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SMD有源压电式蜂鸣器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电声领域的一种发声元器件,具体涉及多功能smd有源压电式蜂鸣器制备工艺。、smd压电式蜂鸣器是一种电声元器件,具有驱动功耗低,可靠性好而被广泛地用于各种便携式家庭健康产品、仪器仪表,各种办公设备、汽车电子、数码产品、电子门锁、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起到提示和警示作用。、目前,市场...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属于电声领域的一种发声元器件,具体涉及多功能smd有源压电式蜂鸣器制备工艺。背景技术:1、smd压电式蜂鸣器是一种电声元器件,具有驱动功耗低,可靠性好而被广泛地用于各种便携式家庭健康产品、仪器仪表,各种办公设备、汽车电子、数码产品、电子门锁、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起到提示和警示作用。2、目前,市场主流产品还是以无源smd压电式蜂鸣器为主,最小外形尺寸已经发展到尺寸为9*9*1.8mm,结构和制作工艺已经非常成熟。而有源smd压电式蜂鸣器目前的制作方式是将电子元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振荡驱动电路组装到pcb板上面,外部引脚通常采用的方案是在壳体两边安装金属引脚,与线路板进行锡焊电连,形成电源正极vdd和电源负极vss两个引脚。这种实施方法的缺点是产品尺寸受电子元器件和pcb板的限制,组装工艺繁琐,人工操作工位多,效率低,产品功能单一,且无法直接与单片机联接通信,声压偏低。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功能smd有源压电式蜂鸣器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功能smd有源压电式蜂鸣器制备工艺,包括外壳上盖、耐高温蜂鸣片、微型封装的专用压电蜂鸣器驱动集成电路、两个微型宝塔弹簧、金属引线框架以及外壳基座;3、所述蜂鸣器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4、步骤s1、将耐高温蜂鸣片安装于外壳上盖的台阶处,并通过硅胶密封固定;5、步骤s2、通过一体模压使金属引线框架与外壳基座相互成形,并将金属引线框架的连接筋延长至外壳基座的外部,并向下折弯成为产品引脚,在金属引线框架表面印刷锡膏,并将微型封装的专用压电蜂鸣器驱动集成电路的引脚、两个微型宝塔弹簧通过锡膏与金属引线框架表面进行粘结,再通过加热熔融固化形成电性连接;6、步骤s3、将外壳上盖与外壳基座通过胶水加热固化粘结,这时两个微型宝塔弹簧分别与耐高温蜂鸣片的两个极相互接触,并产生电性连接;7、步骤s4、将金属引线框架的连接筋的延伸部分通过模具剪切,并剪切折弯,形成蜂鸣器的外部引脚,且在蜂鸣器的外部分别设置有电源正极vdd、电源负极vss、使能端en、din信号输入端四个引脚。8、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s1包括:9、步骤s1.1、采用耐高温300度的lcp工程塑料通过模压方式成型,形成外壳上盖,同时内部形成两个台阶;10、步骤s1.2、在第一台阶处点用胶机涂敷一层厌氧硅胶,然后将耐高温蜂鸣片放置于第一个台阶处进行密封固定,外壳上盖的顶部成型时设置出长方形的发音孔,使耐高温蜂鸣片与外壳上盖内部之间形成共振发音腔。11、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s2包括:12、步骤s2.1、采用0.1-0.15mm厚度的铜或黄铜或铜合金带材通过刻蚀工艺或冲压工艺实施,形成金属引线框架;13、步骤s2.2、再将金属引线框架采用集成电路框架电镀方式全面镀锡;14、步骤s2.3、外壳基座将金属引线框架作为嵌件用lcp工程塑料一体模压成形,使金属引线框架与外壳基座的顶部形成一个平面,且金属引线框架的联接筋延长于外壳基座外部若干毫米长度。15、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s3包括:16、步骤s3.1、采用smt组装工艺在外壳基座表面的金属引线框架部位有选择地印刷锡膏,并将微型封装的专用压电蜂鸣器驱动集成电路的引脚以及两个微型宝塔弹簧的底部与锡膏部位精准对位粘结,并通过回流焊炉熔融固化,从而形成电连;17、步骤s3.2、外壳上盖的第二台阶处四周涂敷耐高温胶水,并将外壳基座对位嵌入平整,通过加热固化粘结成一体;18、步骤s3.3、外壳上盖与外壳基座粘结后,固定于外壳基座表面的金属引线框架部位的两个金属宝塔弹簧形成了电蜂鸣器驱动集成电路的两个驱动输出脚vo1和v02,同时分别对应耐高温蜂鸣片2的两个极,从而产生紧密接触而电连。19、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s4包括:20、步骤s4.1、与外壳基座通过模压嵌入一体的金属引线框架联接筋的延长部分通过模具剪切形成4个外部引脚;21、步骤s4.2、4个外部引脚分别对应蜂鸣器的电源正极vdd、电源负极vss、使能端en、din信号输入端,同时4个引脚通过模具成型形成j形脚。22、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s1至步骤s4中,采用常规无源smd压电式蜂鸣器注塑工艺与精密电子组装smt工艺结合。23、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s1至步骤s4中,多功能smd有源压电式蜂鸣器直接与单片机联接实现通信。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常规无源smd压电式蜂鸣器注塑工艺与精密电子组装smt工艺结合;将专用压电蜂鸣器驱动集成电路与引线框架电连,不需要通过金属焊线连接和人工装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一体化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可靠性,并通过专用集成电路,提升了蜂鸣器输出声压,可以直接与单片机联接通讯,通过软件算法,可以产生各种音效声,以满足现代不同的电子产品和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技术特征:1.多功能smd有源压电式蜂鸣器制备工艺,包括外壳上盖(1)、耐高温蜂鸣片(2)、微型封装的专用压电蜂鸣器驱动集成电路(3)、两个微型宝塔弹簧(4)、金属引线框架(5)以及外壳基座(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smd有源压电式蜂鸣器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smd有源压电式蜂鸣器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smd有源压电式蜂鸣器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smd有源压电式蜂鸣器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smd有源压电式蜂鸣器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至步骤s4中,采用常规无源smd压电式蜂鸣器注塑工艺与精密电子组装smt工艺结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smd有源压电式蜂鸣器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至步骤s4中,多功能smd有源压电式蜂鸣器直接与单片机联接实现通信。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电声领域的一种发声元器件,具体涉及多功能SMD有源压电式蜂鸣器制备工艺,其中包括外壳上盖、耐高温蜂鸣片、微型封装的专用压电蜂鸣器驱动集成电路、两个微型宝塔弹簧、金属引线框架以及外壳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蜂鸣片安装于外壳上盖的台阶处,并通过硅胶密封固定,所述外壳上盖的内部开设有发音孔,所述耐高温蜂鸣片与外壳上盖之间形成发音腔,所述金属引线框架与外壳基座通过一体模压成形,所述金属引线框架与外壳基座顶部形成一个平面,所述金属引线框架的连接筋延长至外壳基座的外部,并向下折弯成为产品引脚,该装置解决了当前多功能有源SMD压电式蜂鸣器体积大、结构复杂,从而导致装配效率低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周鸣放,刘振飞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东村电子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