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带搭扣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叠合搭扣类型的搭扣领域,无论该搭扣配备有两个叶片还是单个叶片,该叶片或这些叶片铰接在基部元件上。、叠合搭扣类型的搭扣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所述搭扣包括:基本矩形的基部元件,该基部元件的第一长边和第二长边分别由第一梁和第二梁形成;以及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是可枢转的...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涉及叠合搭扣类型的搭扣领域,无论该搭扣配备有两个叶片还是单个叶片,该叶片或这些叶片铰接在基部元件上。背景技术:1、叠合搭扣类型的搭扣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所述搭扣包括:基本矩形的基部元件,该基部元件的第一长边和第二长边分别由第一梁和第二梁形成;以及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是可枢转的并且铰接在所述基部元件的第一边和第二边上,所述叶片布置为叠合(rabattu)在所述基部元件上并且响应于与闩接和解除闩接机构相关联的弹性装置而保持在所述基部元件上,该弹性装置作用于所述基部元件和所述叶片以分别允许将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钩到所述基部元件以及脱钩。2、文献ep 1925227公开了一种由基部和两个叶片形成的搭扣,该两个叶片布置为叠合在基部上并响应于由一个或两个螺旋弹簧组成的弹性装置而保持在该基部上。3、为了避免该弹簧或这些弹簧并简化搭扣的构造,文献ch 703294提出了一种由基部元件组成的搭扣,两个叶片可向下叠合在该基部元件上并且通过对形成基本元件的梁中所包含的弹性起作用而保持钩住。通过在与梁一体形成的推动件上按压,叶片不再钩住并且搭扣可以被打开。4、由文献ch 703294提出的方案无法允许,在确保基部元件的良好结构刚性的同时赋予形成该基部元件的梁所需的弹性,需要这样的弹性以便将叶片恰当保留在基部元件上并允许当在所述梁上施加力时释放所述叶片。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特别是克服现有技术的搭扣的各种缺点。2、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简单且可靠构造的搭扣,同时其具有良好的刚性以避免意外打开。3、为此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合搭扣类型的腕带搭扣,所述搭扣包括:基部元件,该基部元件的第一长边和第二长边分别由第一梁和第二梁形成;至少一个叶片,该至少一个叶片是可枢转的并且铰接在基部元件的第一短边和/或第二短边上;以及至少一个盖,该至少一个盖枢转并铰接在至少一个叶片上,该至少一个盖布置为叠合在基部元件上并响应于与闩接和解除闩接机构相关联的柔性构件而保持在基部元件上,该柔性构件作用于基部元件和至少一个盖,以允许至少一个盖钩到基部元件以及脱钩。4、根据本发明,基部元件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联结到第一梁和第二梁使得第一梁和第二梁构成柔性构件,在横向于搭扣的方向上同时施加在梁中的每一者上的压力引起梁的弹性变形并且引起至少一个盖与基部元件解除闩接,以允许佩戴者打开搭扣。5、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有利变型:6、-闩接和解除闩接机构包括由至少一个盖承载的至少第一钩和第二钩,该至少第一钩和第二钩布置为分别夹在由第一梁和第二梁承载的至少第一闩和第二闩上;7、-第一梁和第二梁分别承载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8、-第一闩和第三闩彼此相邻地置于第一推动件的任一侧上,并且第二闩和第四闩置于第二推动件的任一侧上;9、-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具有的长度小于基部元件的长度并且大于推动件和闩的总长度;10、-第一闩、第二闩、第三闩和第四闩以及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与基部元件形成一件式元件;11、-搭扣包括支撑元件,该支撑元件设置在梁上并且布置为当在推动件上施加压力时与肋协作,由此以限制推动件的最大行程并且限制梁的变形以便不超过塑性变形阈值;12、-肋与基部元件是一体的并且紧邻开口形成;13、-支撑元件与梁是一体的并且置于推动件的背部上;14、-支撑元件各自具有朝向搭扣的内侧定向的下倾斜平面,该下倾斜平面布置为与肋协作;15、-支撑元件各自包括上倾斜平面,该上倾斜平面朝向搭扣的外侧定向并且布置为与盖协作;16、-基部元件、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以及第一盖和第二盖由陶瓷填充的塑料材料制成;17、-第一盖的端部中的一个固定至腕带的第一股或节,并且第二盖的端部中的一个固定至腕带的第二股或节。18、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搭扣的腕带。技术特征:1.一种叠合搭扣类型的腕带搭扣,所述搭扣包括:基部元件(10),所述基部元件的第一长边和第二长边分别由第一梁(1)和第二梁(2)形成;至少一个叶片(3、4),所述至少一个叶片是可枢转的并且铰接在所述基部元件(10)的第一短边和/或第二短边上;以及至少一个盖(5、6),所述至少一个盖枢转并铰接在所述至少一个叶片(3、4)上,所述至少一个盖(5、6)布置为叠合在所述基部元件(10)上并响应于与闩接和解除闩接机构相关联的柔性构件而保持在所述基部元件(10)上,所述柔性构件作用于所述基部元件(10)和所述至少一个盖(5、6),以允许所述至少一个盖(5、6)钩到所述基部元件(10)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盖与所述基部元件脱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元件(10)包括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联结到所述第一梁(1)和第二梁(2)使得所述第一梁和第二梁构成所述柔性构件,在横向于所述搭扣的方向上同时施加在所述梁(1、2)中的每一者上的压力引起所述梁(1、2)的弹性变形并且引起所述至少一个盖(5、6)与所述基部元件(10)解除闩接,以允许佩戴者打开所述搭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闩接和解除闩接机构包括由所述至少一个盖(5、6)承载的至少第一钩(15)和第二钩(16),所述至少第一钩(15)和第二钩(16)布置为分别夹在由所述第一梁(1)和第二梁(2)承载的至少第一闩(13)和第二闩(1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1)和第二梁(2)分别承载第一推动件(7)和第二推动件(8)。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搭扣,其中,所述第一闩(13)和第三闩(13')置于所述第一推动件(7)的任一侧上,并且所述第二闩(14)和第四闩(14')置于所述第二推动件(8)的任一侧上。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搭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11)和所述第二开口(12)具有的长度小于所述基部元件(10)的长度并且大于所述推动件和所述闩的总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搭扣,其中,所述第一闩(15)、所述第二闩(16)、所述第三闩(13')和所述第四闩(14')以及所述第一推动件(7)和所述第二推动件(8)与所述基部元件(10)形成一件式元件。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包括支撑元件(7'、8'),所述支撑元件(7'、8')设置在所述梁(1、2)上并且布置为当在所述推动件(7、8)上施加压力时与肋(17、18)协作,由此以限制所述推动件的最大行程并且限制所述梁的变形以便不超过塑性变形阈值。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肋(17、18)与所述基部元件(10)是一体的并且紧邻所述开口(11、12)形成。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7'、8')与所述梁是一体的并且置于所述推动件(7、8)的背部上。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7'、8')各自具有朝向所述搭扣的内侧定向的下倾斜平面(80、81),所述下倾斜平面(80、81)布置为与所述肋(17、18)协作。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7'、8')各自包括上倾斜平面(82、83),所述上倾斜平面(82、83)朝向所述搭扣的外侧定向并且布置为与所述盖(5、6)协作。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搭扣,其中,所述基部元件(10)、所述第一叶片(3)和所述第二叶片(4)以及所述第一盖(5)和所述第二盖(6)由陶瓷填充的塑料材料制成。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的股或节固定至所述第一盖(5)的端部(50)中的一个,并且其中,所述腕带的股或节固定至所述第二盖的端部(60)中的一个。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搭扣,其特征在于,单个股固定至所述第一盖(5)的端部(50)中的一个并且固定至所述第二盖(6)的端部(60)中的一个。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叠合搭扣类型的腕带搭扣,包括:基部元件,其第一长边和第二长边分别由第一梁和第二梁形成;至少一个叶片,其是可枢转的并且铰接在基部元件的第一短边和/或第二短边上;以及至少一个盖,其枢转并铰接在叶片上,盖布置为叠合在基部元件上并响应于与闩接和解除闩接机构相关联的柔性构件而保持在基部元件上,柔性构件作用于基部元件和至少一个盖,以允许至少一个盖钩到基部元件以及脱钩。基部元件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联结到第一梁和第二梁使得它们构成柔性构件,在横向于搭扣的方向上同时施加在梁中的每一者上的压力引起梁的弹性变形并且引起至少一个盖与基部元件解除闩接,以允许佩戴者打开搭扣。技术研发人员:A·凯勒,P·布拉沃,T·格罗斯让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伊塔瑞士钟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