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线继电器粘连检测方法、装置和逆变器电路与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申请属于中线继电器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线继电器粘连检测方法、装置和逆变器电路。、光储逆变器在并网时需要对并网相继电器进行粘连检测,确保系统异常时继电器可以正常脱网。相关技术中,常见的粘连检查主要用于对相继电器进行粘连检测,而无法对n继电器(即中线继电器)进行有效的粘连检测。技术实现思...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属于中线继电器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线继电器粘连检测方法、装置和逆变器电路。背景技术:1、光储逆变器在并网时需要对并网相继电器进行粘连检测,确保系统异常时继电器可以正常脱网。相关技术中,常见的粘连检查主要用于对相继电器进行粘连检测,而无法对n继电器(即中线继电器)进行有效的粘连检测。技术实现思路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中线继电器粘连检测方法、装置和逆变器电路,基于逆变器中线支路与电网中线之间的第一压差来检测待测中线继电器是否粘连,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准确性,且操作简单便捷,检测成本低。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线继电器粘连检测方法,应用于逆变器电路,所述逆变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相支路和逆变器中线支路,所述相支路设置有至少一个串联连接的相继电器,所述逆变器中线支路设置有至少一个串联连接的中线继电器;该方法包括:3、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相支路中目标相支路内所设置的全部相继电器闭合,以及控制所述至少一个串联连接的中线继电器中除待测中线继电器之外的其它中线继电器闭合;4、获取目标时长内,所述逆变器中线支路与电网中线之间的第一压差;5、基于所述第一压差,确定所述待测中线继电器的粘连状态。6、根据本技术的中线继电器粘连检测方法,通过在目标相支路内所设置的全部相继电器以及串联连接的中线继电器中除待测中线继电器之外的其它中线继电器均闭合的情况下,基于逆变器中线支路与电网中线之间的第一压差来检测待测中线继电器是否粘连,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准确性,且操作简单便捷,检测成本低。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相支路中目标相支路内所设置的全部相继电器闭合,以及控制所述至少一个串联连接的中线继电器中除待测中线继电器之外的其它中线继电器闭合,包括:8、控制所述目标相支路内所设置的全部相继电器闭合;9、调节所述逆变器电路的逆变器输出电压至与电网电压的差异度不超过第一目标阈值;10、控制所述其它中线继电器闭合。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获取目标时长内,所述逆变器中线支路与电网中线之间的第一压差,包括:12、控制所述逆变器电路停止输出电压;13、获取所述目标时长内,所述逆变器中线支路与所述电网中线之间的所述第一压差。14、根据本技术的中线继电器粘连检测方法,通过在控制除待测中线继电器之外的其它中线继电器闭合之前,先进行同期控制,降低逆变器n线与电网n线之间的电压差,以避免电压冲击造成器件损坏,有效保护电路的正常运行,提高检测效果,且延长电路的使用寿命。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压差,确定所述待测中线继电器的粘连状态,包括:16、基于所述第一压差,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压差对应的压差有效值;17、基于所述压差有效值和第二目标阈值,确定所述待测中线继电器的粘连状态。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压差绝对值和第二目标阈值,确定所述待测中线继电器的粘连状态,包括:19、在所述压差有效值大于所述第二目标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测中线继电器未粘连;20、在所述压差有效值不大于所述第二目标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测中线继电器粘连。2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获取目标时长内,所述逆变器中线支路与电网中线之间的第一压差,包括:22、通过设置于所述逆变器中线支路与电网中线之间的传感器采样得到所述第一压差;23、和/或24、基于分别获取的所述目标时长内所述逆变器的逆变器输出电压和所述电网的电网电压,计算得到。2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逆变器电路的母线中性点经所述至少一个串联连接的中线继电器的中线继电器与电网中性点连接,所述逆变器电路中设置电压控制电路,所述电压控制电路一端与所述母线中性点连接,所述电压控制电路的另一端接地;在所述获取目标时长内,所述逆变器中线支路与电网中线之间的第一压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26、控制所述至少一个串联连接的中线继电器中除所述待测中线继电器之外的其它中线继电器闭合,调节所述电压控制电路的输出电压,以改变所述母线中性点对地的电位大小。2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逆变器电路的母线中性点经所述至少一个串联连接的中线继电器的中线继电器与电网中性点连接,所述逆变器电路中设置至少一个电阻模块,所述电阻模块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开关和至少一个第一电阻,所述电阻模块设置于地与目标点位之间,所述目标点位包括所述逆变器电路的正母线点位、所述母线中性点以及负母线点位;在所述获取目标时长内,所述逆变器中线支路与电网中线之间的第一压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28、控制所述至少一个串联连接的中线继电器中除所述待测中线继电器之外的其它中线继电器闭合,调节所述第一开关的开闭状态,以改变所述母线中性点对地的阻抗大小。29、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线继电器粘连检测装置,应用于逆变器电路,所述逆变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相支路和逆变器中线支路,所述相支路设置有至少一个串联连接的相继电器,所述逆变器中线支路设置有至少一个串联连接的中线继电器;该装置包括:30、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相支路中目标相支路内所设置的全部相继电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串联连接的中线继电器中除待测中线继电器之外的其它中线继电器闭合;31、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时长内,所述逆变器中线支路与电网中线之间的第一压差;32、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压差,确定所述待测中线继电器的粘连状态。33、根据本技术的中线继电器粘连检测装置,通过在目标相支路内所设置的全部相继电器以及串联连接的中线继电器中除待测中线继电器之外的其它中线继电器均闭合的情况下,基于逆变器中线支路与电网中线之间的第一压差来检测待测中线继电器是否粘连,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准确性,且操作简单便捷,检测成本低。34、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逆变器电路,包括:35、功率变换电路;36、母线电容,所述母线电容与所述功率变换电路并联连接;37、至少一个相支路,所述至少一个相支路设置于所述功率变换电路和电网之间,所述相支路设置有至少一个串联连接的相继电器;38、逆变器中线支路,所述逆变器中线支路设置于所述功率变换电路和电网中线之间,所述逆变器中线支路设置有至少一个串联连接的中线继电器;39、所述逆变器电路基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中线继电器粘连检测方法进行粘连检测。40、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中线继电器粘连检测方法。41、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中线继电器粘连检测方法。42、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43、通过在目标相支路内所设置的全部相继电器以及串联连接的中线继电器中除待测中线继电器之外的其它中线继电器均闭合的情况下,基于逆变器中线支路与电网中线之间的第一压差来检测待测中线继电器是否粘连,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准确性,且操作简单便捷,检测成本低。44、进一步地,通过在控制除待测中线继电器之外的其它中线继电器闭合之前,先进行同期控制,降低逆变器n线与电网n线之间的电压差,以避免电压冲击造成器件损坏,有效保护电路的正常运行,提高检测效果,且延长电路的使用寿命。4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