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寰枢椎侧块假体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寰枢椎侧块假体。、寰枢椎是人体颈椎的第一节,也是脊柱最上端的一个部分。支持头颅并允许头部的摆动运动,如向左右摇动。寰枢椎与第二颈椎共同构成了头颈部的重要连接部位,共同完成头部的旋转动作。寰枢椎侧块假体是一种用于治疗寰枢椎(即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不稳定性或...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寰枢椎侧块假体。背景技术:1、寰枢椎是人体颈椎的第一节,也是脊柱最上端的一个部分。支持头颅并允许头部的摆动运动,如向左右摇动。寰枢椎与第二颈椎共同构成了头颈部的重要连接部位,共同完成头部的旋转动作。寰枢椎侧块假体是一种用于治疗寰枢椎(即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不稳定性或其他病变的医疗器械。寰枢椎是人体颈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的稳定性对于头部和颈部的正常活动至关重要。寰枢椎不稳定可能由外伤、退行性病变、炎症、肿瘤等多种原因引起。寰枢椎侧块假体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手术将其植入到寰枢椎的侧块部位,从而稳定这一区域,恢复或维持颈椎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这类假体通常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以确保其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具体的手术方案和假体设计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变程度来决定。手术的目标包括:稳定寰枢椎关节,防止进一步的不稳定和损伤。减轻或消除由于不稳定引起的疼痛和神经症状。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寰枢椎假体虽然在治疗寰枢椎不稳定性和相关病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假体的设计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和局限性,比如常规的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固定在寰椎和枢椎的关节面直接,融合器的上端通过螺钉与寰椎固定,融合器的下端通过螺钉或其他固定方式固定在枢椎上,这种假体设计的好处在于手术方便,稳定性较好,但是与此同时也牺牲了患者寰枢椎之间的运动属性,寰椎和枢椎之间的关节面原本绕枢椎上的齿突和寰椎上的齿突凹的轴线可以旋转运动,但是在植入假体后,寰枢椎一侧的运动受限。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寰枢椎侧块假体,以解决患者在植入寰枢椎侧块假体后,寰枢椎关节无法运动的技术问题。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寰枢椎侧块假体,具体包括:旋转部,旋转部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环状凸起,旋转部一侧设置有第二环状凸起,固定部,固定部套设在旋转部内部,固定部的上部和下部对称设置有多个卡钳,卡钳与前述第一环状凸起贴合连接,多个卡钳之间形成多个间隙,固定部还设置有第三环状凸起;第三环状凸起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内设置有固定孔;固定螺钉,固定螺钉包括顶部的第一螺纹和底部的第二螺纹,固定螺钉固定在前述固定孔中。3、进一步地,第二环状凸起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用于放置弹性部件,为第二环状凸起的运动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4、进一步地,第一限位槽内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述第一限位槽内。5、进一步地,旋转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旋转轨道,所述第一旋转轨道的形状为半球环形凹槽。6、进一步地,卡钳的侧壁设置有钢丝孔,钢丝贯穿所有钢丝孔缠绕在前述固定螺钉的第一螺纹上,在螺钉固定的同时,钢丝收紧,从而将多个卡钳向内部收缩,紧紧的卡住枢椎上的齿突。7、进一步地,固定部中部还设置有第二旋转轨道,所述第二旋转轨道的形状为半球环形凹槽,所述第二旋转轨道与前述第一旋转轨道组合设置,所述第二旋转轨道内设置有多个球体。该球体一方面起到减少摩擦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定的阻尼感,模仿真实的寰枢椎运动。8、进一步地,固定螺钉的第二螺纹穿过前述固定孔贯穿至骨骼,第一螺纹留在前述限位槽内,第一螺纹的直径小于第一限位槽的直径,使得第二环状凸起运动到极限时,第一螺纹触碰到弹性部件。9、进一步地,旋转部由高分子聚乙烯制成,所述固定部由钛合金制成,为了减少固定部和旋转部的摩擦,防止出现金属疲劳,或者金属之间摩擦产生的碎屑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同时,由于固定部无需固定在骨骼上,所以将固定部设置成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减少摩擦,旋转部设置成钛合金进一步提高假体强度。10、进一步地,第三环状凸起与枢椎关节面接触的底面设置有骨小梁结构,底部设置骨小梁结构可以很好的产生骨长入的效果。11、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旋转部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环状凸起,旋转部一侧设置有第二环状凸起,固定部套设在旋转部内部,固定部的上部和下部对称设置有多个卡钳,卡钳与前述第一环状凸起贴合连接,多个卡钳之间形成多个间隙,固定部还设置有第三环状凸起;第三环状凸起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内设置有固定孔;固定螺钉包括顶部的第一螺纹和底部的第二螺纹,固定螺钉固定在前述固定孔中。通过上述设置,卡钳套设在枢椎的齿突上,第一环状凸起模拟寰椎上的齿突凹,与卡钳相互配合绕第一环状凸起的中轴线旋转,第二环状凸起在第三环状凸起的第二限位槽运动,为了进一步的增加固定效果,在卡钳的侧壁上设置钢丝孔,钢丝缠绕在钢丝孔内,然后缠绕在固定螺钉的第一螺纹上,在固定螺钉旋转的过程中,卡钳同时收紧,将固定部牢牢的固定在枢椎的齿突上。技术特征:1.一种寰枢椎侧块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寰枢椎侧块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状凸起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寰枢椎侧块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述第一限位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寰枢椎侧块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旋转轨道,所述第一旋转轨道的形状为半球环形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寰枢椎侧块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钳的侧壁设置有钢丝孔,钢丝贯穿所有钢丝孔缠绕在前述固定螺钉的第一螺纹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寰枢椎侧块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中部还设置有第二旋转轨道,所述第二旋转轨道的形状为半球环形凹槽,所述第二旋转轨道与前述第一旋转轨道组合设置,所述第二旋转轨道内设置有多个球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寰枢椎侧块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钉的第二螺纹穿过前述固定孔贯穿至骨骼,第一螺纹留在前述限位槽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寰枢椎侧块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由高分子聚乙烯制成,所述固定部由钛合金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寰枢椎侧块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环状凸起与枢椎关节面接触的底面设置有骨小梁结构。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寰枢椎侧块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部,旋转部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环状凸起,旋转部一侧设置有第二环状凸起,固定部,固定部套设在旋转部内部,固定部的上部和下部对称设置有多个卡钳,卡钳与前述第一环状凸起贴合连接,多个卡钳之间形成多个间隙,固定部还设置有第三环状凸起;第三环状凸起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内设置有固定孔;固定螺钉,固定螺钉包括顶部的第一螺纹和底部的第二螺纹,固定螺钉固定在前述固定孔中。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寰枢椎假体植入后寰枢椎关节不能运动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龙厚清,刘明丽,丁波,张帅,王亚松,相冶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