端指向下主轴(3)的上部,出风格栅箱(16)的输入端与风机(14)的输出端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木开料主轴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防护装置包括锥形帽(17)和紧固螺栓(18),下主轴(3)的顶部套装有锥形帽(17),锥形帽(17)的侧面安装有紧固螺栓(18),锥形帽(17)上部呈锥形。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木材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木开料主轴装夹机构,其通过上固定装置和下固定装置将上主轴固定在C形机架的上部,减少上主轴运行过程中自身振动对设备加工效果造成的影响;通过一组下固定装置将下主轴承托并固定在C形机架的下部,通过水冷装置对运行中的上主轴进行降温;通过清理装置对掉落在下主轴周围的木屑进行清理,防止下主轴由于无法及时散热造成故障,通过防护装置对将下主轴上部滴落的油液和掉落的木屑进行阻挡,减少杂物对下主轴造成的影响;包括C形机架、上主轴、下主轴和托料板;还包括两组下固定装置、上固定装置、水冷装置、清理装置和防护装置。技术研发人员:庄青,杨晓华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金华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25技术公布日:2024/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