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发装置的机身内壳、干发装置的机身结构以及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申请涉及干发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干发装置的机身内壳、干发装置的机身结构以及干发装置。、干发装置是一种可以吹出冷风或者热风,以使头发快速风干和定型的个人护理类小家电,现有的干发装置通常包括机头结构、机身结构以及风机组件,机身结构与机头结构连接,风机组件设置在机身结构内部,风机组件用于驱动空气...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干发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干发装置的机身内壳、干发装置的机身结构以及干发装置。背景技术:1、干发装置是一种可以吹出冷风或者热风,以使头发快速风干和定型的个人护理类小家电,现有的干发装置通常包括机头结构、机身结构以及风机组件,机身结构与机头结构连接,风机组件设置在机身结构内部,风机组件用于驱动空气从手柄结构流向机头结构。2、现有的机身结构通常包括机身内壳和套设在机身内壳外侧的机身内壳,机身内壳通常由相互拼接的两拼接壳体构成,风机组件与机身内壳组装时需要先将风机组件定位在一个拼接壳体上,然后将与风机组件连接的导线穿过拼接壳体上的过线孔伸至拼接壳体的外侧,接着再将导线穿过拼接壳体的导线穿过拼接壳体上的另一过线口伸至拼接壳体的内侧,再将导线布置在拼接壳体上走线槽内,最后将两拼接壳体固定连接,以使得风机组件固定在两拼接壳体围设形成的通风通道内,同时导线被固定在两拼接壳体围设形成的走线通道内,这样就使得机身内壳与风机组件组装时的工序复杂,进而导致机身内壳与风机组件的组装效率较低,故亟需解决。技术实现思路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干发装置的机身内壳,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干发装置的机身内壳与风机组件组装效率低的问题。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干发装置的机身内壳,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其中,3、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拼接段和第二拼接段,所述第一拼接段和所述第二拼接段沿所述机身内壳轴向依次设置;4、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机身内壳径向与所述第一拼接段拼接,以共同围设形成在所述机身内壳轴向的两端敞口的通风通道;5、所述第三支架沿所述机身内壳径向与所述第二拼接段拼接,以共同围设形成在所述机身内壳轴向的两端敞口的走线通道,所述第三支架邻近所述第二拼接支架的一端还与所述第二支架间隔设置,以形成与所述走线通道连通的过线口。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架邻近所述第二支架的端面包括沿着所述机身内壳的周向排布的抵接面和限位面,所述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支架邻近所述第三支架的端面抵接,所述限位面与所述第二支架邻近所述第三支架的端面间隔设置,以与所述第二支架邻近所述第三支架的端面共同限定出所述过线口。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拼接段与所述第三支架拼接的表面凹设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沿着所述机身内壳轴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二拼接段远离所述第一拼接段的一端;8、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二拼接段拼接的表面封盖所述走线槽,以与所述第二拼接段共同围设形成所述走线通道,所述限位面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拼接段拼接的表面并与所述走线槽相对设置,所述限位面与所述第二支架在所述机身内壳轴向上的间距大于所述走线槽与所述第二支架在所述机身内壳轴向上的间距设置。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邻近所述第三支架的端面凸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限位面在所述机身内壳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二拼接段和所述第三支架拼接的表面抵接,所述限位凸台面向所述限位面的表面与所述走线槽邻近所述第一拼接段的槽壁拼接。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的表面凹设有布线槽,所述布线槽沿着所述机身内壳的轴向延伸并贯穿所述限位凸台朝向限位面的表面设置。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布线槽在所述机身内壳周向上邻所述近第一拼接段的槽壁凸设有挡板,所述挡板沿着所述机身内壳的周向向远离所述第一拼接段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挡板还沿着所述机身内壳的轴向延伸设置。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面包括第一限位段,所述第一限位段沿着所述机身内壳的周向延伸同时还沿着所述机身内壳的轴向延伸,以使得所述第一限位段邻近所述第二拼接段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支架支架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限位段远离所述第二拼接段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支架的间距,所述限位凸台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段并行设置的第一导向段。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面还包括第二限位段,所述第二限位段与所述第一限位段邻近所述第二拼接段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段还延伸至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二拼接段拼接的表面,所述第二限位段与所述第三支架和所述第二拼接段拼接的表面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设置,所述走线槽靠近所述第一拼接段的槽壁与所述第二限位段并行设置。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面还包括呈凹型弧面的第三限位段,所述第三限位段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段远离所述第二拼接段的一侧,所述第三限位段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限位段连接,所述第三限位段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架邻近所述第三支架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三限位段的另一侧还与所述限位凸台在所述机身内壳的周向间隔设置。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面邻近所述第二拼接段的位置设有朝所述第二支架延伸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在所述机身内壳的径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在所述机身内壳径向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外侧,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均与所述限位凸台在所述机身内壳的轴向间隔设置。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板在所述机身内壳径向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外侧,所述第一限位板在所述机身内壳轴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限位板在所述机身内壳轴向上的长度设置;和/或,所述第一限位板在所述机身内壳周向上远离所述第二拼接段的侧壁与所述限位面的连接处倒圆角设置。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拼接段包括第一主体部和两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拼接段在所述机身内壳的轴向间隔设置,两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拼接段连接,两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两所述第一延伸部还在所述机身内壳周向间隔设置;18、所述第三支架包括第二主体部、第三主体部以及两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主体部和所述第三主体部在所述机身内壳的轴向间隔设置,两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体部连接,两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主体部连接,两所述第二延伸部还在所述机身内壳的周向间隔设置;19、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拼接,所述第三主体部与两所述第一延伸部邻近所述第一拼接段的位置拼接,两所述第一延伸部与两所述第二延伸部一一对应拼接,以共同围设形成所述走线通道,所述第三主体部与所述第二支架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过线口。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拼接段还包括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设于两所述第一延伸部之间,所述第一加强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一加强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拼接段连接;和/或,21、所述第三支架还包括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二加强部设于两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所述第二加强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二加强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主体部连接。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可拆卸连接。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背对所述第一拼接段的表面凸设有两扣台,两所述扣台沿着所述机身内壳的周向间隔设置;24、所述第三主体部背对两所述第一延伸部的表面凸设有扣勾,所述扣勾包括沿着所述机身内壳的轴向向所述第二支架延伸的连接段以及侧向凸出所述连接段的扣接段;25、所述第三主体部与所述第二支架邻近所述第一拼接段的端面抵接,所述连接段装配于两所述扣台之间,所述扣接段与两所述扣台背对所述第三主体部的一侧抵接。2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面对所述第三支架的端面凹设有装配孔,所述第三主体部沿所述机身内壳的轴向贯穿设置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还沿着机身内壳的径向延伸并呈长条状设置;或,27、所述第一延伸部面对所述第二延伸部的表面凸设有装配柱,所述第二延伸部面对所述第二延伸部的表面贯穿有装配孔,所述装配柱与所述装配孔插接配合。28、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干发装置的机身结构,包括机身外壳以及如上所述的机身内壳,所述机身外壳呈两端敞口的筒状设置,所述机身外壳套设于所述机身内壳的外侧。29、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干发装置,包括机头结构以及如上所述的机身结构,所述机头结构与所述机身结构连接。30、在本实用新型的干发装置的机身内壳中,通过将机身内壳分设成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第一支架的第一拼接段与第二支架拼接形成在机身内壳轴向的两端敞口的通风通道,第一支架的第二拼接段与第三支架拼接形成机身内壳轴向的两端敞口的走线通道,第三支架邻近第二支架的一端与第二支架间隔设置,以形成与走线通道连通的过线口。如此设置,在干发装置的机身内壳和风机组件组装时,可以先将风机组件固定在第一拼接段和第二支架之间,再将与风机组件连接的导线固定在第二支架的表面以及第二拼接段上,最后将第三支架与第二拼接段固定连接,以覆盖位于第二拼接段上的导线,这样就方便了导线的布置,从而就使得干发装置的机身内壳和风机组件组装变得更加简单、快捷,进而有利于提高机身内壳与风机组件的组装效率。
- 上一篇:干发器的电缆支架、干发器的手柄内壳以及干发
- 下一篇:一种发光鞋边套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