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中底、具有该中底的鞋子的制作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舒适中底、具有该中底的鞋子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舒适中底、具有该中底的鞋子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鞋领域,尤其涉及鞋底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舒适中底和一种具有该中底的鞋子。、鞋底为多层结构,自外而内包括外底、中底和内底这三层,三层功能不同,硬度也不同。现有一种中底,其采用发泡工艺制得,由于在发泡过程中,中底不同区域加入的调节剂/发泡剂配比不同,制好的这种中底形成硬度不同的部...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技术涉及制鞋领域,尤其涉及鞋底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舒适中底和一种具有该中底的鞋子。背景技术:1、鞋底为多层结构,自外而内包括外底、中底和内底这三层,三层功能不同,硬度也不同。现有一种中底,其采用发泡工艺制得,由于在发泡过程中,中底不同区域加入的调节剂/发泡剂配比不同,制好的这种中底形成硬度不同的部位,同一部位内部各处硬度基本相同。其中一个部位为中底后跟缓冲部,其对应使用者脚底的足跟区;余下部位比后跟部硬,位于中底中部和前部,对应使用者脚底的外侧区、跖弓区和前跖区。使用者行走时,通常是脚底足跟区先着地,再轮到脚底的外侧区、跖弓区和前跖区着地,直至整个脚掌着地为止。此过程中,现有的中底其较软的后跟部能够对先着地的脚底足跟区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使脚底足跟区不易硌脚,较为舒适;而较硬的余下部位则能够对后着地的外侧区、跖弓区和前跖区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减少晃动增加稳定性,让使用者行走或跑步时不易崴脚。然而,从脚底足跟区先着地到整个脚掌完全着地这一过程虽然耗时很短,但脚底的外侧区、跖弓区和前跖区这三个区的着地时间有先有后,且同一区中的各处的着地时间也有先有后,着地时间不同的区域所需要的支撑力不完全相同,现有的中底只凭借内部硬度基本相同的上述余下部位,不能为外侧区、跖弓区和前跖区提供较好的支撑,使用者穿着具有这种中底的鞋子时,仍然存在崴脚风险,容易导致使用者脚部损伤,不够安全。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舒适中底及一种具有该中底的鞋子,该中底能够为使用者脚底提供较好的支撑,能让使用者在行走或跑步时感到较为舒适,不易崴脚,不容易对使用者脚部造成损伤,比较安全。2、发明人发现,使用者行走时,其脚底足跟区会首先着地,随后脚底外侧区自后往前、自外往内依次着地,再轮到脚底前跖区的内侧部着地(前跖区的外侧部随着前跖区的内侧部着地而一并着地,但前跖区的内侧部为主要受力部位),而跖弓区则几乎完全不着地,即在脚底足跟区着地后,脚底余下区域的主要受力部位依次为自外侧区到前跖区的内侧部。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舒适中底,包括中底本体,本体后部设有对应使用者脚底足跟区的后跟缓冲部,本体具有支撑部,其包括从本体中部的外侧部至本体前部的内侧部的区域,其后部对应脚底外侧区而前部对应脚底前跖区的内侧部的部位;本体中,后跟缓冲部软,支撑部硬,余下部位硬度居中。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的前部具体对应使用者脚底的位于前跖区的内侧部中的第一跖趾区。5、进一步地,所述后跟缓冲部的前部局部朝前伸出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后部。6、进一步地,所述后跟缓冲部硬度为39~45hc;且/或所述支撑部硬度为50~53hc;且/或所述余下部位硬度为48hc。7、进一步地,所述中底本体厚度为10~45mm。8、进一步地,所述中底本体厚度具体为16~40mm。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鞋子,其鞋底为多层结构,自外而内包括外底、中底和内底,其特征是,所述中底如上所述。10、有益效果:鞋子的中底本体具有最软的后跟缓冲部,其对应使用者脚底足跟区,如此则在使用者行走或跑步时,后跟缓冲部能够为其先着地的足跟区提供较好的缓冲,避免足跟区硬着地,让使用者感到舒适;而中底本体的最硬的支撑部对应从使用者脚底外侧区至脚底前跖区的内侧部的部位,即支撑部对应上述脚底余下区域的主要受力部位,如此则在脚底的足跟区着地后,支撑部能够依次为从脚底外侧区到前跖区的内侧部之间的各处主要受力部位提供较好的支撑力,让使用者不易崴脚,不容易对使用者脚部造成损伤,比较安全。技术特征:1.一种舒适中底,包括中底本体,本体后部设有对应使用者脚底足跟区的后跟缓冲部,其特征是:本体具有支撑部,其包括从本体中部的外侧部至本体前部的内侧部的区域,其后部对应脚底外侧区而前部对应脚底前跖区的内侧部的部位;本体中,后跟缓冲部软,支撑部硬,余下部位硬度居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底,其特征是,所述支撑部的前部具体对应使用者脚底的位于前跖区的内侧部中的第一跖趾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底,其特征是,所述后跟缓冲部的前部局部朝前伸出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后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底,其特征是:所述后跟缓冲部硬度为39~45hc;且/或所述支撑部硬度为50~53hc;且/或所述余下部位硬度为48hc。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底,其特征是,所述中底本体厚度为10~45mm。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底,其特征是,所述中底本体厚度具体为16~40mm。7.一种鞋子,其鞋底为多层结构,自外而内包括外底、中底和内底,其特征是,所述中底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制鞋领域,尤其涉及鞋底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舒适中底和一种具有该中底的鞋子。本技术提供一种舒适中底,包括中底本体,本体后部设有对应使用者脚底足跟区的后跟缓冲部,本体具有支撑部,其包括从本体中部的外侧部至本体前部的内侧部的区域,其后部对应脚底外侧区而前部对应脚底前跖区的内侧部的部位;本体中,后跟缓冲部软,支撑部硬,余下部位硬度居中。该中底能够为使用者脚底提供较好的支撑,能让使用者在行走或跑步时感到较为舒适,不易崴脚,不容易对使用者脚部造成损伤,比较安全。技术研发人员:张翔,陈宇文,钟俊鹏,冯民朝,袁兴奎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一双运动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02技术公布日:2024/7/23

一种舒适中底、具有该中底的鞋子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