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鞋跟及其鞋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鞋,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鞋跟及其鞋。、鞋即穿着在人类脚部,并对脚部进行保护的服饰,在皮鞋生产的过程中,常需要在鞋底安装鞋跟来对鞋底进行保护,同时可对鞋子进行增高,并提高鞋子在穿着过程中的舒适性。、现有技术诸如公开号为cnu的实用新型,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缓震鞋跟及其鞋,该专利...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鞋,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鞋跟及其鞋。背景技术:1、鞋即穿着在人类脚部,并对脚部进行保护的服饰,在皮鞋生产的过程中,常需要在鞋底安装鞋跟来对鞋底进行保护,同时可对鞋子进行增高,并提高鞋子在穿着过程中的舒适性。2、现有技术诸如公开号为cn219813355u的实用新型,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缓震鞋跟及其鞋,该专利采用底座、调节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部与底座的一端部铰接,所述调节部末端铰接于底座上,调节部顶部与支撑部可调节连接。该鞋跟既能调节鞋跟高度,又具有良好的缓震效果,解决现有可调节鞋跟采用刚性连,在穿着过程中,难以对行走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吸收,易造成穿着人员的脚部疲劳的问题。3、发明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在穿着可调节的鞋子的过程中,存在现有例如上述的可调节鞋跟的鞋子多采用插接方式组装,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插接部位的牢固性较差,使得穿着人员在行走的过程中,插接部位出现脱落,继而导致鞋子的支撑结构意外闭合,严重易造成穿着人员的脚部受伤的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穿着人员在行走的过程中,插接部位出现脱落,继而导致鞋子的支撑结构意外闭合,严重易造成穿着人员的脚部受伤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调节的鞋跟及其鞋。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鞋跟及其鞋,包括鞋底、鞋体和调节单元,所述鞋体与鞋底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鞋底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鞋跟,所述调节单元设置在第一鞋跟的内壁,所述调节单元包括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与第一鞋跟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筒的下表面开设有六角槽,所述限位套筒位于六角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螺母,所述定位螺母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弧面固定连接有夹持环。3、优选的,所述螺纹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字旋钮,所述限位套筒的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条,设置一字旋钮,通过一字旋钮可供穿着人员对螺纹柱进行操作,继而使得螺纹柱可被操作转动。4、优选的,所述定位螺母与限位套筒的内壁相连通,所述螺纹柱与限位套筒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夹持环与限位套筒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夹持环与定位螺母的下表面相接触,设置定位螺母,通过定位螺母可对螺纹柱的位置进行限制,从而实现螺纹柱的支撑效果。5、优选的,所述限位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条关于限位套筒呈圆周阵列设置,设置限位条,通过限位条可对限位套筒的位置进行限制,以增加限位套筒在安装状态下的稳定性。6、优选的,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第二鞋跟,所述第一鞋跟与鞋底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鞋跟与第一鞋跟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鞋跟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引导柱,所述引导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设置第一鞋跟,通过第一鞋跟可对鞋底进行初步支撑,从而实现对鞋底的增高。7、优选的,所述第二鞋跟的上表面开设有收纳腔,所述第二鞋跟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套筒与收纳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夹持环与收纳腔的内壁相抵接,所述引导柱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引导柱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引导柱关于限位套筒呈圆周阵列设置,所述缓冲弹簧与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缓冲弹簧,通过缓冲弹簧可对第二鞋跟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吸收,以减少穿着人员脚部受到的冲击力。8、优选的,所述一字旋钮与收纳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条与收纳腔的内壁滑动连接。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支撑单元和调节单元,需对穿着的鞋子的鞋跟进行调节时,借助钥匙等工具顺时针旋转一字旋钮,一字旋钮带动螺纹柱,螺纹柱在转动的过程中与定位螺母进行啮合,并在啮合的过程中向下推动夹持板,夹持板在螺纹柱的作用下,将第二鞋跟顶出第一鞋跟,在第二鞋跟脱离第一鞋跟的过程中,引导柱逐步滑出滑槽,并与第二鞋跟之间的间距增加,同时缓冲弹簧在间距增加的过程中发生形变,当鞋跟被调节至合适的高度时,停止转动一字旋钮,同时螺纹柱停止转动,并配合定位螺母和夹持环对第二鞋跟的位置进行限定,随即便完成鞋跟的调节操作,通过设置支撑单元和调节单元,使得可调鞋跟的稳定性提高,继而减少了可调鞋跟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闭合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了可调鞋跟的支撑效果和结构强度。技术特征:1.一种可调节的鞋跟,包括鞋底(1)、鞋体(2)和调节单元(4),其特征在于:所述鞋体(2)与鞋底(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鞋底(1)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单元(3),所述支撑单元(3)包括第一鞋跟(31),所述调节单元(4)设置在第一鞋跟(31)的内壁,所述调节单元(4)包括限位套筒(41),所述限位套筒(41)与第一鞋跟(3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筒(41)的下表面开设有六角槽,所述限位套筒(41)位于六角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螺母(42),所述定位螺母(42)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柱(43),所述螺纹柱(43)的弧面固定连接有夹持环(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鞋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4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字旋钮(45),所述限位套筒(41)的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条(4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鞋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螺母(42)与限位套筒(41)的内壁相连通,所述螺纹柱(43)与限位套筒(41)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夹持环(44)与限位套筒(41)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夹持环(44)与定位螺母(42)的下表面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鞋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4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条(46)关于限位套筒(41)呈圆周阵列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鞋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3)还包括第二鞋跟(32),所述第一鞋跟(31)与鞋底(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鞋跟(32)与第一鞋跟(3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鞋跟(3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引导柱(33),所述引导柱(3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3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鞋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鞋跟(32)的上表面开设有收纳腔,所述第二鞋跟(32)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套筒(41)与收纳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夹持环(44)与收纳腔的内壁相抵接,所述引导柱(33)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引导柱(33)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引导柱(33)关于限位套筒(41)呈圆周阵列设置,所述缓冲弹簧(34)与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鞋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字旋钮(45)与收纳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条(46)与收纳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鞋跟及其鞋,包括鞋底、鞋体和调节单元,鞋体与鞋底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鞋底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第一鞋跟,调节单元设置在第一鞋跟的内壁,调节单元包括限位套筒,限位套筒与第一鞋跟的内壁固定连接,限位套筒的下表面开设有六角槽,限位套筒位于六角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螺母,定位螺母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柱,螺纹柱的弧面固定连接有夹持环。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单元和调节单元,使得可调鞋跟的稳定性提高,继而减少了可调鞋跟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闭合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了可调鞋跟的支撑效果和结构强度。技术研发人员:冷兆立,李已明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左右脚鞋业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14技术公布日:2024/7/23
- 上一篇:一种伸展性可调式瑜伽服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手环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