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压重模组、下车总成及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车身压重模组、下车总成及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车身压重模组、下车总成及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申请涉及工程机械,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身压重模组、下车总成及工程机械。、在工程机械领域中,履带起重机、挖掘机、旋挖机等工程机械均具备下车履带底盘。其中,考虑到下车履带底盘的两边的履带内侧具有一定的安装空间,现有技术通常将车身压重装于下车车身两边履带内侧之间的安装空间中,以增加整机稳定性。、...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申请涉及工程机械,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身压重模组、下车总成及工程机械。背景技术:1、在工程机械领域中,履带起重机、挖掘机、旋挖机等工程机械均具备下车履带底盘。其中,考虑到下车履带底盘的两边的履带内侧具有一定的安装空间,现有技术通常将车身压重装于下车车身两边履带内侧之间的安装空间中,以增加整机稳定性。2、其中,下车的收容空间中除了装有车身压重,还有垂直支腿,履带板可伸缩结构等。然而车身压重是一个大体积实心体,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导致下车其他部件没有空间安放,空间利用不合理,从而使得下车整体比较拥挤。技术实现思路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压重模组、下车总成及工程机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下车中车身压重占用安装空间,导致空间利用不合理及拥挤的问题。2、为达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身压重模组,包括:3、压重本体,所述压重本体上设有安装部和容纳腔,所述安装部用于与下车总成中车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容纳腔设有连通外界的敞口;和4、充电座配电箱,设置于所述压重本体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中,用于与车架上的供电接头连接。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压重本体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腔的敞口侧设有可开启的防护门,所述防护门的一侧与所述压重本体铰接连接。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门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容纳腔外缘上设有供所述支撑杆的末端插入的支撑孔。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身压重模组还包括卷线组件,所述卷线组件设置于所述压重本体的上,所述卷线组件用于缠绕与所述充电座配电箱插接连接的供电电线。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线组件包括:11、卷线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压重本体的一侧;和12、卷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卷线架上,所述卷线轮上用于缠绕所述供电电线。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座配电箱包括用于与所述供电接头电性连接的线束,所述压重本体靠近所述安装部的端面上设有用于所述充电座配电箱的线束穿出的过线孔和用于固定穿出的所述线束的固线架。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重本体靠近所述安装部的端面上设有接头卡座和接头防护罩,所述接头卡座位于所述接头防护罩下方并用于固定所述线束与所述供电接头连接处的接线头。15、为达上述目的,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下车总成,包括车架和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车身压重模组,所述车架的两侧设有履带行走机构。16、为达上述目的,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根据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下车总成。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18、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身压重模组、下车总成及工程机械,其中,车身压重模组中将充电座配电箱设置于压重本体的容纳腔中,从而将压重本体与充电座配电箱集成为一体,既实现了压重功能,又能提供充电功能,合理利用下车总成的安装空间,使得下车总成的安装空间利用更合理,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减少拥挤。19、再者,充电座配电箱的线束车架上的供电接头连接,不使用时可解除线束与供电接头的连接,因此充电座配电箱还能随压重本体一起拆装运输,从而不影响压重本体运输和安装。20、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技术特征:1.一种车身压重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压重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1)位于所述压重本体(110)远离所述安装部(110a)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压重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1)的敞口(1110)侧设有可开启的防护门(112),所述防护门(112)的一侧与所述压重本体(110)铰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压重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112)朝向所述容纳腔(111)的一侧设有支撑杆(1121),所述容纳腔(111)外缘上设有供所述支撑杆(1121)的末端插入的支撑孔(11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压重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压重模组(100)还包括卷线组件(130),所述卷线组件(130)设置于所述压重本体(110)的上,所述卷线组件(130)用于缠绕与所述充电座配电箱(120)插接连接的供电电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压重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组件(130)包括: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压重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配电箱(120)包括用于与所述供电接头电性连接的线束,所述压重本体(110)靠近所述安装部(110a)的端面上设有用于所述充电座配电箱(120)的线束穿出的过线孔(115)和用于固定穿出的所述线束的固线架(116)。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压重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重本体(110)靠近所述安装部(110a)的端面上设有接头卡座(117)和接头防护罩(118),所述接头卡座(117)位于所述接头防护罩(118)下方并用于固定所述线束与所述供电接头连接处的接线头。9.一种下车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200)和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压重模组,所述车架(200)的两侧设有履带行走机构(300)。10.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下车总成。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车身压重模组、下车总成及工程机械。车身压重模组包括压重本体和充电座配电箱;压重本体上设有安装部和容纳腔,安装部用于与下车总成中车架可拆卸连接,容纳腔设有连通外界的敞口;充电座配电箱设置于压重本体并收容于容纳腔中,用于与车架上的供电接头连接。本申请公开的车身压重模组,将压重本体与充电座配电箱集成为一体,既实现了压重功能,又能提供充电功能,合理利用下车总成的安装空间,使得下车总成的安装空间利用更合理,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减少拥挤。技术研发人员:廖银屏,谭政,文骥笠,谢雨杰,高鹰翔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6

车身压重模组、下车总成及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