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蒸汽烘筒的制作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双层蒸汽烘筒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双层蒸汽烘筒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技术涉及印染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蒸汽烘筒。、印染是对纺织物进行物理、化学处理过程的综合。例如在纺织物上增加花纹、图案,改变纺织物的颜色以及相关的前处理工艺等。通过使染料和纤维物之间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将会使得纺织物具有一定色泽、光泽度。根据印染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印染过程分为棉纺织印...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技术涉及印染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蒸汽烘筒。背景技术:1、印染是对纺织物进行物理、化学处理过程的综合。例如在纺织物上增加花纹、图案,改变纺织物的颜色以及相关的前处理工艺等。通过使染料和纤维物之间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将会使得纺织物具有一定色泽、光泽度。根据印染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印染过程分为棉纺织印染、麻纺织印染、毛纺织染整、丝绸印染等。2、印染结束后通常需要将布料通过辊筒送至烘筒进行烘干,而现有的蒸汽烘筒主要结构是一层不锈钢圆筒。工作的时候由轴头的一端输入一定压力的蒸汽,纺织品通过紧贴烘筒的表面吸收蒸汽的热量以达到干燥纺织品的目的。通入蒸汽的同时需要有虹吸管接入烘筒内部,当蒸汽的热量消耗后会变为冷凝水后,通过虹吸管及疏水器将烘筒内的冷凝水排出,其加热方式容易导致烘筒的表面受热不均匀,在使用时,容易导致印染的烘干位置温度不一,烘干效果不同。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使烘筒表面受热均匀的双层蒸汽烘筒。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3、为了是烘筒表面受热均匀,所述外筒的一端的中心设有进气管,所述外筒的另一端中心设有回流管,所述外筒内设有内筒,所述进气管与内筒一侧中心相连,所述回流管与内筒另一侧中心相连,所述进气管深入内筒的部分设有至少两根第一进气支管,其中一根所述第一进气支管连通至内筒侧壁的左侧,另一根所述第一进气支管连通至同一侧内筒侧壁的右侧,所述回流管深入内筒的部分设有至少两根第一回流支管,其中一根所述第一回流支管连通至内筒背离第一进气支管的侧壁的左侧,另一根所述第一回流支管连通至同一侧内筒侧壁的右侧。4、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有,与所述内筒侧壁右侧连接的所述第一进气支管设有第二进气支管,所述第二进气支管与所述内筒背离第一进气支管的另一侧连通。5、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有,所述内筒侧壁设有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与外筒相连。6、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有,所述支撑杆分别与第一进气支管和第二进气支管相连,所述支撑管上开设有多个小孔。7、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有,与所述内筒侧壁左侧连接的所述第一回流支管设有第二回流支管,所述第二回流支管与所述内筒背离第一回流支管的另一侧连通。8、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有,所述进气管和回流管均通过螺栓与所述外筒侧壁固定连接。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筒内部设置内筒,并在内筒两侧设置进气支管,当蒸汽进入进气管时,会分流至进气支管,并从内筒的左右迅速扩散到外筒上,相比于传统的单筒设置,蒸汽能优先到达外筒进行加热,且由于是从左右两端分别喷出气体,能使外筒受热均匀,同时,双层烘筒的设计,由于蒸汽最终只进入到外筒和内筒之间,所以相对于原先的单层烘筒来说节省了蒸汽;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带有孔洞的支撑杆与进气支管相连,能使蒸汽在到达外筒侧壁的同时箱两侧均匀扩散,能使外筒受热更为均匀且更快的到达加热状态。技术特征:1.一种双层蒸汽烘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一端的中心设有进气管,所述外筒的另一端中心设有回流管,所述外筒内设有内筒,所述进气管与内筒一侧中心相连,所述回流管与内筒另一侧中心相连,所述进气管深入内筒的部分设有至少两根第一进气支管,其中一根所述第一进气支管连通至内筒侧壁的左侧,另一根所述第一进气支管连通至同一侧内筒侧壁的右侧,所述回流管深入内筒的部分设有至少两根第一回流支管,其中一根所述第一回流支管连通至内筒背离第一进气支管的侧壁的左侧,另一根所述第一回流支管连通至同一侧内筒侧壁的右侧,与所述内筒侧壁右侧连接的所述第一进气支管设有第二进气支管,所述第二进气支管与所述内筒背离第一进气支管的另一侧连通,所述内筒侧壁设有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与外筒相连,所述支撑杆分别与第一进气支管和第二进气支管相连,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多个小孔,与所述内筒侧壁左侧连接的所述第一回流支管设有第二回流支管,所述第二回流支管与所述内筒背离第一回流支管的另一侧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蒸汽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和回流管均通过螺栓与所述外筒侧壁固定连接。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蒸汽烘筒,特点是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一端的中心设有进气管,所述外筒的另一端中心设有回流管,所述外筒内设有内筒,所述进气管与内筒一侧中心相连,所述回流管与内筒另一侧中心相连,所述进气管深入内筒的部分设有至少两根第一进气支管,其中一根所述进气支管连通至内筒侧壁的左侧,另一根所述进气支管连通至同一侧内筒侧壁的右侧,优点是本技术通过在外筒内部设置内筒,并在内筒两侧设置进气支管,当蒸汽进入进气管时,会分流至进气支管,并从内筒的左右迅速扩散到外筒上,相比于传统的单筒设置,蒸汽能优先到达外筒进行加热,且由于是从左右两端分别喷出气体,能使外筒受热均匀。技术研发人员:郭新民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海江印染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18技术公布日:2024/8/16

一种双层蒸汽烘筒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