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属于服装面料的,涉及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抗菌面料系经过特定技术处理之织物,通过融入抗菌剂与抗菌纤维之交织,赋予面料抗菌特性。此类面料制成之服饰,能有效抑制细菌活性,保护人体健康。竹纤维,作为一种环保可再生之天然素材,具有内在之抗菌及抗紫外线特性。在纺织品应用过程中,即便经...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属于服装面料的,涉及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1、抗菌面料系经过特定技术处理之织物,通过融入抗菌剂与抗菌纤维之交织,赋予面料抗菌特性。此类面料制成之服饰,能有效抑制细菌活性,保护人体健康。竹纤维,作为一种环保可再生之天然素材,具有内在之抗菌及抗紫外线特性。在纺织品应用过程中,即便经历多次清洗与日照,其抗菌性能依然稳定。然而,竹纤维由纤维素、木质素及半纤维素构成,其高度亲水性质易受生物降解因子影响,导致微生物腐烂,进而为微生物滋生提供便利。因此,需配合其他抗菌剂共同使用以增强效果。银离子,作为一种绿色安全的广谱抗菌剂,具有显著之灭菌作用,且抗菌活性持久。它在纺织品、食品包装、医疗卫生及污水处理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然而,当银离子与竹纤维结合时,仅通过物理作用结合,其抗菌性能提升并不显著。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案首先选取三种竹纤维,调整配比以减少团聚,便于壳聚糖和银离子的吸附及致密结构的形成。然后,通过碱液预处理竹纤维,使其形状不规则并呈空腔结构,增加吸附活点。接着,将壳聚糖溶液与竹纤维浸润,促进壳聚糖渗透并增强其与竹纤维的界面结合,形成组合网络结构。壳聚糖逐渐渗透时,银离子与网络骨架的羟基、氨基等反应,吸附更多银离子并形成更致密的交联网络,提高抗菌性能。最后,腰果酚与壳聚糖共价连接于网络结构表面,优化抗菌性能,腰果酚上的酚羟基与银离子形成配位键,形成稳定吸附层,结合其长碳链的疏水作用,增加表面疏水性,进一步提高抗菌性能。此外,碱液预处理竹纤维增加羟基,提高壳聚糖和腰果酚的包覆力,形成更细小颗粒,减少细菌附着,进一步增强抗菌性能。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3、一种抗菌服装面料,所述抗菌服装面料通过抗菌纤维和纤维体混纺制得,所述纤维体为氨纶纤维、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尼龙纤维、竹纤维、石墨烯纤维和聚乳酸纤维中一种或多种,所述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4、1)使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对竹纤维进行浸泡后,采用乙酸水溶液清洗至表面ph值至中性后,真空干燥至恒重后,得到碱处理竹纤维;5、2)将壳聚糖和乙酸水溶液搅拌混合后,加入碱处理竹纤维超声处理,加入硝酸盐搅拌混合后,冷却至室温,静置,得到预制液;6、3)在氮气氛围下,向预制液加入腰果酚溶液和硝酸铈铵搅拌混合,调节ph值后加热搅拌,离心取固体洗涤,真空干燥至恒重后,得到抗菌纤维。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1)中,所述浸泡的时间为60-90min;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70-80℃。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1)中,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12%;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和竹纤维的质量比为50-65ml:5.2g。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1)中,所述竹纤维由7-7.5:9-10:15-16长径比、1.5:2.5-3.5:6质量比的三种竹纤维混合而成。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2)中,所述壳聚糖、乙酸水溶液、碱处理竹纤维和硝酸盐的质量比为1-1.5:1000:8-10:0.6-0.8。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2)中,所述超声处理为300-500w功率、处理30-45min;所述壳聚糖的分子量为60-80kda;所述硝酸盐为硝酸银。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3)中,所述调节ph值为调节ph值至5.5-6.0;所述加热搅拌为在40-45℃下、搅拌5-8h;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70-80℃;所述预制液、腰果酚溶液和硝酸铈铵的质量比为25-30:110-120:1-1.5。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3)中,所述腰果酚溶液由腰果酚和异丙醇按质量比3-3.2g:20ml混合而成。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乙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采用的腰果酚含有一个不饱和碳碳双键。16、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抗菌服装面料。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8、首先通过选择三种竹纤维,调整其配比,减少其团聚现象,利于后期壳聚糖和银离子的吸附和致密性结构的形成,接着通过碱液对竹纤维进行预处理,使得竹纤维形状变得不规则呈空腔结构,提供更多的吸附活点,然后通过将壳聚糖溶液和竹纤维进行浸润,促进壳聚糖在竹纤维内部渗透,并增强了壳聚糖和竹纤维的界面结合强度,形成壳聚糖和竹纤维组合的网络结构,而壳聚糖从网络结构逐渐向内部渗透时,银离子与网络骨架的羟基、氨基等进一步发生反应,促使吸附更多的银离子,并逐步形成一层更为致密的交联网络结构,显著提高了抗菌性能,最后通过腰果酚与壳聚糖在网络结构表面共价连接,优化面料抗菌性能的同时,腰果酚上的酚羟基可与银离子形成配位键,导致银离子在表面形成稳定的吸附层,结合自身长碳链的疏水作用,增加表面疏水性,减少水分与银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提高面料的抗菌性能。19、另外,碱液对竹纤维进行预处理,使得竹纤维具备更多的羟基,提高了壳聚糖和腰果酚对竹纤维、银离子的包覆力,使得形成更细小的颗粒,减少细菌附着,进一步提高其抗菌性能。技术特征:1.一种抗菌服装面料,所述抗菌服装面料通过抗菌纤维和纤维体混纺制得,所述纤维体为氨纶纤维、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尼龙纤维、竹纤维、石墨烯纤维和聚乳酸纤维中一种或多种,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浸泡的时间为60-90min;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70-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12%;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和竹纤维的质量比为50-65ml:5.2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竹纤维由7-7.5:9-10:15-16长径比、1.5:2.5-3.5:6质量比的三种竹纤维混合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壳聚糖、乙酸水溶液、碱处理竹纤维和硝酸盐的质量比为1-1.5:1000:8-10:0.6-0.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超声处理为300-500w功率、处理30-45min;所述壳聚糖的分子量为60-80kda;所述硝酸盐为硝酸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调节ph值为调节ph值至5.5-6.0;所述加热搅拌为在40-45℃下、搅拌5-8h;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70-80℃;所述预制液、腰果酚溶液和硝酸铈铵的质量比为25-30:110-120:1-1.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腰果酚溶液由腰果酚和异丙醇按质量比3-3.2g:20ml混合而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抗菌服装面料。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服装面料的技术领域。抗菌服装面料通过抗菌纤维和纤维体混纺制得,抗菌纤维的制备包括步骤:将竹纤维浸泡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干燥,制得碱处理竹纤维;壳聚糖与乙酸水溶液混合,加入碱处理竹纤维进行超声处理,加入硝酸盐搅拌混合,静置,得预制液;向预制液中加入腰果酚溶液和硝酸铈铵混合并调节pH,加热搅拌,洗涤,干燥。本发明通过碱液预处理竹纤维,使其形状不规则并呈空腔结构,增加吸附活点,加入壳聚糖浸润,形成网络结构,吸附更多银离子,以提高抗菌性能,腰果酚与壳聚糖共价连接于网络结构表面,优化抗菌性能,酚羟基与银离子形成配位键,增加表面疏水性,进一步提高抗菌性能。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华,林凯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弘远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29

一种抗菌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