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电池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公开涉及柔性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电池及电池模组。、随着穿戴类市场高速发展,市场上智能设备的小型化,结构多样化越发丰富,在这个基础上,应用产品对电池可折叠和形状上的功能要求越发突出,常规的锂离子电池因为本身的厚度问题,具备较强的刚性,无法弯折,因此在此类需求上往往需要将电池小型化,并使...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公开涉及柔性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电池及电池模组。背景技术:1、随着穿戴类市场高速发展,市场上智能设备的小型化,结构多样化越发丰富,在这个基础上,应用产品对电池可折叠和形状上的功能要求越发突出,常规的锂离子电池因为本身的厚度问题,具备较强的刚性,无法弯折,因此在此类需求上往往需要将电池小型化,并使用多个电池进行并联,这导致了电池能量密度受到了限制。2、目前市场上应用于穿戴类的柔性需求主要通过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电池进行硬性折弯,此类技术需要使用模具将电芯强行定型为需要的形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第二种技术是将电芯小型化,然后通过串并联或者独立供能的方式使用,此类技术虽然能解决产品结构上需要弯折的需求,但存在能量密度损失的问题,降低电池续航;第三种技术是通过内置多个电芯,通过串并联的方式实现电池可折弯的工艺,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824985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柔性电池组,但是上述柔性电池组在封装时,内部裸电芯易出现窜动或者并流线被干涉到封印区,导致封装失败、电池漏液等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本公开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避免电芯封装时移位,降低电池内阻的柔性电池及电池模组。2、本公开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3、一种柔性电池,包括铝塑膜壳体、至少两个卷芯及柔性连接件,所述铝塑膜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壳体弯折并盖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使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共同形成放置腔,所述卷芯位于所述放置腔内,所述柔性连接件分别与两个所述卷芯连接,以使两个所述卷芯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并联连接。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可以的部位形成有折弯部。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折弯部对称设置。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之间的距离为2mm-10mm;及,7、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距离为2mm-10mm。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芯呈圆柱形状;及,10、所述第一凹槽呈半圆柱形状,所述第二凹槽呈半圆柱形状。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每一所述卷芯设有第一极耳及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位于所述卷芯的端部,所述第二极耳位于所述卷芯的中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极耳通过其中一个柔性连接件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极耳通过另一个柔性连接件连接。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连接件为铝片。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连接件呈矩形状。14、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柔性电池。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6、上述柔性电池,第一壳体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壳体开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应的第二凹槽,组装时将卷芯对应放置在各个第一凹槽内,然后将第二壳体进行弯折使得第二壳体盖设于第一壳体,此时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共同形成了放置腔,放置腔用于固定卷芯,防止卷芯在封装时出现窜动或移动的情况,避免了封装失败、电池漏液等问题。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卷芯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且相邻两个卷芯之间并联设置,如此降低了柔性电池的内阻。技术特征:1.一种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塑膜壳体、至少两个卷芯及柔性连接件,所述铝塑膜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壳体弯折并盖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使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共同形成放置腔,所述卷芯位于所述放置腔内,所述柔性连接件分别与两个所述卷芯连接,以使两个所述卷芯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并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部位形成有折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折弯部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之间的距离为2mm-10mm;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呈圆柱形状;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每一所述卷芯设有第一极耳及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位于所述卷芯的端部,所述第二极耳位于所述卷芯的中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极耳通过其中一个柔性连接件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极耳通过另一个柔性连接件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件为铝片。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件呈矩形状。10.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池。技术总结本公开提供一种柔性电池及电池模组。上述的柔性电池包括铝塑膜壳体、至少两个卷芯及柔性连接件,所述铝塑膜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壳体弯折并盖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使所述第一凹槽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凹槽共同形成放置腔,所述卷芯位于所述放置腔内,所述柔性连接件分别与两个所述卷芯连接,以使两个所述卷芯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并联连接。通过放置腔固定卷芯,防止卷芯在封装时出现窜动或移动的情况,避免了封装失败、电池漏液等问题。技术研发人员:周槐,曾贤华,白文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恒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15技术公布日:2024/8/16
- 上一篇:平衡训练装置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音乐功能的包装盒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