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脱式背负系统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快脱式背负系统。、目前,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变化,多个生活领域都向人与携行具提出了新的需求。如何减轻长途背负下使用者的疲劳状态,如何有效分解人体负重承压及提高使用便捷性是人机功效研究的课题。传统的背架与背包等紧密结合后缺少快速解脱的手段,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穿脱,更甚者需要他...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快脱式背负系统。背景技术:1、目前,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变化,多个生活领域都向人与携行具提出了新的需求。如何减轻长途背负下使用者的疲劳状态,如何有效分解人体负重承压及提高使用便捷性是人机功效研究的课题。传统的背架与背包等紧密结合后缺少快速解脱的手段,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穿脱,更甚者需要他人帮助。因此亟需一种便于快速穿脱的背负系统。技术实现思路1、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脱式背负系统。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脱式背负系统,包括背架、两背带、承载连接件、腰封和快脱绳,所述两背带对称设置在背架上,两背带上分别通过第一弹簧卸扣各自连接有一胸带,两胸带之间可拆连接,两背带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二弹簧卸扣与背架可拆连接,所述快脱绳包括主绳和多根分绳,主绳的一端设置在背架的肩部位置,所述主绳上分别连接多根分绳,多根分绳分别连接背带、胸带和承载连接件,所述腰封通过承载连接件和背架可拆连接。3、优选的,所述承载连接件包括座板和外置接口板,所述座板设置在背架上,所述外置接口板设置在腰封上,所述座板上设置有两铰接的夹板,两夹板的顶部分别各自连接一根分绳,两所述夹板之间形成有夹槽,所述外置接口板上设置有伸入夹槽的接口装置。4、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卸扣和第二弹簧卸扣均包括卸扣本体、弹簧插杆和挂钩,所述挂钩的一端通过转轴和卸扣本体连接,所述挂钩的另一端通过一插孔与弹簧插杆的一端安装在一起,所述弹簧插杆的另一端连接分绳。5、优选的,所述背架内设置有供快脱绳通过的绳槽道。6、优选的,所述两胸带之间通过插扣组件可拆连接。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快脱式背负系统可以实现腰封、背架及胸扣的一键式快速解脱功能,减少了穿戴和解脱时间。技术特征:1.一种快脱式背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架、两背带、承载连接件、腰封和快脱绳,所述两背带对称设置在背架上,两背带上分别通过第一弹簧卸扣各自连接有一胸带,两胸带之间可拆连接,两背带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二弹簧卸扣与背架可拆连接,所述快脱绳包括主绳和多根分绳,主绳的一端设置在背架的肩部位置,所述主绳上分别连接多根分绳,多根分绳分别连接背带、胸带和承载连接件,所述腰封通过承载连接件和背架可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脱式背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连接件包括座板和外置接口板,所述座板设置在背架上,所述外置接口板设置在腰封上,所述座板上设置有两铰接的夹板,两夹板的顶部分别各自连接一根分绳,两所述夹板之间形成有夹槽,所述外置接口板上设置有伸入夹槽的接口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脱式背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卸扣和第二弹簧卸扣均包括卸扣本体、弹簧插杆和挂钩,所述挂钩的一端通过转轴和卸扣本体连接,所述挂钩的另一端通过一插孔与弹簧插杆的一端安装在一起,所述弹簧插杆的另一端连接分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脱式背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架内设置有供快脱绳通过的绳槽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脱式背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胸带之间通过插扣组件可拆连接。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快脱式背负系统,包括背架、两背带、承载连接件、腰封和快脱绳,所述两背带对称设置在背架上,两背带上分别通过第一弹簧卸扣各自连接有一胸带,两胸带之间可拆连接,两背带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二弹簧卸扣与背架可拆连接,所述快脱绳包括主绳和多根分绳,主绳的一端设置在背架肩部,所述主绳上分别连接多根分绳,多根分绳分别连接背带、胸带和承载连接件,所述腰封通过承载连接件和背架可拆连接。该快脱式背负系统可以实现一键式快速解脱功能,减少了穿戴和解脱时间。技术研发人员:柯永辉,赖晓玲,谢锦坤,吴仕雄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迈特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30技术公布日:2024/8/1
- 上一篇:一种轻熟风立领绗缝羽绒服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缝上胶机的上柱结构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