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一般来说,作为制造在显示器中用作玻璃基板的板玻璃的方法,使用下拉法等各种成形法。例如,在专利文献中公开经过熔解工序、澄清工序、均质化工序、使用溢流下拉法的成形工序等各工序而制造板玻璃的方法。、在该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板玻璃的制造装置具备熔解槽、澄清槽...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背景技术:1、一般来说,作为制造在显示器中用作玻璃基板的板玻璃的方法,使用下拉法等各种成形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经过熔解工序、澄清工序、均质化工序、使用溢流下拉法的成形工序等各工序而制造板玻璃的方法。2、在该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板玻璃的制造装置具备熔解槽、澄清槽、搅拌槽、釜、成形体以及将这些构成要素连结的玻璃供给路(参照该文献的第0019段以及图1)。3、该制造装置中的玻璃供给路具备移送熔融玻璃的移送管。移送管具备:管状部(主体部);凸缘部,其设置于管状部的端部;以及电极部(第一突起部),其设置于凸缘部的一部分(参照该文献的第0028、0032段)。在电极部连接有电线,电线与电源连接。电线以相对于移送管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式与电极部连接(参照该文献的第0034段)。4、由移送管移送的熔融玻璃成为高温,因此在制造装置的操作时,为了能够移送熔融玻璃,需要预先将移送管预备加热(预热工序)。在通过预热工序而使移送管升温的情况下,通过电源、电线以及电极部而向管状部施加规定的电压,从而将该管状部直接通电加热(参照该文献的第0058、0059段)。5、在预热工序中,当在将移送管彼此或者移送管与澄清槽等其他构成要素连结的状态下进行加热时,有可能在其连结部分产生由热膨胀带来的变形,导致移送管损伤。因此,在该文献中公开有如下工序(组装工序),即,在将移送管与其他构成要素分离的状态下进行预热工序之后组装制造装置(参照该文献的第0063段)。6、现有技术文献7、专利文献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08259号公报技术实现思路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2、移送管的电极部也是支承电线的支承部,因此为了在预热工序中不变形而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当电极部变形时,有可能阻碍预热工序中的移送管的膨胀,在组装工序后导致制造装置的破损。3、本发明以防止移送熔融玻璃的移送管中的电极部的变形为技术课题。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5、本发明为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的一种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具备熔融玻璃的移送装置,所述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移送装置具备移送所述熔融玻璃的移送管,所述移送管具备管状部、设置于所述管状部的凸缘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凸缘部的电极部,所述电极部具有与所述凸缘部相连并沿着所述管状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并沿着所述管状部的径向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具备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的电线。6、根据该结构,通过利用沿管状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与沿管状部的径向延伸的第二部分构成电极部,从而能够将电极部设为难以变形的构造。因而,即使在以在第二部分连接有电线的状态执行了预热工序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电极部的变形。7、在本发明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电线包括具有厚度以及宽度的扁平状的编织线,所述编织线以使该编织线的厚度方向沿着所述管状部的所述长度方向并且使该编织线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管状部的所述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式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8、根据该结构,与电极部的第二部分连接的电线的编织线成为容易沿着管状部的长度方向(编织线的厚度方向)变形、且难以沿着与该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编织线的宽度方向)变形的构造。由此,能够以追随在预热工序中沿长度方向膨胀的管状部的方式使电线变形。因而,不对第二部分作用过大的力,能够防止电极部的变形。9、在本发明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移送装置具备支承所述电极部的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具备:第一支承构件,其支承所述电极部的所述第一部分;以及第二支承构件,其在与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分离的位置支承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一支承构件以及所述第二支承构件构成为能够允许所述电极部的所述第一部分沿着所述管状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移动。10、根据该结构,通过利用隔开间隔地配置的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支承构件支承电极部的第一部分,从而能够防止该电极部的变形。而且,在预热工序中管状部沿长度方向膨胀的情况下,电极部的第一部分能够移动,从而不对第一部分作用过大的力,由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电极部的变形。11、在本发明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支承构件以及所述第二支承构件在所述管状部的所述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由此,能够将制造装置设为简单的结构,能够减少设备成本。12、在本发明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电极部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管状部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第一部分的中途部相连,所述电极部的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支承构件与所述第二支承构件之间。13、根据该结构,通过利用第一支承构件与第二支承构件平衡良好地分担电极部的第二部分所支承的电线的载荷,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电极部的变形。14、在本发明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支承装置具备以将所述电极部的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延长的方式与所述第一部分连结的延长构件,所述延长构件的强度比所述第一部分的强度高。根据该结构,通过经由高强度的延长构件利用支承构件支承电极部的第一部分,从而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电极部的变形。15、在本发明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中,也可以是,具备与电源连接并且与所述电线连接的支承电极,所述电线具备与所述电极部的所述第二部分连接的第一连接端部以及与所述支承电极连接的第二连接端部,所述电线架设于所述电极部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支承电极。16、根据该结构,不需要在第一连接端部与第二连接端部之间设置支承电线的支承构件,因此能够简化制造装置的结构,能够实现设备成本的减少。17、本发明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结构的制造装置来制造所述玻璃物品。18、发明效果19、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移送熔融玻璃的移送管中的电极部的变形。技术特征:1.一种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具备熔融玻璃的移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其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其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其中,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其中,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其中,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其中,8.一种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技术总结移送装置(7)的移送管(8)具备移送熔融玻璃(GM)的管状部(14)、设置于管状部(14)的凸缘部(15a)以及设置于凸缘部(15a)的电极部(17)。电极部(17)具有与凸缘部(15a)相连并沿着管状部(14)的长度方向(X)延伸的第一部分(17a)以及与第一部分(17a)相连并沿着管状部(14)的径向延伸的第二部分(17b)。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具备与移送管(8)的电极部(17)中的第二部分(17b)连接的电线(20)。技术研发人员:玉村周作,天山和幸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6
- 上一篇:用于预处理工件的表面的方法与流程
- 下一篇:制造方法及储压器的外壳体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