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人类生产、生活中产生大量有机废水,有机废水的来源相当广泛,如石油和天然气采集加工、医药、农药、造纸等行业。有机废水有着巨大的危害,它的污染可能导致多种公共卫生事件,废水的排放会对周边生态和人民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有机废水无害化处理不仅可以净...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背景技术:1、人类生产、生活中产生大量有机废水,有机废水的来源相当广泛,如石油和天然气采集加工、医药、农药、造纸等行业。有机废水有着巨大的危害,它的污染可能导致多种公共卫生事件,废水的排放会对周边生态和人民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有机废水无害化处理不仅可以净化水源、保护环境,而且对于预防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开发高效的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将有机废水处理成无害物质,减少对环境和人类的威胁,从而保障公共卫生和人民健康,这也是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2、公告号为cn 219507738 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预处理装置,该装置存在以下缺陷:过滤程度不够,仅依靠单个滤网难以对有机废水这种高浓度废水做出很好的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滤渣可能会堵塞刮渣板造成不便。技术实现思路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可以有效的提高对工业废水处理的效果,同时提高了对废水的过滤效率;操作简单、清理容易,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用寿命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3、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箱和箱体,所述过滤箱和箱体相通,所述过滤箱顶端侧壁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过滤箱包括震动机构和平移机构,所述震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上方,所述震动机构连接过滤网,所述震动机构用于带动过滤网往复抖动,所述过滤箱内部设置有过滤膜,所述过滤膜表面设置相对分布的毛刷,所述毛刷与平移机构连接,所述平移机构用于带动毛刷相对运动。4、进一步地,所述震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过滤箱外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两端插入到过滤箱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杆上设有凸轮,所述过滤箱内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支杆贯穿限位板,所述支杆与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支杆顶部设置有与凸轮配合的压板,所述压板与限位板之间设有弹性部件。5、进一步地,所述平移机构包括连杆、滑杆和与毛刷固定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内部由滑杆贯穿,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滑块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支杆的下端铰接。6、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膜上贯穿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上端与过滤膜的上表面平齐设置,所述出料管的下端与过滤箱外部连通,其出口设有密封塞。7、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膜靠近过滤箱内壁处设置有支管,所述支管的上端均与过滤膜的上表面平齐设置,所述支管的下端均与出料管相连。8、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散热扇,所述位于散热扇上方的箱体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箱体的底端固定连接缓冲垫,所述箱体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控制器,所述箱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搅拌仓。9、进一步地,所述搅拌仓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电机,所述搅拌仓的内部设置搅拌轴,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贯穿搅拌仓的顶端且固定连接在搅拌轴的一端,所述搅拌仓的右侧顶部与消毒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消毒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药水箱,所述消毒管的管体中部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药水箱的右端与所述箱体的右端内壁固定连接。10、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的轴体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桨,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与搅拌仓的底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搅拌仓的右侧底部与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贯穿箱体的右侧且设置阀门。11、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扇、第二电机和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12、本发明的优点:13、本装置在对有机废水进行处理时,通过过滤箱内部的过滤网对废水进行初步过滤,通过过滤膜对废水进行二次过滤,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工业废水处理的效果,过滤后的杂质则停留在过滤网以及过滤膜表面,此时即可通过震动机构带动过滤网往复抖动,从而将过滤网表面的杂质抖动到过滤网的边缘位置,避免了杂质将过滤网堵住的现象,本装置还可通过平移机构带动毛刷在过滤膜表面往复运动,通过毛刷将过滤膜表面的杂质推到过滤膜边缘位置,从而避免了杂质将过滤膜堵住的现象,进一步的提高了对废水的过滤效率。初步净化后的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搅拌箱内,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打开,使药水箱内的药水通过消毒管进入搅拌箱,然后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和搅拌桨转动进行充分搅拌,消毒后的废水最终通过出水管排出,可以进行清洗或灌溉等再次利用,该装置处理废水能力强,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本发明装置中,通过控制器带动散热扇工作,将箱体内部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排出,同时能够将箱体内部的空气与外部进行交换,防止箱体内可能存在甲烷等气体的积累,同时通过缓冲垫对电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同时降低了噪音,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技术特征:1.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箱(3)和箱体(32),所述过滤箱(3)和箱体(32)相通,所述过滤箱(3)顶端侧壁上设有进水口(1),所述过滤箱(3)包括震动机构和平移机构,所述震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上方,所述震动机构连接过滤网(4),所述震动机构用于带动过滤网(4)往复抖动,所述过滤箱(3)内部设置有过滤膜(5),所述过滤膜(5)表面设置相对分布的毛刷(6),所述毛刷(6)与平移机构连接,所述平移机构用于带动毛刷(6)相对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过滤箱(3)外部的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输出端设置有移动杆(2),所述移动杆(2)两端插入到过滤箱(3)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杆(2)上设有凸轮(8),所述过滤箱(3)内部设置有限位板(19),所述支杆(10)贯穿限位板(19),所述支杆(10)与过滤网(4)固定连接,所述支杆(10)顶部设置有与凸轮(8)配合的压板(7),所述压板(7)与限位板(19)之间设有弹性部件(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包括连杆(11)、滑杆(15)和与毛刷(6)固定连接的滑块(12),所述滑块(12)内部由滑杆(15)贯穿,所述连杆(11)的一端与滑块(12)铰接,所述连杆(11)的另一端与支杆(10)的下端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5)上贯穿设有出料管(14),所述出料管(14)的上端与过滤膜(5)的上表面平齐设置,所述出料管(14)的下端与过滤箱(3)外部连通,其出口设有密封塞(2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5)靠近过滤箱(3)内壁处设置有支管(13),所述支管(13)的上端均与过滤膜(5)的上表面平齐设置,所述支管(13)的下端均与出料管(14)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2)的顶端固定连接散热扇(21),所述位于散热扇(21)上方的箱体(32)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箱体(32)的底端固定连接缓冲垫(31),所述箱体(32)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控制器(22),所述箱体(32)的底端固定连接搅拌仓(18)。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仓(18)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电机(23),所述搅拌仓(18)的内部设置搅拌轴(24),所述第二电机(23)的驱动端贯穿搅拌仓(18)的顶端且固定连接在搅拌轴(24)的一端,所述搅拌仓(18)的右侧顶部与消毒管(2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消毒管(2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药水箱(30),所述消毒管(26)的管体中部设置有电磁阀(27),所述药水箱(30)的右端与所述箱体(32)的右端内壁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24)的轴体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桨(25),所述搅拌轴(24)的另一端与搅拌仓(18)的底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搅拌仓(18)的右侧底部与出水管(2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28)的另一端贯穿箱体(32)的右侧且设置阀门(29)。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扇(21)、第二电机(23)和电磁阀(27)均与所述控制器(22)电性连接。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过滤箱和箱体,所述过滤箱和箱体相通,所述过滤箱顶端侧壁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过滤箱包括震动机构和平移机构,所述震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上方,所述震动机构连接过滤网,所述震动机构用于带动过滤网往复抖动,所述过滤箱内部设置有过滤膜,所述过滤膜表面设置相对分布的毛刷,所述毛刷与平移机构连接,所述平移机构用于带动毛刷相对运动。本装置可有效的提高对工业废水处理的效果,同时提高了对废水的过滤效率;操作简单、清理容易,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用寿命高。技术研发人员:周道林,万玉山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大学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