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瓶可替换的真空乳液瓶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化妆品包装,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瓶可替换的真空乳液瓶。、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士每天都要使用化妆品,其中瓶装化妆品种类繁多,而市场上瓶装化妆品的化妆瓶多为一次性物品,当内部的液体或乳液耗尽后,整个化妆瓶直接被丢弃,这就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污染。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申请号为cn.的中国本实用...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化妆品包装,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瓶可替换的真空乳液瓶。背景技术:1、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士每天都要使用化妆品,其中瓶装化妆品种类繁多,而市场上瓶装化妆品的化妆瓶多为一次性物品,当内部的液体或乳液耗尽后,整个化妆瓶直接被丢弃,这就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污染。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申请号为cn202121118059.2的中国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替换式化妆瓶,内胆通过限位卡扣固定在外瓶内,从而实现了内胆可拆卸替换,整体循环使用,经济环保。内胆与外瓶之间的卡扣连接结构在更换内胆过程中容易遭到损坏,且更换操作不够简单方便。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内胆替换操作简单方便的内瓶可替换的真空乳液瓶。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瓶可替换的乳液瓶,包括内瓶组件和外瓶组件,所述内瓶组件和外瓶组件通过可拆装连接结构进行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装连接结构包括:3、设置在外瓶组件内的活动导引环,该活动导引环的内壁设有导引柱;4、设置在内瓶组件上部外壁的呈倒“v”型的卡沟槽;5、设置在内瓶组件上部外壁的第一导引斜面;6、设置在内瓶组件上部外壁的第二导引斜面;7、设置在内瓶组件上部外壁的第三导引斜面;8、设置在内瓶组件上部外壁的第导引形斜面;9、第一导引斜面的下侧端通过圆弧面与第二导引斜面的下侧端连接,第二导引斜面的上侧端与第三导引斜面的上侧端连接,第三导引斜面的下侧端通过圆弧面与第四导引斜面连接;所述卡沟槽设置在第二导引斜面和第三导引斜面连接处的上方;10、内瓶组件的上部能插入所述活动导引环内,并且导引环内部的导引柱能依次沿第一导引斜面、第二导引斜面、第三导引斜面和第四导引斜面移动,也能卡设固定于卡沟槽并将内瓶组件锁死于外瓶组件内部;11、复位弹簧,作用在内瓶组件上,给内瓶组件提供弹性复位作用力。12、作为改进,第一导引斜面、第二导引斜面、第三导引斜面和第四导引斜面相互连接后呈倾斜的“w”型。13、再改进,所述第二导引斜面和第三导引斜面的长度均小于第一导引斜面的长度;所述第二导引斜面和第三导引斜面的长度均小于第四导引斜面的长度。14、再改进,所述内瓶组件包括顶部开口的内瓶体,以及密封固定连接在内瓶体顶部开口处的液压泵组件,所述第一导引斜面、第二导引斜面、第三导引斜面、第四导引斜面和卡沟槽均设置在液压泵组件外壁。15、再改进,第四导引斜面的长度小于第一导引斜面的长度,使得第一导引斜面、第二导引斜面、第三导引斜面和第四导引斜面相互连接后呈倾斜的中部内凹的“w”型;所述卡沟槽位于第一导引斜面、第二导引斜面、第三导引斜面和第四导引斜面围城空间的内部。16、再改进,所述活动导引环的内壁的导引柱设有三个或四个或五个或六个,且均匀间隔分布在活动导引环内壁的同一圆周内;对应的,所述内瓶组件上部外壁的卡沟槽、第一导引斜面、第二导引斜面、第三导引斜面和第四导引斜面成对设置有三组或四组或五组或六组。17、再改进,所述外瓶组件的内壁形成有凸起限位台阶,所述活动导引环的下侧壁与该凸起限位台阶相抵,从而使活动导引环活动限位设置在外瓶组件内部。18、再改进,所述外瓶组件的内部设有固定帽,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作用在内瓶组件上另一端作用在固定帽上。19、再改进,所述外瓶组件内设有两组所述内瓶组件,外瓶组件的底部设有下开口,两组所述内瓶组件自外瓶组件的底部下开口插入并固定在外瓶组件内;所述外瓶组件的底部开口处还可拆卸连接部有底盖。20、再改进,所述外瓶组件的顶部设有上开口,所述固定帽固定设置在外瓶组件上部,且固定帽上设有两个用于两组内瓶组件的上部插入的穿孔。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内瓶组件上部外壁的第一导引斜面、第二导引斜面、第三导引斜面、第四导引斜面和卡沟槽,与外瓶组件内部的活动导引环以及复位弹簧的配合,向上按压内瓶组件,活动导引环的导引柱沿第一导引斜面移动,进而带动活动导引环旋转,活动导引环旋转一定角度后,活动导引环的导引柱直接进入卡沟槽或者第二导引斜面的导引后进入卡沟槽,此时内瓶组件锁死于外瓶组件内部,此时复位弹簧被压缩;当继续向上按压内瓶组件,活动导引环的导引柱脱离卡沟槽,活动导引环的导引柱进而与第三导引斜面接触并沿第三导引斜面移动,继而进一步带动活动导引环旋转,活动导引环继续旋转一定角度后,松开作用在内瓶组件上的向上按压力,在复位弹簧作用下,活动导引环的导引柱与第四导引斜面接触并沿移动第四导引斜面移动,从而可以将整个内瓶组件弹出外瓶组件;整个内瓶组件的替换操作,仅仅只需要通过按压即可完成,按压一次,内瓶组件锁死固定在外瓶组件内,再按压一次,内瓶组件从外瓶组件内弹出,更换操作简单方便。技术特征:1.一种内瓶可替换的真空乳液瓶,包括内瓶组件(1)和外瓶组件(2),所述内瓶组件(1)和外瓶组件(2)通过可拆装连接结构进行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装连接结构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瓶可替换的真空乳液瓶,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引斜面(11)、第二导引斜面(12)、第三导引斜面(13)和第四导引斜面(14)相互连接后呈倾斜的“w”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瓶可替换的真空乳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引斜面(12)和第三导引斜面(13)的长度均小于第一导引斜面(11)的长度;所述第二导引斜面(12)和第三导引斜面(13)的长度均小于第四导引斜面(14)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瓶可替换的真空乳液瓶,其特征在于:第四导引斜面(14)的长度小于第一导引斜面(11)的长度,使得第一导引斜面(11)、第二导引斜面(12)、第三导引斜面(13)和第四导引斜面(14)相互连接后呈倾斜的中部内凹的“w”型;所述卡沟槽(15)位于第一导引斜面(11)、第二导引斜面(12)、第三导引斜面(13)和第四导引斜面(14)围城空间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瓶可替换的真空乳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组件(1)包括顶部开口的内瓶体,以及密封固定连接在内瓶体顶部开口处的液压泵组件,所述第一导引斜面(11)、第二导引斜面(12)、第三导引斜面(13)、第四导引斜面(14)和卡沟槽(15)均设置在液压泵组件外壁。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瓶可替换的真空乳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导引环(3)的内壁的导引柱(31)设有三个或四个或五个或六个,且均匀间隔分布在活动导引环(3)内壁的同一圆周内;对应的,所述内瓶组件(1)上部外壁的卡沟槽(15)、第一导引斜面(11)、第二导引斜面(12)、第三导引斜面(13)和第四导引斜面(14)成对设置有三组或四组或五组或六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瓶可替换的真空乳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瓶组件(2)的内壁形成有凸起限位台阶(21),所述活动导引环(3)的下侧壁与该凸起限位台阶相抵,从而使活动导引环(3)活动限位设置在外瓶组件(2)内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瓶可替换的真空乳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瓶组件(2)的内部设有固定帽(5),所述复位弹簧(4)的一端作用在内瓶组件(1)上另一端作用在固定帽(5)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瓶可替换的真空乳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瓶组件(2)内设有两组所述内瓶组件(1),外瓶组件(2)的底部设有下开口,两组所述内瓶组件(1)自外瓶组件(2)的底部下开口插入并固定在外瓶组件(2)内,所述外瓶组件(2)的底部开口处还可拆卸连接部有底盖(6)。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瓶可替换的真空乳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瓶组件(2)的顶部设有上开口,所述固定帽(5)固定设置在外瓶组件(2)上部,且固定帽(5)上设有两个用于两组内瓶组件(1)的上部插入的穿孔。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瓶可替换的真空乳液瓶,包括内瓶组件(1)和外瓶组件(2),内瓶组件(1)和外瓶组件(2)通过可拆装连接结构进行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可拆装连接结构包括固定限位设置在外瓶组件(2)内的活动导引环(3),该活动导引环(3)的内壁设有导引柱(31);设置在内瓶组件(1)上部外壁的呈倒“V”型的卡沟槽(15)及第一导引斜面(11)、第二导引斜面(12)、第三导引斜面(13)和第四导引斜面(14);复位弹簧(4),作用在内瓶组件(1)上,给内瓶组件(1)提供弹性复位作用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整个内瓶组件的替换操作,仅仅只需要通过按压即可完成,更换操作简单方便。技术研发人员:谈炳南,柯玉进,胡云全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美集实业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11技术公布日:2024/7/25
- 上一篇:一种抗皱器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拉杆箱把手的拉杆按钮翻转结构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