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池检测,具体涉及一种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锂离子电池在首次循环中,会在石墨负极表面形成一层覆盖于电极材料表面的钝化层(sei膜)。sei膜的形成消耗了部分锂离子,使得首次充放电不可逆容量增加,降低电极材料的充放电效率,sei膜具有有机溶剂不溶性,在有机电...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属于电池检测,具体涉及一种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背景技术:1、锂离子电池在首次循环中,会在石墨负极表面形成一层覆盖于电极材料表面的钝化层(sei膜)。sei膜的形成消耗了部分锂离子,使得首次充放电不可逆容量增加,降低电极材料的充放电效率,sei膜具有有机溶剂不溶性,在有机电解质溶液中能稳定存在,并且溶剂分子不能通过该层钝化膜,从而能有效防止溶剂分子的共嵌入,避免因溶剂分子共嵌入对电极材料造成的破坏。当sei膜不稳定时,会不断分解,同时暴露出的表面与电解液反应生成新的sei膜,造成sei膜的不断增厚,电芯阻抗增加;同时,伴随着电解液持续消耗与锂离子的不可逆损失,最终导致循环失效,电池寿命衰减。2、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方法,但是该方法中需要定时检查电芯外观有无明显产气,只有产气到一定程度,外观能够明显观察时才能够检测出来,无法实时监控电芯状态,产气的起始点不好判断,精确度不够;此外,该方法需要将电池过放至sei膜分解电压,对电芯造成不可逆损坏,存在一定安全风险。3、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的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其包括:通过恒流充放电活化电池;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获取电池在恒压充电阶段的充电数据;根据该充电数据绘制电池在恒压充电阶段的充电曲线,以判断电池上sei膜的稳定性。3、具体地,通过恒流充放电活化电池的方法包括:将电池恒流充电至第一设定电压后,再将电池恒流放电至第二设定电压,且充放电至少循环两次,以活化电池。4、具体地,在15摄氏度至25摄氏度之间的温度条件下,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及放电。5、具体地,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获取电池在恒压充电阶段的充电数据的方法包括:将电池恒流充电至上限电压后,对电池恒压充电持续第一设定时间。6、具体地,在45摄氏度至65摄氏度之间的温度条件下,将电池恒流充电至上限电压及对电池恒压充电。7、具体地,电池在恒流充电阶段的截止电压为上限电压±0.2v。8、具体地,充电数据包括:若干充电时间点和各充电时间点所对应的充电容量。9、具体地,根据该充电数据绘制电池在恒压充电阶段的充电曲线,以判断电池上sei膜的稳定性的方法包括:以各充电时间点作为横坐标,各充电时间点所对应的充电容量为纵坐标,绘制电池在恒压充电阶段的充电曲线。10、具体地,通过充电曲线的曲线斜率判断电池上sei膜的稳定性。11、具体地,获取对比用电池的曲线斜率,以将该曲线斜率作为基准值;将其余测试用电池的曲线斜率依次与基准值进行对比;当任一电池的曲线斜率高于基准值时,则判断该电池上sei膜处于稳定状态;当任一电池的曲线斜率低于基准值时,则判断该电池上sei膜处于不稳定状态。12、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检测方法。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常温下小倍率充放电活化电芯,然后在高温下将电池恒流充电至上限电压后,小电流恒压充电一定时间,记录充电时间与充电容量的充电曲线,通过斜率精准判断sei膜的稳定性,且不需要对电池进行拆解,可无损检测,安全可靠。14、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15、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技术特征:1.一种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检测方法。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本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包括:通过恒流充放电活化电池;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获取电池在恒压充电阶段的充电数据;根据该充电数据绘制电池在恒压充电阶段的充电曲线,以判断电池上SEI膜的稳定性;本发明通过在常温下小倍率充放电活化电芯,然后在高温下将电池恒流充电至上限电压后,小电流恒压充电一定时间,记录充电时间与充电容量的充电曲线,通过斜率精准判断SEI膜的稳定性,且不需要对电池进行拆解,可无损检测,安全可靠。技术研发人员:丁华建,占莎,霍涛涛,蒋治亿,李昌茂,胡守镭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6

一种电池SEI膜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