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桨毂连接用拉扭条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直升机旋翼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桨毂连接用拉扭条。、在直升机旋翼桨毂的早期设计过程中,一般采用金属轴承来实现桨叶的变距,同时传递桨叶的离心力和弯矩,所以既要设计有进行变距作用的变距轴承,又要设计有传递离心力的推力轴承。该种构型结构复杂,不适用于轻小型直升机,且轴承数量繁多,轴...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直升机旋翼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桨毂连接用拉扭条。背景技术:1、在直升机旋翼桨毂的早期设计过程中,一般采用金属轴承来实现桨叶的变距,同时传递桨叶的离心力和弯矩,所以既要设计有进行变距作用的变距轴承,又要设计有传递离心力的推力轴承。该种构型结构复杂,不适用于轻小型直升机,且轴承数量繁多,轴承的工作环境恶劣,更换及维护保养成本大。2、因此,针对轻小型直升机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的桨毂结构。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桨毂连接用拉扭条,其结构简单能够传递桨叶离心力,同时通过自身的扭转来实现桨毂的变距功能,且通过固定件使多个拉扭片贴合紧密避免拉扭片之间间隙不均。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桨毂连接用拉扭条,包括:多个拉扭片;和固定件;所述拉扭片具有中心部分以及分别位于两端的连接孔;多个拉扭片叠加设置并通过所述固定件包裹所述中心部分进行固定。3、优选地,拉扭片的数量为至少3个。4、优选地,固定件位于中心部分的中间位置。5、优选地,固定件为热缩橡胶套。6、优选地,连接孔位于拉扭片两端的中心位置。7、优选地,多个拉扭片的连接孔大小相同,经叠加设置后多个拉扭片的连接孔对齐。8、优选地,拉扭片为不锈钢材料制备。9、优选地,多个所述拉扭片之间直接相邻。10、本实用新型桨毂连接用拉扭条,其结构简单,能够代替普通的金属轴承来传递桨叶离心力,同时通过自身的扭转来实现桨毂的变距功能,从而改善桨毂轴向铰的受力情况。其适用于轻小型直升机,使得桨毂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使用安全且维护简单。热缩橡胶套可以使得拉扭片层与层之间贴合紧密,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每片拉扭片之间间隙不均匀,导致每层拉扭片受力和变形不均匀,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反复扭转变形导致的拉扭片翘曲。技术特征:1.一种桨毂连接用拉扭条,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毂连接用拉扭条,其特征在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毂连接用拉扭条,其特征在于,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桨毂连接用拉扭条,其特征在于,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毂连接用拉扭条,其特征在于,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毂连接用拉扭条,其特征在于,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毂连接用拉扭条,其特征在于,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毂连接用拉扭条,其特征在于,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一种桨毂连接用拉扭条,包括:多个拉扭片;和固定件;拉扭片具有中心部分以及分别位于两端的连接孔;多个拉扭片叠加设置并通过固定件包裹中心部分进行固定。拉扭条结构简单,能够传递桨叶离心力,同时通过自身的扭转来实现桨毂的变距功能,且通过固定件使多个拉扭片贴合紧密避免拉扭片之间间隙不均。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多弗众云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27技术公布日:202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