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类加工用鞋底修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鞋类加工,具体为一种鞋类加工用鞋底修边装置。、鞋底修边是鞋类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对鞋底的边缘进行修整,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形状和尺寸,同时去除多余或不规则的部分。修边的效果直接影响到鞋子的外观质量和穿着舒适度。经过修边的鞋底边缘应平滑、整齐,无明显的毛刺或凸起。这...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发明属于鞋类加工,具体为一种鞋类加工用鞋底修边装置。背景技术:1、鞋底修边是鞋类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对鞋底的边缘进行修整,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形状和尺寸,同时去除多余或不规则的部分。修边的效果直接影响到鞋子的外观质量和穿着舒适度。经过修边的鞋底边缘应平滑、整齐,无明显的毛刺或凸起。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鞋子的美观度,还能增强穿着时的舒适感。在鞋底修边过程中常会使用到鞋底修边装置来辅助进行鞋子的修边过程。2、常见的鞋类修边装置主要有鞋底的夹持装置和修边装置组成,常见的用于鞋底的夹持装置主要由上下模组成,其中下模为固定式,上模一般由气缸驱动,在使用时通过将鞋底的一端放置在下模的上方,并通过控制气缸来驱动上模下移,使得鞋底被夹持在上模和下模之间的位置上,通过上下模的夹紧来实现鞋底的固定过程,但这种夹持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受限于鞋底大小的不同,导致鞋底的两端在加工时缺少支撑,遇到软质类的鞋底时容易造成鞋底的弯曲,影响鞋底的质量。3、在进行鞋底的修边过程中,当完成鞋底的夹持后,此时需要驱动修边装置来靠近鞋底并通过移动修边装置来实现鞋底的修边操作,在修边过程中,一般会使用电动推杆等装置来使得修边装置靠近鞋底,这种修边方式虽能实现鞋底的快速修边,当修边时所产生的碎屑存在缠绕在修边装置以及残留在鞋底上的问题,导致每次修边后或者修边过程中需要对修边刀以及鞋底进行清洁,造成整体加工效率较低。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类加工用鞋底修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鞋类加工用鞋底修边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底端的四角位置上均安装有机架,所述顶板通过机架与底座的顶端相连接,所述顶板的顶端开设有完全贯穿的导向槽,所述底座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均活动卡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顶端均安装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远离卡块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第二固定座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上方设有主撑板,所述主撑板底端的左右两侧与两个第一固定座的顶端相连接,两个所述卡块相对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副撑板,所述副撑板和主撑板的顶端相互平行,所述底座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储气管,所述储气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的顶端贯穿储气管的顶端且与主撑板底端的中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储气管内部的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底端与储气管内腔的底端相连接,所述储气管底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通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的另一端均固定连通有第一输气软管,所述主撑板的正上方设有顶部施压组件,所述顶部施压组件的顶端固定连通有一号三通阀,所述一号三通阀的前后两端与第一输气软管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导向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有修边组件,所述修边组件的顶端固定连通有二号三通阀,所述二号三通阀的左侧设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底端与顶板的顶端相接触,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二号三通阀的左侧相连通,所述二号三通阀的右侧固定连通有第二输气软管,所述第二输气软管的另一端与顶部施压组件之间相连通。3、在进行鞋底的修边时,可将待修边的鞋底放置在顶部施压组件和主撑板之间的位置上,同时需确保鞋底底端的中部被放置在主撑板的正上方,且保持鞋底未发生倾斜,同时接通装置的电源完成鞋底夹持前的准备工作;4、当鞋底被放置在主撑板上方时,此时鞋底的重量将会被施加至主撑板的上方,主撑板随之受到作用力向下位移,此时第一活塞杆和第一活塞板随之下移,此时限位弹簧可被压缩,且位于第一活塞板和储气管底端之间的空气可从排气阀排出,而当主撑板下移时,此时两个连杆随之发生偏转,即两个连杆之间的夹角增加,此时两个卡块随之在卡槽的导向作用下发生位移,即两个卡块相对远离,同时可带动两个副撑板相对远离,直至主撑板的顶端下降至与副撑板的顶端处于同一平面时,此时鞋底即可与主撑板以及两个副撑板的顶端相接触,且两个副撑板位于鞋底下方的前后两侧处,完成对鞋底其底面的支撑过程。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顶部施压组件包括暂存管,所述暂存管的顶端与一号三通阀的底端固定连通,所述暂存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二活塞板相对暂存管上下位移。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活塞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底端贯穿暂存管的底端且固定连接有位于主撑板正上方的压板,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活塞板的底端以及暂存管内腔的底端相连接。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暂存管靠近底端的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气阀,所述暂存管靠近底端的右侧对称固定连通有泄压阀,所述进气阀与第二输气软管之间相连通。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阀和泄压阀均为单向电磁阀,且进气阀的阀门方向为向内导通和向外截止,泄压阀的阀门方向为向外导通和向内截止。9、当鞋底的底端完成支撑后,通过排气阀释放出的空气会通过第一输气软管进入一号三通阀的内部,且通过一号三通阀的底端进入暂存管的内部,此时暂存管内部的空气随之增加,并对第二活塞板施加压力,此时第二活塞板以及第二活塞杆随之下移,且复位弹簧被压缩,同时带动压板下移,直至压板的底端与鞋底的顶面相接触,此时鞋底即可被夹持在压板以及主撑板之间,同时底端的两侧可通过副撑板进行支撑,完成鞋底的夹持过程。10、通过利用鞋底自身的重力作用实现两个副撑板的相对远离,同时主撑板自动下降,对鞋底的底面进行三点支撑,同时因为鞋底重力所释放的空气可使得压板自动下降,完成鞋底顶面的支撑,最终实现鞋底的稳定夹持,夹持后的鞋底各处受力均匀,减少传统装置因鞋底大小不同导致加工时鞋底容易弯曲的问题,显著提高鞋底的加工质量,降低废品率。11、当完成鞋底的修边需要出料时,可通过开启气泵,同时开启二号三通阀右端的阀门,此时空气随之通过第二输气软管进入进气阀处,此时第二活塞板随之上移,并带动第二活塞杆上移,此时位于第二活塞板顶端的空气随之被压出,即通过暂存管顶端进入一号三通阀的内部,并重新回流至储气管处,此时压板上移,同时主撑板向上位移完成复位,且两个副撑板相对远离,此时鞋底随之上升且底端不与两个副撑板相接触,同时顶端无支撑,即可拿出鞋底完成出料。12、通过对外部输入的压缩空气进行利用,通过压缩空气的输入强制将进入暂存管内部的空气回流至储气管处,实现压板以及主撑板和副撑板的自动复位,自动解除鞋底的支撑限位,整个过程无需特殊的操作,可避免传统装置直接拔出鞋底可能导致的鞋底损伤以及误伤操作人员的问题,显著提高安全性和出料便利性,提高整体的加工效率。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修边组件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导向槽之间活动卡接且相对导向槽位移,所述导向杆的顶端开设有牵引槽,所述牵引槽通过外部牵引绳与外部牵引装置相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l型板。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l型板内侧面靠近底端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安装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远离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叶轮箱,所述叶轮箱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顶端与二号三通阀的底端相连通。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叶轮箱的中部活动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位于叶轮箱内部的叶轮,所述叶轮远离叶轮箱的一端贯穿叶轮箱的一侧且固定套接有砂轮。16、当完成鞋底的支撑限位后,可开启气泵并开启二号三通阀底端的阀门,此时压缩空气随之进入叶轮箱处,且压缩空气会推动叶轮旋转,此时主轴随之转动,并同步带动砂轮,此时即可根据鞋底的形状开启电动推杆,推动砂轮靠近鞋底与鞋底侧面进行接触,对其进行修边,同时可开启外部牵引装置牵引修边组件沿着导向槽位移,对鞋底的四周进行修边,同时在修边过程中需调整电动推杆的伸长量确保砂轮贴紧鞋底的侧面,完成修边操作。1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叶轮箱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活动架远离电动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排气管和砂轮正下方的废屑箱。18、当压缩空气进入叶轮箱的内部时,完成叶轮的旋转后,此时压缩空气随之通过排气管导出,而砂轮旋转时可将其表面的碎屑甩出并进入废屑箱的内部进行收集,同时排气管所导出的气流可直接作用于鞋底处,此时鞋底修边所产生的碎屑随之掉落至废屑箱处完成收集过程,完成自动清洁过程。19、通过对压缩空气进行再次利用,使其完成鞋底的自动修边后,还可利用压缩空气的流动性实现修边废屑的自动清除,整个过程自动完成,可减少修边刀缠绕的可能,同时避免每次修边后或修边过程中需对其进行清洁的问题,提高装置自动化程度,提高整体的加工效率。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21、1、本发明通过利用鞋底自身的重力作用实现两个副撑板的相对远离,同时主撑板自动下降,对鞋底的底面进行三点支撑,同时因为鞋底重力所释放的空气可使得压板自动下降,完成鞋底顶面的支撑,最终实现鞋底的稳定夹持,夹持后的鞋底各处受力均匀,减少传统装置因鞋底大小不同导致加工时鞋底容易弯曲的问题,显著提高鞋底的加工质量,降低废品率。22、2、本发明通过对压缩空气进行再次利用,使其完成鞋底的自动修边后,还可利用压缩空气的流动性实现修边废屑的自动清除,整个过程自动完成,可减少修边刀缠绕的可能,同时避免每次修边后或修边过程中需对其进行清洁的问题,提高装置自动化程度,提高整体的加工效率。23、3、本发明通过对外部输入的压缩空气进行利用,通过压缩空气的输入强制将进入暂存管内部的空气回流至储气管处,实现压板以及主撑板和副撑板的自动复位,自动解除鞋底的支撑限位,整个过程无需特殊的操作,可避免传统装置直接拔出鞋底可能导致的鞋底损伤以及误伤操作人员的问题,显著提高安全性和出料便利性,提高整体的加工效率。
- 上一篇:一种按摩护理梳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存钱罐的快速取款组件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