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壁板双模式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汽车前壁板双模式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汽车前壁板双模式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前壁板生产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壁板双模式上料装置。、汽车前壁板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汽车前部,主要起到吸收碰撞能量、保护乘客安全的作用,根据汽车种类的不同,前壁板料的样式和材质也会有所不同,随着汽车种类的增加和设计需求的多样化,汽车前壁板也存在不同的样式和上料方...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技术属于汽车前壁板生产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壁板双模式上料装置。背景技术:1、汽车前壁板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汽车前部,主要起到吸收碰撞能量、保护乘客安全的作用,根据汽车种类的不同,前壁板料的样式和材质也会有所不同,随着汽车种类的增加和设计需求的多样化,汽车前壁板也存在不同的样式和上料方式,第一种板料开有通口:这种板料在上料时,通常采用插杆上料方式,通口的目的是让插杆穿过,以方便将板料送入成型模具中;第二种板料未有通口:这种板料在上料时,通常采用吸附上料方式,吸附装置可以将板料吸附在装置上,然后通过吸附装置将其送入成型模具中进行成型。2、现有的两种汽车前壁板上料装置只能对单一类型的板料(汽车前壁板)进行上料,无法对另一种板料进行上料,这就导致在生产线上,每一种类型的板料都需要配备一种专门的上料装置,这不仅增加了设备成本,也降低了生产效率,为此提出一种汽车前壁板双模式上料装置。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壁板双模式上料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汽车前壁板上料装置只能对单一类型的板料进行上料,上料模式单一,不能适用于不同板料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壁板双模式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横向块和两个第二横向块,所述第一横向块和两个第二横向块的底部共同设置有两个径向块,两个所述径向块的底部均设置有吸附机构;3、所述吸附机构包括连接管、吸盘和插杆,所述连接管上开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滑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吸盘,所述插杆滑动设置在滑道内,所述插杆的底部设置有充气膨胀件,所述充气膨胀件与插杆上竖槽相连通。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向块和两个第二横向块的顶部共同连接在连接板的底部。5、进一步的,所述滑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密封件,所述插杆穿过密封件。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向块上开设有空心槽,两个所述第二横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径向块的顶部均连接有两个滑块和一个移动块,两个所述滑块和一个移动块分别设置在两个滑槽和空心槽内。7、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槽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移动块螺纹套接在螺纹杆上。8、进一步的,所述径向块的内部设置有一号气管和二号气管。9、进一步的,所述一号气管通过过渡环和竖向管与第一通道相连通。10、进一步的,所述二号气管通过l型管与二号通道相连通。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道位于连接管圆心处。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3、该汽车前壁板双模式上料装置,在对无通口板料吸附时,插杆在板料抵触下收入滑道内,不影响吸盘进行吸附板料,在对有通口板料吸附时,插杆穿过板料通口,通过插杆底部充气膨胀件发生膨胀堵住通口防止脱落,通过两种上料模式对不同类型的板料进行上料;14、该汽车前壁板双模式上料装置,通过驱动件控制螺纹杆转动,使得两个移动块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控制两个移动块底部吸附机构的间距,进而可以对不同大小板料进行使用。技术特征:1.一种汽车前壁板双模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向块(111)和两个第二横向块(112),所述第一横向块(111)和两个第二横向块(112)的底部共同设置有两个径向块(120),两个所述径向块(120)的底部均设置有吸附机构(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壁板双模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块(111)和两个第二横向块(112)的顶部共同连接在连接板(20)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壁板双模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313)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密封件(3131),所述插杆(330)穿过密封件(31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壁板双模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块(111)上开设有空心槽(1110),两个所述第二横向块(112)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120),两个所述径向块(120)的顶部均连接有两个滑块(121)和一个移动块(122),两个所述滑块(121)和一个移动块(122)分别设置在两个滑槽(1120)和空心槽(1110)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壁板双模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槽(1110)内部设置有螺纹杆(1111),所述移动块(122)螺纹套接在螺纹杆(1111)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壁板双模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块(120)的内部设置有一号气管(340)和二号气管(35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壁板双模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气管(340)通过过渡环(341)和竖向管(342)与第一通道(311)相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壁板双模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气管(350)通过l型管(351)与二号通道(312)相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壁板双模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312)位于连接管(341)圆心处。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壁板双模式上料装置,属于汽车前壁板生产加工领域,包括第一横向块和两个第二横向块,所述第一横向块和两个第二横向块的底部共同设置有两个径向块,两个所述径向块的底部均设置有吸附机构,吸附机构包括连接管、吸盘和插杆,所述连接管上开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滑道,第一通道连通吸盘,所述插杆滑动设置在滑道内,所述插杆的底部设置有充气膨胀件,所述充气膨胀件与插杆上竖槽相连通,在对无通口板料吸附时,插杆在板料抵触下收入滑道内,不影响吸盘进行吸附板料,在对有通口板料吸附时,插杆穿过板料通口,通过插杆底部充气膨胀件发生膨胀堵住通口防止脱落,通过两种上料模式对不同类型的板料进行上料。技术研发人员:吴俊,陈天平,孙志巍,刘杰,李根兴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佩尔哲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07技术公布日:2024/8/16

一种汽车前壁板双模式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