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属于限速系统结构,涉及一种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现有对摩托车进行限速比较通用的方法是:先通过传感器测量发动机的转速来计算出车速,当车速超过限速标准时,限速点火器来控制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并在车辆速度进入限速区时减小点火提前角或断火来降低车速。但是由于摩托车的传动、变速以及轮胎胎径...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属于限速系统结构,涉及一种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背景技术:1、现有对摩托车进行限速比较通用的方法是:先通过传感器测量发动机的转速来计算出车速,当车速超过限速标准时,限速点火器来控制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并在车辆速度进入限速区时减小点火提前角或断火来降低车速。但是由于摩托车的传动、变速以及轮胎胎径等原因,发动机转速与车辆的行驶速度并非完全成正比,所以通过测量发动机的转速来推算出车辆的行驶速度并不科学,存在较大的误差,这种限速方式车速控制不够稳定,同时该限速在起始阶段存在向前冲的趋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3、一种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包括限速系统盒,所述限速系统盒底部设有定位孔,且限速系统盒置于外部设备内,所述限速系统盒一侧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外侧中部设有动力输出块,且动力输出块,所述动力输出块底部安装定位底板,所述定位底板两端设有限位孔,且定位底板置于外部设备上,所述动力输出块中部插设有触点块,所述限速系统盒底部设有驱动块,且驱动块内插设有限制导杆,同时限制导杆穿出段设有曲型部,所述曲型部顶端安装限位块,且限位块侧面顶于凸出部侧面。4、在上述的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中,所述限速系统盒一侧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固定连接于外部设备,所述限速系统盒另一侧面固定连接凸出部,且凸出部两侧超出限速系统盒两侧,同时限速系统盒内设有限速器。5、在上述的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中,所述凸出部外侧中部固定连接动力输出块,且动力输出块外接设备,同时动力输出块外周边与凸出部两侧齐平。6、在上述的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中,所述动力输出块外侧中心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插入固定连接触点块,且触点块向内连接动力输出块与限速系统盒内,同时触点块外侧面超出动力输出块外侧面。7、在上述的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中,所述动力输出块底部固定连接定位底板,且定位底板两端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定位底板底部面与限速系统盒底部面齐平,且定位底板固定连接外部设备。8、在上述的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中,所述限速系统盒底部中间转动连接驱动块,且驱动块里侧面与限速系统盒底部面紧密贴合。9、在上述的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中,所述驱动块中间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穿入固定连接限制导杆。10、在上述的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中,所述限制导杆外端连接车辆启动设备,且限制导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曲型部。11、在上述的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中,所述曲型部穿过固定连接驱动块,且曲型部与限速系统盒底部之间有距离。12、在上述的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中,所述曲型部顶端固定连接限位块,且限位块侧面卡于凸出部侧面。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4、本实用新型通过限速系统盒一侧设有凸出部,在凸出部一侧中部设有动力输出块,在动力输出块外侧中部开设有圆形凹槽,且圆形凹槽内插入触点块,在动力输出块底部设有定位底板,在限速系统盒底部设有驱动块,在驱动块内插入限制导杆,且限制导杆穿出段为曲型部,同时曲型部顶端设有限位块,利用装置上安装触点块与限制导杆之间的配合,同步了行驶速度与发动机转速的正比,且避免了行驶速度的较大误差,同时在启动初期就限制了过大的动力输出量,防止了启动时的不稳定和向前冲的情况发生。15、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技术特征:1.一种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包括限速系统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速系统盒(1)底部设有定位孔(8),且限速系统盒(1)置于外部设备内,所述限速系统盒(1)一侧设有凸出部(11),所述凸出部(11)外侧中部设有动力输出块(3),且动力输出块(3)内部连通限速系统盒(1),所述动力输出块(3)底部安装定位底板(2),所述定位底板(2)两端设有限位孔(21),且定位底板(2)置于外部设备上,所述动力输出块(3)中部插设有触点块(4),所述限速系统盒(1)底部设有驱动块(6),且驱动块(6)内插设有限制导杆(5),同时限制导杆(5)穿出段设有曲型部(51),所述曲型部(51)顶端安装限位块(7),且限位块(7)侧面顶于凸出部(11)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速系统盒(1)一侧开设有定位孔(8),且定位孔(8)固定连接于外部设备,所述限速系统盒(1)另一侧面固定连接凸出部(11),且凸出部(11)两侧超出限速系统盒(1)两侧,同时限速系统盒(1)内设有限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11)外侧中部固定连接动力输出块(3),且动力输出块(3)外接设备,同时动力输出块(3)外周边与凸出部(11)两侧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块(3)外侧中心开设有圆形凹槽(31),所述圆形凹槽(31)内插入固定连接触点块(4),且触点块(4)向内连接动力输出块(3)与限速系统盒(1)内,同时触点块(4)外侧面超出动力输出块(3)外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块(3)底部固定连接定位底板(2),且定位底板(2)两端开设有限位孔(21),所述定位底板(2)底部面与限速系统盒(1)底部面齐平,且定位底板(2)固定连接外部设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速系统盒(1)底部中间转动连接驱动块(6),且驱动块(6)里侧面与限速系统盒(1)底部面紧密贴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6)中间开设有通孔(61),且通孔(61)内穿入固定连接限制导杆(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导杆(5)外端连接车辆启动设备,且限制导杆(5)另一端固定连接曲型部(5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型部(51)穿过固定连接驱动块(6),且曲型部(51)与限速系统盒(1)底部之间有距离。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型部(51)顶端固定连接限位块(7),且限位块(7)侧面卡于凸出部(11)侧面。技术总结本技术属于限速系统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便摩托车限速系统结构。本技术包括限速系统盒,通过限速系统盒一侧设有凸出部,在凸出部一侧中部设有动力输出块,在动力输出块外侧中部开设有圆形凹槽,且圆形凹槽内插入触点块,在动力输出块底部设有定位底板,在限速系统盒底部设有驱动块,在驱动块内插入限制导杆,且限制导杆穿出段为曲型部,同时曲型部顶端设有限位块,本技术利用装置上安装触点块与限制导杆之间的配合,同步了行驶速度与发动机转速的正比,且避免了行驶速度的较大误差,同时在启动初期就限制了过大的动力输出量,防止了启动时的不稳定和向前冲的情况发生。技术研发人员:蔡卫民,蔡翔宇,王五毛,吴海斌,李敏华,张英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嘉爵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07技术公布日:2024/8/16
- 上一篇:一种防撞型医疗用品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