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型上衣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女性上衣领域,特别是一种塑型上衣。、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u、名称为“一种看不见背扣的双层内衣”的专利文献公开了如下技术特征:内衣模杯、肩带、外层面料,内衣模杯裹于外层面料内。在该双层内衣上,因外层面料是完全覆盖内衣模杯的,这样易导致胸前侧的厚度比较厚,从而易导致胸部产生较大的...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女性上衣领域,特别是一种塑型上衣。背景技术:1、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6165247u、名称为“一种看不见背扣的双层内衣”的专利文献公开了如下技术特征:内衣模杯、肩带、外层面料,内衣模杯裹于外层面料内。在该双层内衣上,因外层面料是完全覆盖内衣模杯的,这样易导致胸前侧的厚度比较厚,从而易导致胸部产生较大的闷热感,进而易导致穿着不舒适。且胸部较大的女性穿戴该双层内衣时,内衣模杯与外层面料容易共同对胸部产生压迫,从而容易到胸部受到的压迫力过大,这也会导致穿着不舒适。所以该双层内衣穿戴的舒适性较差。同时,该双层内衣上仅有内衣模杯能具有简单的塑型效果,外层面料仅能起到遮盖作用,所以该双层内衣的塑型效果十分有限,穿戴的美观性不佳。因此,十分有必要设计一种塑型上衣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塑型上衣,该塑型上衣既能减小胸前闷热感,又能减小压迫感,从而能大大提高穿戴的舒适性;且其还能起到十分好的塑型效果,其穿戴的美观性十分好。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3、一种塑型上衣,其特点在于包括后背部、罩杯部、弧形托胸部,所述后背部、罩杯部、弧形托胸部从后至前依次设置,并使弧形托胸部置于罩杯部的前下方;所述后背部上设置有位于其下前侧的收腹部,所述弧形托胸部设置在收腹部的顶部。4、优选地,所述收腹部包括左收腹片、右收腹片,所述左收腹片的一侧边、右收腹片的一侧边分别与后背部的左右侧边相接,所述左收腹片的另一侧边与右收腹片的另一侧边能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弧形托胸部包括左弧形托、右弧形托,所述左弧形托、右弧形托分别设置在左收腹片、右收腹片的顶边上。5、优选地,所述塑型上衣还包括第一拉链组件,所述左收腹片的另一侧边与右收腹片的另一侧边通过第一拉链组件连接在一起。6、优选地,所述罩杯部包括左罩杯、右罩杯,所述左罩杯、右罩杯分别设置在后背部的左右侧边上,所述左罩杯与右罩杯能拆卸地连接在一起。7、优选地,所述塑型上衣还包括第二拉链组件,所述左罩杯与右罩杯之间通过第二拉链组件连接在一起。8、优选地,所述左罩杯或右罩杯上设置有隔离布,并使隔离布位于第二拉链组件的内侧。9、优选地,所述左罩杯与右罩杯的下边沿上分别设置有弧形定型条。10、优选地,所述左罩杯的下侧边上设置有左下扒,所述右罩杯的下侧边上设置有右下扒,所述第二拉链组件下端将左下扒、右下扒能拆卸地连接在一起。11、优选地,所述塑型上衣还包括两个肩带,两个肩带呈左右并排布置,并使两个肩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罩杯部、后背部上。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塑型上衣包括后背部、罩杯部、弧形托胸部,且后背部、罩杯部、弧形托胸部从后至前依次设置,还有弧形托胸部置于罩杯部的前下方。这样的弧形托胸部能起到十分好的托胸塑型的效果,从而能使穿戴的美观性十分好。且这样的弧形托胸部还不会对罩杯部起到遮盖、压迫,这就能减小胸前闷热感与压迫感,从而能大大提高穿戴的舒适性。技术特征:1.一种塑型上衣,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背部(1)、罩杯部(2)、弧形托胸部(3),所述后背部(1)、罩杯部(2)、弧形托胸部(3)从后至前依次设置,并使弧形托胸部(3)置于罩杯部(2)的前下方;所述后背部(1)上设置有位于其下前侧的收腹部(4),所述弧形托胸部(3)设置在收腹部(4)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塑型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腹部(4)包括左收腹片(41)、右收腹片(42),所述左收腹片(41)的一侧边、右收腹片(42)的一侧边分别与后背部(1)的左右侧边相接,所述左收腹片(41)的另一侧边与右收腹片(42)的另一侧边能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弧形托胸部(3)包括左弧形托(31)、右弧形托(32),所述左弧形托(31)、右弧形托(32)分别设置在左收腹片(41)、右收腹片(42)的顶边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塑型上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拉链组件(5),所述左收腹片(41)的另一侧边与右收腹片(42)的另一侧边通过第一拉链组件(5)连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塑型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部(2)包括左罩杯(21)、右罩杯(22),所述左罩杯(21)、右罩杯(22)分别设置在后背部(1)的左右侧边上,所述左罩杯(21)与右罩杯(22)能拆卸地连接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塑型上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拉链组件(6),所述左罩杯(21)与右罩杯(22)之间通过第二拉链组件(6)连接在一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塑型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罩杯(21)或右罩杯(22)上设置有隔离布(10),并使隔离布(10)位于第二拉链组件(6)的内侧。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塑型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罩杯(21)与右罩杯(22)的下边沿上分别设置有弧形定型条(20)。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塑型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罩杯(21)的下侧边上设置有左下扒(23),所述右罩杯(22)的下侧边上设置有右下扒(24),所述第二拉链组件(6)下端将左下扒(23)、右下扒(24)能拆卸地连接在一起。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塑型上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肩带(7),两个肩带(7)呈左右并排布置,并使两个肩带(7)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罩杯部(2)、后背部(1)上。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塑型上衣,其特点在于包括后背部、罩杯部、弧形托胸部,所述后背部、罩杯部、弧形托胸部从后至前依次设置,并使弧形托胸部置于罩杯部的前下方。本技术既能减小胸前闷热感,又能减小压迫感,从而能大大提高穿戴的舒适性;且其还能起到十分好的塑型效果,其穿戴的美观性十分好。技术研发人员:陆锦华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八典服饰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21技术公布日:2024/8/13
- 上一篇:智能恒温防寒服
- 下一篇:一种拉杆结构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