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核酸检测是现代医学常见的检测手段,核酸检测是查找人体的呼吸道标本、血液或粪便中是否存在外来入侵的病毒的核酸,来确定是否被病毒感染。因此一旦检测为核酸“阳性”,即可证明患者体内有该病毒存在。微流控芯片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背景技术:1、核酸检测是现代医学常见的检测手段,核酸检测是查找人体的呼吸道标本、血液或粪便中是否存在外来入侵的病毒的核酸,来确定是否被病毒感染。因此一旦检测为核酸“阳性”,即可证明患者体内有该病毒存在。微流控芯片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反应片上,完成分析全过程。微流控芯片上有多个检测点,不同的检测点可以检测出不同的病毒,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对多种样本进行检测,则需要采用多套微流控芯片,操作不便且成本较高。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反应板,反应板上设置有集样通道、分样通道和扩增孔;所述集样通道和分样通道相互连通,扩增孔均布在分样通道外侧且与分样通道连通。3、进一步的,集样通道和分样通道均为环形,集样通道设置在靠近反应板圆心的位置,分样通道设置在远离反应板圆心的位置。4、进一步的,集样通道为非闭合环形;所述分样通道为闭合环形。5、进一步的,集样通道的起始端设置有滴样孔,集样通道终止端通过连通通道和分样通道连通。6、进一步的,反应板圆心位置设置有卡槽,连接棒能从所述卡槽穿出,多个反应板能串连在连接棒上。7、进一步的,连接棒上还设置有间隔夹,间隔夹被安装在两个相邻的反应板之间。8、进一步的,卡槽为正方形。9、进一步的,反应板的表面还设置有热压膜。10、进一步的,扩增孔内设置有预设腔。11、进一步的,反应板上设置有18-30个扩增孔。12、综上所述,微流控芯片装置不仅能实现对单个样本的多个病原检测,还能将多个微流控芯片串联在一起边反应进行荧光信号识别,提高了对多样本的检测的效率。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反应板,反应板上设置有集样通道、分样通道和扩增孔;所述集样通道和分样通道相互连通,扩增孔均布在分样通道外侧且与分样通道连通;所述集样通道和分样通道均为环形,集样通道设置在靠近反应板圆心的位置,分样通道设置在远离反应板圆心的位置;两反应板能通过连接棒连接,连接棒上还设置有间隔夹,间隔夹被安装在两个相邻的反应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样通道为非闭合环形;所述分样通道为闭合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样通道的起始端设置有滴样孔,集样通道终止端通过连通通道和分样通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板圆心位置设置有卡槽,连接棒能从所述卡槽穿出,多个反应板能串连在连接棒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正方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板的表面还设置有热压膜。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增孔内设置有预设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板上设置有18-30个扩增孔。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反应板,反应板上设置有集样通道、分样通道和扩增孔;所述集样通道和分样通道相互连通,扩增孔均布在分样通道外侧且与分样通道连通。微流控芯片装置不仅能实现对单个样本的多个病原检测,还能将多个微流控芯片串联在一起边反应进行荧光信号识别,提高了对多样本的检测的效率。技术研发人员:梁利国,姚航平,陆思铭,李阳,王嘉龙,朱淼瑾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技术研发日:20231107技术公布日:2024/8/16
- 上一篇: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式的传料箱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