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组竹板隔震支座及其制作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重组竹板隔震支座及其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重组竹板隔震支座及其制作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的减震支座,是一种重组竹板隔震支座及其制作方法。、目前,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应用传统重组竹板代替钢板制作得到的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具有绿色环保、可就地取材和造价低等显著优势,且重组竹板的轻质量优势可以大幅减小支座的运输、安装和维护难度,适合震后快速更换。因此该类型隔震支座在村...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的减震支座,是一种重组竹板隔震支座及其制作方法。背景技术:1、目前,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应用传统重组竹板代替钢板制作得到的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具有绿色环保、可就地取材和造价低等显著优势,且重组竹板的轻质量优势可以大幅减小支座的运输、安装和维护难度,适合震后快速更换。因此该类型隔震支座在村镇建筑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重组竹板的平面内力学各向异性特点,即沿顺纹向的弹性模量、抗剪强度与沿横纹向的数值存在显著差别,使隔震支座和隔震建筑的设计难度大幅增加。此外,重组竹板破坏时呈现脆性,具有突然性和连锁性,也不利于隔震支座的能量吸收和安全承载。2、造成传统重组竹板平面内力学各向异性的原因主要为两个方面:(1)竹材自身是力学各向异性材料,其内部的维管束走向平行且整齐,纹理一致,没有横向联系,使其平面内沿顺、横纹向的力学性能差异较大;(2)重组竹板的加工方法导致其呈现出力学各向异性。具体而言,如附图8所示,重组竹板是将竹材加工成长条状竹篾、竹丝或碾碎成竹丝束,经干燥、浸胶和滚平压直后铺放在模具中,再经高温高压热固化而成的型材。其最大的特点是竹篾、竹丝或竹丝束均沿同一方向排列,使其呈现出明显的顺、横纹向。其中,沿顺纹向的拉压强度和刚度均取决于竹材;而沿横纹向时,竹篾、竹丝或竹丝束通过胶水连接,其拉压强度和刚度均取决于胶水;这导致了顺、横纹向的力学性能存在显著区别,且沿顺、横纹向破坏时均为脆性。3、此外,建筑用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橡胶层和加劲层大多采用圆形,以均匀承载任意方向的地震作用。将传统重组竹板切割为圆形后,其沿横纹向的边缘部位的胶水粘结力最弱,最容易脆性突然开裂,开裂后横纹向的承载力和抗剪刚度均大幅降低。外围开裂现象还会引起连锁反应,使横纹向的胶水粘结部位由外至内依次迅速发生脆性开裂,导致其隔震性能大幅降低。4、综上所述,有待对现有重组竹板,尤其是应用于建筑领域隔震支座的重组竹板进行改进,使其用于建筑隔震支座使用时具有平面内力学各向同性,且具有延性破坏特征,从而制作出轻质量、高性能的建筑减隔震支座。技术实现思路1、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重组竹板隔震支座及其制作方法,使其解决现有重组竹板不适用于制作叠层橡胶支座,或所制作的叠层橡胶支座稳定性欠佳,容易因重组竹板的平面内力学各向异性导致开裂,隔震性能失效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2、一种重组竹板隔震支座,其结构要点在于该重组竹板隔震支座设有至少两层重组竹板,重组竹板包括由内层至外层呈交替环形嵌套设置的环形竹圈和橡胶圈,且环形竹圈的顺纹方向与自身环形方向一致,其中重组竹板的最内层为环形竹圈,最外层为橡胶圈,所述环形竹圈与橡胶圈嵌套后相互间通过环形端面热硫化连为一体。通过该结构,重组竹板具有较佳的稳定性,在地震剪力作用下,重组竹板内仅极少部分纹理垂直于剪力方向,而其它部分的剪力能够有效分解为垂直于纹理方向的横纹向受力和沿纹理方向的顺纹向受力,其中横纹向受力能相互抵消,不产生横纹向内力,而顺纹向受力使重组竹板中竹纤维受拉形成顺纹向内力,因此该重组竹板具有平面内力学各向同性特征,具有可靠的承载稳定性,对任意方向的地震作用均可产生相同的隔震效果。除此以外,相邻环形竹圈之间均嵌设橡胶圈,橡胶圈可以协调环形竹圈沿厚度方向和沿水平环向的剪切变形,并在局部竹纤维达到受拉强度导致突发脆性断裂时能迅速分担起拉力,再将拉力均匀传递至整个环形竹圈,避免所有竹纤维突发脆性断裂,进而形成了延性,不易出现承载及隔震性能突然失效的问题。3、该重组竹板隔震支座设有上下层叠分布的所述重组竹板,且各重组竹板之间设有橡胶层,各橡胶层与所述重组竹板的端面之间通过热硫化连为一体。该结构即形成叠层橡胶支座的具体实施结构,具有较佳的承载稳定性和隔震性能。4、该重组竹板隔震支座中部,即各重组竹板的最内层环形竹圈的中部作为填充腔,填充腔内装填匹配的砂袋。通过该结构,进一步提高承载、隔震和耗能减震能力。5、所述重组竹板中的环形竹圈由内层至外层的竹材抗拉强度逐渐增大。因重组竹板竖向受压和水平向受剪时,不同直径的环形竹圈受到的拉力大小不同,故对各环形竹圈强度作相应的适配性,能进一步提高承载稳定性和减震隔震性能。6、所述重组竹板中的环形竹圈为整块竹板卷曲成型或由分段的弧形竹板拼接成型。该结构是作为环形竹圈实施的结构方案,适用于制作不同尺寸大小的叠层橡胶支座。7、所述环形竹圈为整块竹板卷曲成型时,整块竹板的两端形成榫卯连接,当环形重组竹板为分段的弧形竹板拼接成型时,分段的弧形竹板之间形成榫卯连接。通过该结构,结构连接较为可靠、方便。8、该重组竹板隔震支座的下层重组竹板中环形竹圈的竹材抗拉强度大于上层重组竹板中环形竹圈的竹材抗拉强度。通过该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承载的稳定性和减震隔震性能。9、该重组竹板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步骤一,首先选取竹材,去除内节、去青后,对其高温饱和蒸汽软化处理,然后利用展平辊对竹材按照顺纹理的方向辊压形成无裂纹的平面竹板材;11、步骤二,对平面竹板材沿顺纹方向切割形成所需宽度的竹板,沿垂直于顺纹的横纹方向切割形成所需长度的竹板,并竹板两端通过刨制形成榫卯部;12、步骤三,将步骤二的竹板通过高温饱和蒸汽进行软化处理,软化处理后的竹板放入钢制的圆柱筒模具内,使竹板环绕呈环形,并竹板首尾两端通过榫卯部相接固定;13、步骤四,将圆柱筒模具连同竹板放入恒温烘干箱内烘干处理,烘干后即制备得到所述环形竹圈;14、步骤五,按照步骤一到步骤四的过程制备得到所述重组竹板中各所需尺寸的环形竹圈;15、步骤六,取对应所述环形竹圈尺寸的橡胶圈,并将环形竹圈和橡胶圈由直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交替嵌套形成所述重组竹板,且重组竹板端面通过热硫化处理使环形竹圈与橡胶圈连为一体,硫化处理后的重组竹板端面打磨形成平整端面;16、步骤七,将所述重组竹板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且上下层重组竹板之间设置橡胶层,橡胶层与重组竹板之间通过热硫化连为一体,最终制得所述重组竹板隔震支座。17、所述步骤一中,选取竹材时,根据竹材生长的特性,将竹材树梢段制作所述重组竹板中靠近外层的环形竹圈,将竹材树干段制作所述重组竹板中靠近中层的环形竹圈,将竹材树根段制作所述重组主板中靠近内层的环形竹圈,即所形成的重组竹板,由内层至外层的竹材抗拉强度为逐渐增大。18、所述步骤三中的圆柱筒模具为阶梯筒形模具,即圆柱筒模具内设有适配所述重组竹板中各环形竹圈外径尺寸的内筒结构。通过该方法,有利于一次性成型多种规格环形竹圈,提高生产加工效率。19、本发明具有较佳的承载稳定性和减震隔震性能,作为隔震使用时,具备平面内力学各向同性,且具有延性破坏特征,即使出现重组竹板局部纤维素受拉断裂,也不会导致隔震支座立刻破坏失效,使用较为安全、可靠,适合作为各类建筑,尤其是村镇建筑的隔震支座使用,或同类支座的结构改进。

一种重组竹板隔震支座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