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恒温防寒服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服装装置,尤其涉及智能恒温防寒服。、防寒服实际上是将两种不同面料的服装缝合在一起,里面的一部分防寒,外面的一部分起挡风的作用,内层部分主要使用一层尼龙衬里,然后加上关键的成分:稳定和保护隔热材料的薄膜,再加上厚厚的一层涤纶保暖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现有的防寒衣愈发的智能,能控制...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服装装置,尤其涉及智能恒温防寒服。背景技术:1、防寒服实际上是将两种不同面料的服装缝合在一起,里面的一部分防寒,外面的一部分起挡风的作用,内层部分主要使用一层尼龙衬里,然后加上关键的成分:稳定和保护隔热材料的薄膜,再加上厚厚的一层涤纶保暖材料。2、随着科技的发展,现有的防寒衣愈发的智能,能控制加热的温度,使使用者的身体适中保持在一个核实的范围。3、现有的防寒服为保证保暖性,在袖口处通常会缝制具有一定弹性的袖管,进而避免外界冷空气的进入,但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受使用者手臂粗细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弹性的袖管并不能完全的将外界的冷空气进行遮挡,袖管与使用者的手臂处会存在一定的缝隙,此时存在外界冷空气通过袖管与手臂之间的缝隙进入的可能,使使用者感到不适,存在一定的不足。4、因此,提供了智能恒温防寒服,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智能恒温防寒服。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3、智能恒温防寒服,包括服装本体,所述服装本体上连接有两组袖管和高领,所述服装本体的背部上设置有加热装置,还包括:4、出热管,连接在所述加热装置的出气端上,所述出热管连接在袖管上,所述出热管上设置有多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袖管相通;5、膨胀环形管,固定连接在所述袖管的袖口处,所述膨胀环形管用于封堵人体手臂与袖管处的空隙;6、多组排气口,均设置在所述膨胀环形管上,所述排气口的出气端朝向袖管与服装本体的连接处。7、为了便于加热装置的正常使用,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内设置有多组电热丝和小型气泵,所述小型气泵均设置在加热室的一端,所述小型气泵的出气端朝向电热丝,所述出热管与加热室相通。8、为了便于进气,优选地,所述加热室上设置有多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小型气泵的进气端相通。9、为了避免加热装置过热,导致与使用者接触位置的不适,优选地,所述加热室上设置有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用于对加热装置进行快速降温。10、为了便于降温装置的使用,优选地,所述降温装置包括抽气泵、散热管,多组所述散热管均设置在加热室靠近服装本体的一面内,所述抽气泵的出气端与散热管连接,且所述抽气泵的进气端位于加热室的外部。11、为了便于散热管的连接,优选地,所述抽气泵的出气端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散热管相通。12、为了便于抽气泵将外界冷空气进行吸入,优选地,所述抽气泵的进气端连接有进气管。13、为了便于实际的使用,优选地,所述袖管的袖口处连接有弹性袖口。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恒温防寒服,具备以下15、有益效果:16、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膨胀环形管与现有的加热装置进行配合,进而使膨胀环形管膨胀,对袖管与手臂之间的空隙进行填充,避免外界冷空气的进入,同时排气口的设置,能对手腕处进行加热,避免手腕处受凉。技术特征:1.智能恒温防寒服,包括服装本体(1),所述服装本体(1)上连接有两组袖管(101)和高领(102),所述服装本体(1)的背部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恒温防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室(2),所述加热室(2)内设置有多组电热丝(201)和小型气泵(202),所述小型气泵(202)均设置在加热室(2)的一端,所述小型气泵(202)的出气端朝向电热丝(201),所述出热管(203)与加热室(2)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恒温防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2)上设置有多组进气口(2021),所述进气口(2021)与小型气泵(202)的进气端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恒温防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2)上设置有降温装置(204),所述降温装置(204)用于对加热装置进行快速降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恒温防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204)包括抽气泵(2041)、散热管(2044),多组所述散热管(2044)均设置在加热室(2)靠近服装本体(1)的一面内,所述抽气泵(2041)的出气端与散热管(2044)连接,且所述抽气泵(2041)的进气端位于加热室(2)的外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恒温防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泵(2041)的出气端连接有出气管(2043),所述出气管(2043)与散热管(2044)相通。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恒温防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泵(2041)的进气端连接有进气管(204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恒温防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袖管(101)的袖口处连接有弹性袖口(1011)。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智能恒温防寒服,属于服装装置技术领域。智能恒温防寒服,包括服装本体,所述服装本体上连接有两组袖管和高领,所述服装本体的背部上设置有加热装置,还包括:出热管,连接在所述加热装置的出气端上,所述出热管连接在袖管上,所述出热管上设置有多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袖管相通;膨胀环形管,固定连接在所述袖管的袖口处;本技术通过膨胀环形管与现有的加热装置进行配合,进而使膨胀环形管膨胀,对袖管与手臂之间的空隙进行填充,避免外界冷空气的进入,同时排气口的设置,能对手腕处进行加热,避免手腕处受凉。技术研发人员:徐晓雁,董春英,葛玉珍,于秀丽,孙康,许志翠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技术研发日:20231020技术公布日:2024/8/13
- 上一篇:一种改良型高压氧舱吸氧头盔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塑型上衣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