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鞋底及其鞋具的制作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减震鞋底及其鞋具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减震鞋底及其鞋具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涉及鞋底,尤其是一种减震鞋底及其鞋具。、鞋具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须的一种穿戴用品,鞋具可以很好的保护脚免于受伤,鞋具的设计和制造发展到现在,不仅各种样式的鞋具随处可见,而且功能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鞋底的材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橡塑合成底、牛筋底、pu底、真皮底等。、具有减震效果的鞋...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涉及鞋底,尤其是一种减震鞋底及其鞋具。背景技术:1、鞋具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须的一种穿戴用品,鞋具可以很好的保护脚免于受伤,鞋具的设计和制造发展到现在,不仅各种样式的鞋具随处可见,而且功能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鞋底的材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橡塑合成底、牛筋底、pu底、真皮底等。2、具有减震效果的鞋具能有效降低在行走过程中地面反馈的力对人体的冲击,因此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目前,鞋具上能够起到减震作用的部分在于鞋底,为此,很多减震技术革新都着眼于鞋底部分。各种减震的技术方案一方面要聚焦于减震效果的提升,另一方面则要兼顾技术方案实施的成本。现有的减震鞋底具有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的问题,影响了减震鞋具的结构稳定性和生产成本。技术实现思路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鞋底及其鞋具,用以简化鞋底的结构,提高鞋具的舒适度和结构稳定性。2、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3、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减震鞋底,包括上底、减震部和下底,所述减震部固定在所述上底和所述下底之间;所述减震部包括第一减震块和第二减震块,所述第一减震块的侧面设有减震孔,所述减震孔内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减震块软硬度的减震块;所述下底上设有与人体足弓配合的凹陷部,所述第二减震块由所述下底的一端穿过所述凹陷部延伸至所述下底的另一端。4、上述减震鞋底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减震部,第一减震块和第二减震块依次设置在上底和下底之间,减震孔能通过插入不同的减震块进而调整第一减震块软硬度,同时,第二减震块能有效地支撑受力较大的脚掌部位,提高减震鞋底的舒适性和减震效果;通过设置上底和下底,能稳定地固定减震部,避免减震鞋底在受到外力的过程中,第一减震块和第二减震块发生位移的情况,提高减震鞋底的结构稳定性。5、进一步,多个所述减震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减震块的侧面。这种结构保证了第一减震块能均匀地吸收减震鞋底受到的外力,进而发生形变,提高减震鞋底的舒适性。6、进一步,多个所述减震孔的轴线相互平行。这种结构能保证第一减震块在受力情况下均匀、稳定地发生形变,避免因受力过大导致损坏的情况,提高减震鞋底的结构稳定性。7、进一步,所述减震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减震块的长度方向。这种结构保证了第一减震块在受力情况下形变的方向垂直于第一减震块的长度方向,避免因受力过大导致减震孔和减震块损坏的情况,提高减震鞋底的舒适性。8、进一步,所述第二减震块由弹性发泡材料制成。弹性发泡材料具有密度低、隔热性优良和强度高的优点,第二减震块由弹性发泡材料制成保证了减震鞋底的结构稳定性。9、进一步,所述第二减震块上设有颗粒状的缓冲孔。通过设置缓冲孔,保证第二减震块在受力的情况下能快速、有序地发生形变,有效地传送压力,提高减震鞋底的舒适性。10、进一步,所述第二减震块包括前减震块、后减震块和连接块,所述前减震块通过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后减震块固定连接,所述前减震块与人体前脚掌相配合,所述后减震块与人体后脚跟相配合。通过设置前减震块、后减震块和连接块,第二减震块能针对脚掌不同受力位置进行布局,避免第二减震块发生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保证减震鞋底的舒适性。11、进一步,所述第二减震块的厚度沿靠近所述上底边缘位置的方向逐渐减小。这种结构保证了脚掌中间位置向下压的过程中,第二减震块能提供更大的支撑力,实现更好的减震效果。12、进一步,所述下底上设有与所述前减震块配合的前容置槽,所述下底上设有与所述后减震块配合的后容置槽。通过设置前容置槽和后容置槽,保证了第二减震块能稳定、精准地固定在上底和下底之间,避免第二减震块在使用过程发生位移的情况,提高减震鞋底的结构稳定性。13、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鞋具,包括如上所述的减震鞋底。14、上述鞋具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减震部,第一减震块和第二减震块依次设置在上底和下底之间,减震孔能通过插入不同的减震块进而调整第一减震块软硬度,同时,第二减震块能有效地支撑受力较大的脚掌部位,提高减震鞋底的舒适性和减震效果;通过设置上底和下底,能稳定地固定减震部,避免减震鞋底在受到外力的过程中,第一减震块和第二减震块发生位移的情况,提高减震鞋底的结构稳定性;通过设置缓冲孔,保证第二减震块在受力的情况下能快速、有序地发生形变,有效地传送压力,提高减震鞋底的舒适性;通过设置前减震块、后减震块和连接块,第二减震块能针对脚掌不同受力位置进行布局,避免第二减震块发生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保证减震鞋底的舒适性。15、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技术特征:1.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底、减震部和下底,所述减震部固定在所述上底和所述下底之间;所述减震部包括第一减震块和第二减震块,所述第一减震块的侧面设有减震孔,所述减震孔内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减震块软硬度的减震块;所述下底上设有与人体足弓配合的凹陷部,所述第二减震块由所述下底的一端穿过所述凹陷部延伸至所述下底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减震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减震块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减震孔的轴线相互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减震块的长度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块由弹性发泡材料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块上设有颗粒状的缓冲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块包括前减震块、后减震块和连接块,所述前减震块通过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后减震块固定连接,所述前减震块与人体前脚掌相配合,所述后减震块与人体后脚跟相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块的厚度沿靠近所述上底边缘位置的方向逐渐减小。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上设有与所述前减震块配合的前容置槽,所述下底上设有与所述后减震块配合的后容置槽。10.一种鞋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减震鞋底。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鞋底及其鞋具,包括上底、减震部和下底,减震部固定在上底和下底之间;减震部包括第一减震块和第二减震块,第一减震块的侧面设有减震孔,减震孔内设有用于调节第一减震块软硬度的减震块;下底上设有与人体足弓配合的凹陷部,第二减震块由下底的一端穿过凹陷部延伸至下底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减震部,第一减震块和第二减震块依次设置在上底和下底之间,减震孔能通过插入不同的减震块进而调整第一减震块软硬度,同时,第二减震块能有效地支撑受力较大的脚掌部位,提高减震鞋底的舒适性和减震效果;通过设置上底和下底,能稳定地固定减震部,避免减震鞋底在受到外力的过程中减震部发生位移的情况,提高减震鞋底的结构稳定性。技术研发人员:黄志洪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鹤山市新易高鞋业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26

减震鞋底及其鞋具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