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用锁扣的制作方法_中国专利数据库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受理投诉、建议、合作、售前咨询),173-0411-9111(售前),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售后),微信咨询:543646
企业服务导航

带用锁扣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带用锁扣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设计)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主分类号: 分类号: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国省代码:
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文件下载: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的带用锁扣。这种带用锁扣具有连接设备,所述连接设备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基体和刚性地设置在第一基体处的两个接合突起。连接设备还包括可沿闭合方向附接到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带连接或可与带连接并且具有第二基体,所述第二基体具有刚性...
相关服务: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带用锁扣。这种带用锁扣具有连接设备,所述连接设备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基体和刚性地设置在第一基体处的两个接合突起。连接设备还包括可沿闭合方向附接到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带连接或可与带连接并且具有第二基体,所述第二基体具有刚性地设置在第二基体处的至少一个接合部段,其中至少一个接合部段可以沿着与闭合方向不同的接合方向与第一连接件的接合突起接合,使得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位置中,至少一个接合部段与第一连接件的接合突起接合。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磁性装置并且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二磁性装置。第一磁性装置和第二磁性装置沿着闭合方向磁性相吸地共同作用,以用于辅助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彼此附接。背景技术:1、在连接设备中,(至少)两个接合突起刚性地成形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上。第二连接件可以与刚性的接合突起接合,其方式为,第二连接件的一个(统一的)接合部段或多个(空间分离的)接合部段与第一连接件的接合突起接合。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彼此附接在此沿着闭合方向进行,沿着所述闭合方向,连接件的磁性装置提供磁性吸引力,使得连接件沿着闭合方向被拉向彼此。与此相对地,第二连接件的至少一个接合部段与第一连接件的接合突起的接合沿着接合方向进行,所述接合方向横向于闭合方向定向。在连接位置中,接合部段与接合突起形状配合地或力配合地接合,使得连接件保持在彼此上。2、接合方向与闭合方向不同在此理解为,接合方向与闭合方向垂直地或成倾斜角度地定向。接合方向在此不一定精确地垂直于闭合方向定向,而是可以与闭合方向成倾斜角度地延伸。然而,接合方向不沿着闭合方向,尤其是也不反向于闭合方向定向。3、在从ep 3 616 553 a1中已知的用于可松开地连接两个部件的锁扣设备中,第一连接件可以附接到第二连接件上,以便将连接件彼此连接。在此,在连接件之一上设置有系带,其可以通过将连接件彼此连接而张紧。4、从ep 3 192 388 b1中已知一种锁扣设备,其中第一连接件具有刚性的接合突起并且可以与第二连接件连接。在第二连接件上可调节地设置有带。5、在所述类型的连接设备中通常期望的是,对于用户而言以简单的、舒服的、触感舒适的方式实现连接件的连接。连接在此应当在连接件不精确地彼此附接时优选以位置容差的方式实现。在连接件的连接位置中应当实现更安全的、可承受负载的连接。技术实现思路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设备,其中连接件可以以简单、舒服的方式彼此附接并且在连接位置中提供彼此间更安全的、可承受负载的保持。2、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主题实现。3、据此,第一基体构成有用于沿接合方向支撑第二基体的支撑部段,其中接合突起沿着垂直于接合方向和垂直于闭合方向指向的横向方向彼此间隔开,以及支撑部段的至少一个部段沿着横向方向观察设置在接合突起之间。4、第一连接件具有在第一基体上刚性地成形的(至少)两个接合突起,第二连接件的至少一个接合部段与所述接合突起接合,以用于沿接合方向建立连接。在准备就绪的状态中,第一连接件设置在上一级的组件(例如,带、衣服、包、腰带等)处。在第二连接件处设置有带。载荷方向例如近似沿着接合方向作用,使得在连接件之间负载的情况下,至少一个接合部段被拉入与接合突起的接合中。5、在连接设备中,载荷方向优选地可以至少以一个方向矢量分量指向接合方向,在常规负载下,在负载状态中载荷力沿着所述载荷方向作用在第二连接件上。因此,载荷方向至少近似沿接合方向或倾斜于接合方向延伸,使得载荷方向也至少指向接合方向,即在具有方向矢量分量的矢量分解时。因此,在负载状态下,第二连接件(至少也)沿接合方向相对于第一连接件负载,从而沿与在第一连接件上刚性成形的至少一个接合突起接合的方向负载。6、在第二连接件上可以成形统一的接合部段,例如呈环绕的边缘部段的形式。但是,也可设想或也可行的是,在第二连接件上存在多个独立的、空间上分离的接合部段。7、由于接合突起刚性地且不可变形地(在常规作用的载荷下)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上成形,接合突起可以在与第二基体的至少一个接合部段接合时可靠地吸收和导出力。接合突起在此优选与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一件式地成形,其中第一基体整体上刚性地且不可变形地设计。8、在这方面,“不可变形”理解为基体的基本上不易弯曲的几何形状和材料选择,其引起第一连接件的基体与在其上成形的接合突起在常规载荷下不变形,因此基体非弹性地构成。例如,第一连接件的基体由金属或硬塑料材料构成。9、同样地,第二连接件的基体与在其上成形的至少一个接合部段刚性地且不可变形地构成并且为此例如由金属或硬塑料材料构成。10、连接件的彼此附接被磁性地辅助。为此,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磁性装置并且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二磁性装置。第一磁性装置和第二磁性装置在连接位置中磁性相吸地共同作用并且尤其也辅助连接件的彼此附接。磁性装置沿着闭合方向磁性相吸地作用,使得磁性装置引起沿着闭合方向的磁性吸引力并且将连接件在附接时沿着闭合方向拉向彼此。磁性装置例如可以分别通过永磁体构成。但是也可行的是,磁性装置中的一个磁性装置通过永磁体设计,而磁性装置中的另一磁性装置通过磁性衔铁从而通过被动磁性的元件设计。11、由于接合突起沿着横向于接合方向延伸的横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并且在此优选地沿着接合方向观察设置在相同的轴向位置上,负载通过至少一个接合部段以(也)在接合突起沿着横向方向相对彼此张开的方向上的方向矢量分量作用于接合突起,这对于连接的稳定性同样可能是不利的。出于所述原因,附加地设有支撑部段,所述支撑部段至少借助一个部段(沿着横向方向观察)设置在接合突起之间。12、优选地,支撑部段在此附加地沿着接合方向与接合突起间隔开地设置。因此,至少借助一个部段,支撑部段设置在接合突起之间并且在此沿接合方向设置在接合突起前方,使得支撑部段可以支撑第二连接件的第二基体的棱边部段,从而可以在负载情况下沿接合方向吸收载荷。13、因此,因为支撑部段沿接合方向起支撑作用,所以避免在连接设备上作用载荷的情况下尤其沿在接合突起处张开的方向的过度的负载。因此,可以改进连接的稳定性。14、支撑部段优选地可以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底面隆起,即相对于底面向上突出。第二基本构成外棱边部段,所述外棱边部段例如在第二基体的前部的区域中成形或也可以在第二基体处在环周上环绕。经由棱边部段,第二基体可以在连接位置中与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处的支撑部段形成贴靠,使得经由此第二基体沿接合方向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支撑。15、在此可设想,第二基体例如经由接合部段在连接位置中始终沿接合方向与支撑部段贴靠。替选地,可也提出,在未负载的位置中,第二基体沿接合方向不与支撑部段贴靠,而是在所述连接相对彼此负载的情况下才与支撑部段贴靠。16、经由支撑部段和第二基体与支撑部段的贴靠,可以将力以有利的方式从第二连接件引入到第一连接件中。如果载荷方向沿着接合方向定向,则在负载的情况下引起接合部段与接合突起的接合,其中在常规使用连接设备时在连接件之间的力沿着所述载荷方向作用。在此,第二基体例如经由至少一个接合部段以支撑的方式贴靠在支撑部段上,使得经由第二基体在支撑部段上的贴靠导出沿接合方向作用的力。接合突起在此尤其用于沿着垂直于接合方向的高度方向支撑,进而用于保证连接件保持在彼此上。17、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支撑部段在垂直于闭合方向的平面中弧形地弯曲。支撑部段例如围绕第二连接件的中心轴线弯曲。支撑部段的弯曲优选地对应于接合部段的外棱边部段的弯曲,使得在连接位置中接合部段可以形成与第一连接件的支撑部段的以支撑方式的贴靠。18、支撑部段例如可以围绕一个角度弧形地延伸并且以这种方式为第二基体,例如至少一个接合部段,提供弧形支撑。替选地,例如可以提供在环周方向上彼此靠紧地排列的各个支撑部段,以用于对第二基体进行局部限界地、分布地支撑。这样的各个支撑部段例如可以根据销或其他面元件的类型设在第一连接件处,以便在连接位置中实现沿接合方向的支撑。19、支撑部段的至少一个部段设置在接合突起之间并且此外优选地沿着接合方向与接合突起间隔开地设置。因此,支撑部段关于接合方向位于与接合突起不同的位置处。支撑部段尤其可以沿着接合方向位于接合突起之前。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经由支撑部段的有利支撑,其方式为,当负载力在连接件之间作用时,第二基体可以例如经由至少一个接合部段借助有利的杠杆臂与支撑部段形成贴靠。20、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支撑部段在垂直于闭合方向的平面中延伸直至接合突起或延伸超过接合突起。如果支撑部段弧形地成形,则弧形在直至接合突起或超过接合突起的角度范围上延伸。因此,支撑部段也可以在接合突起下方延伸,其中在这种情况下,接合突起例如径向向内从支撑部段突出。21、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支撑部段沿着闭合方向观察与接合突起间隔开。支撑部段在此沿着闭合方向观察可以在接合突起上方或下方延伸。22、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支撑部段通过与闭合方向平行或倾斜地定向的面部段形成。支撑部段在此刚性地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上成形。在负载下,支撑部段在第一连接件处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二基体形成贴靠,使得可以以有利的方式吸收和导出沿接合方向作用的负载力。23、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第一连接件具有卡锁部段,所述卡锁部段构成用于在连接位置中与第二连接件共同作用,以便反向于接合方向卡锁至少一个接合部段与接合突起的接合。优选地,第二连接件在连接位置中可以围绕闭合方向相对于第一连接件扭转。在扭转时,保持存在至少一个接合部段与接合突起的接合和通过卡锁部段的卡锁。在连接位置中,第二连接件在此可以相对于第一连接件侧倾,以便为了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彼此分开,第二连接件反向于接合方向相对于卡锁部段运动。24、连接件沿着闭合方向彼此附接,其中磁性地通过连接件的磁性装置辅助连接件的彼此附接。连接件在附接时通过磁性装置被磁性地拉向彼此并且在连接位置中也磁性地保持在彼此上。25、在连接件附接时,第二连接件的至少一个接合部段沿垂直于闭合方向或倾斜于闭合方向指向的接合方向与第一连接件的接合突起接合,使得在连接位置中存在连接件之间的形状配合的或力配合的连接,从而连接件通过至少一个接合部段与接合突起的接合可承受负载地保持在彼此上。26、在此在连接位置中通过第一连接件的刚性地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上成形的卡锁部段确保在第二连接件的至少一个接合部段与第一连接件的接合突起之间的接合,其方式为,卡锁部段以反向于接合方向卡锁的方式与第二连接件的相关联的部段共同作用,进而至少一个接合部段不能,至少不能在不消除卡锁的情况下,反向于接合方向朝向接合突起运动。因此,由于卡锁部段的卡锁作用,至少一个接合部段被锁止在其与接合突起的接合中,使得连接件在连接位置中相互固紧。27、连接件在此在连接位置中由于磁性装置的磁性作用而相对于彼此保持,使得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件的卡锁部段反向于接合方向相互卡锁。由此,通过反向于接合方向的(仅)位移运动,连接件不能彼此松开。28、更确切地说,为了将连接件彼此松开,需要连接件相对于彼此侧倾,以便使第二连接件在由闭合方向和接合方向展开的侧倾平面中相对于第一连接件运动,使得第二连接件可以反向于接合方向相对于卡锁部段运动。通过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侧倾,可以消除卡锁部段的卡锁作用,使得第二连接件运动越过卡锁部段,进而第二连接件的至少一个接合部段可与第一连接件的接合突起脱离接合。29、通过刚性地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上成形的卡锁部段的卡锁作用,达到第二连接件不能反向于接合方向线性地运动,而是为了将连接件彼此分开可在由闭合方向和接合方向展开的侧倾平面中侧倾。侧倾运动在此可以围绕限定的侧倾轴线进行。然而侧倾运动也可以沿着位于侧倾平面中的、弯曲的运动轨迹进行,其中由于侧倾运动,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侧倾。侧倾运动在此可以由反向于接合方向的和/或反向于闭合方向的直线运动叠加。30、要注意的是,为了将连接件分开,连接件可以彼此侧倾。然而在此连接件之间的连接的建立也并非以直线的闭合运动进行,而是通过如下方式来进行,即连接件在相对于彼此侧倾的情况下摆动地彼此附接并且运动形成彼此接合。即使在建立连接的情况下,第二连接件也可以相对于第一连接件侧倾,以便实现第二连接件的至少一个接合部段与第一连接件的接合突起的接合。31、在连接位置中,第二连接件可以围绕闭合方向相对于第一连接件扭转。这一方面实现连接件的角度容差的彼此附接。此外由此还可行的是,当连接件位于连接位置中时,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扭转。在扭转时,至少一个合部段和接合突起在此保持其接合。此外,在扭转时也保持存在通过卡锁部段卡锁接合。因此,在连接位置中,连接件围绕闭合方向相对于彼此的扭转不导致连接件彼此分离。32、在连接位置中,连接件之间的可旋转性实现以任意角度的任意旋转运动。但是也可设想,连接件的运动例如通过止挡件等限制于预定的旋转角度。旋转角度在此优选大于10°,更优选大于20°,特别优选大于45°或甚至大于90°。33、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第二连接件为了相对于第一连接件侧倾在与接合突起背离的一侧上反向于闭合方向可从第一连接件抬起。第二连接件在连接位置中经由在第二基体上刚性地成形的至少一个接合部段与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上的接合突起接合,其中所述接合在第二连接件的——关于接合方向观察——前部的区域中进行。借助于关于接合方向后部的区域,第二连接件可以在连接位置中反向于闭合方向从第一连接件抬起,以便以这种方式将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侧倾,进而消除第一连接件的卡锁部段的卡锁作用,使得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卡锁部段运动并且至少一个接合部段可以反向于接合方向与接合突起脱离接合。34、为了简化用户的操作,第二连接件例如可以具有操纵部段,为了将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侧倾,用户可以抓握在所述操纵部段上。操纵部段例如可以通过在第二连接件的后部的区域中的接片形成,用户可以拉动所述接片,以便将第二连接件以后部的区域反向于闭合方向从第一连接件抬起。然而操纵部段也可以例如由手扣斗或其他抓握部段成形,用户可以抓握在所述其他抓握部段上,以便以这种方式将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侧倾。35、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第二连接件具有刚性地设置在第二基体处的用于与第一连接件的卡锁部段共同作用的卡锁元件。例如,卡锁元件可以在第二连接件的构成至少一个接合部段的基座部段上成形,并且沿着闭合方向从基座部段突出。在连接位置中,卡锁元件与第一连接件的卡锁部段共同作用,使得卡锁连接件的反向于接合方向的相对彼此的运动。然而,通过使连接件相对彼此侧倾,可以将卡锁元件抬起超过卡锁部段,以便以所述方式消除卡锁并且使连接件在侧倾的情况下反向于接合方向相对彼此运动,使得消除在第二连接件的至少一个接合部段与第一连接件的接合突起之间的接合,并且可以使连接件彼此分离。36、例如,卡锁元件可以柱形地成形,并且在垂直于闭合方向的横截面中观察具有圆形。在连接位置中,卡锁元件在此可以围绕闭合方向相对于卡锁部段扭转,使得实现连接件相对彼此的可扭转性。37、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第一基体具有留空部,所述留空部至少部分地通过卡锁部段限界。在连接位置中,卡锁元件置入留空部中,使得反向于接合方向卡锁至少一个接合部段与接合突起的接合。留空部例如可以作为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的底面处的凹部成形。借此,留空部成形到底面中。当连接件彼此附接时,卡锁元件与留空部接合,使得通过接合将第二连接件保持在第一连接件的接合突起处。38、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留空部(在垂直于闭合方向的横截面中)通过沿着圆弧延伸的、实现卡锁部段的至少一个限界壁部限界。留空部例如可以具有圆形的基本形状,其中至少一个限界壁部沿着(假想的)以轴线为中心的圆弧形地延伸。39、例如,留空部通过两个弧形的限界壁部限界,所述限界壁部共同构成卡锁部段并且在连接位置中在其之间容纳第二连接件的卡锁元件,从而阻止第二连接件反向于接合方向相对于第一连接件运动。一个或多个限界壁部在此例如与底面成直角地设置,从而为卡锁元件提供支撑面,使得在负载情况下,卡锁元件支撑在限界壁部上,从而相对于第一连接件被卡锁。40、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卡锁部段具有引导斜面。引导斜面构成为,在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侧倾时为卡锁元件提供反向于接合方向的滑动引导。例如,在连接件相对彼此侧倾时,第二连接件的卡锁元件可以与引导斜面贴靠,使得卡锁元件可以撞到引导斜面上,从而可以运动越过卡锁部段。因此,通过这种引导斜面可以使连接件的彼此分开变得容易。41、接合突起优选地分别构成关于闭合方向的底切。因此,接合突起关于闭合方向被底切,其方式为,接合突起横向于闭合方向从第一连接件的相关联的部段突出。42、底切在此可以通过垂直于闭合方向或倾斜于闭合方向(成锐角或钝角)地延伸的面形成。43、同样地,第二连接件的至少一个接合部段优选构成关于闭合方向的底切。由此,接合部段关于闭合方向被底切,其方式为,接合部段横向于闭合方向从第二连接件的相关联的部段突出。44、底切在此还可以通过垂直于闭合方向或倾斜于闭合方向(成锐角或钝角)地延伸的面形成。45、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接合部段围绕闭合方向环周地延伸。在所述设计方案中,第二连接件优选地具有统一环绕的、环绕的接合部段,所述接合部段与接合突起接合,以用于建立接合连接。46、例如,接合部段关于闭合方向旋转对称地构成。这实现,将接合部段在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任意转动位置中与在第一连接件上的接合突起接合,使得在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任意转动位置中存在接合部段和接合突起之间的接合,从而连接件可以相对于彼此扭转,而不消除接合部段与接合突起的接合。47、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第二连接件的第二基体具有基座部段。在所述设计方案中,基座部段可以构成至少一个接合部段,使得至少一个接合部段为了与第一连接件的接合突起接合而成形在基座部段上,例如成形在基座部段的环绕的边缘部段上。48、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基座部段例如盘状地形成。基座部段在此例如可以具有圆柱形的基本形状,所述基本形状具有圆形的横截面。49、在基座部段上例如可以成形紧固部段,经由所述紧固部段将带与第二连接件连接。50、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基座部段具有基面并且第一基体具有底面。基面和底面分别垂直于闭合方向延伸。在连接位置中,在第二连接件的基座部段上的基面和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上的底面彼此相向。51、例如,在连接位置中,可以存在基面和底面之间的贴靠。由此,在连接件围绕闭合方向相对于彼此扭转时,基面和底面在彼此上滑动地运动。52、然而这不是强制性的。也可设想,在连接位置中在基面和底面之间存在间距(进而没有贴靠)。53、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基座部段可以围绕垂直于闭合方向和接合方向的侧倾轴线相对于第一连接件侧倾,以便将连接件相对于彼此侧倾。由此,为了将连接件彼此分离而进行连接件的侧倾,其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基座部段围绕侧倾轴线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侧倾。侧倾轴线在此可以由基座部段和第一基体之间的贴靠线限定。然而也可考虑的是,侧倾轴线对应于如下虚拟线,所述虚拟线穿过基座部段或在基座部段之外延伸并且对应于如下线,在连接件相对于彼此侧倾时基座部段围绕所述线枢转。54、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第一基体具有沉入开口,在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侧倾时基座部段的部段可以沿闭合方向沉入到所述沉入开口中。沉入开口尤其可以在第一基体的(关于接合方向)前部的区域中形成并且例如作为凹部成形在第一基体上。当连接件(在连接和分离时)相对于彼此侧倾时,基座部段尤其可以以前部的棱边部段沉入到沉入开口中。55、沉入开口例如可以作为相对于第一基体的底面的凹部成形。沉入开口在此情况下例如连接于底面,然而相对于底面凹陷,进而沿着闭合方向缩进。沉入开口在此可以尤其在接合突起下方延伸,进而在接合突起的区域中提供如下空间,当为了闭合连接设备将连接件彼此附接时并且也当为了分离连接设备将连接件彼此分离时,第二连接件的基座部段可以以棱边部段沉入所述空间中。56、一般来说,通过在第二连接件的接合部段和第一连接件的接合突起之间的间隙,可以使连接件相对于彼此的侧倾以用于建立连接和也用于分离变得容易。替选地,用于提供间隙的空间例如可以通过在接合部段上的倾斜部或倒圆部实现,所述倾斜部或倒圆部实现接合部段相对于接合突起的侧倾。57、尤其当至少一个接合部段在基座部段的环绕的边缘部段上成形时,沉入开口例如作为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底面的凹部成形,并且在朝向支撑部段的区域中连接于底面。沉入开口例如可以在支撑部段和底面之间延伸。58、沉入开口可以作为凹部或作为穿通开口在第一基体上设计。59、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第一基体具有形状配合部段,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位置中为了抑制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侧倾,基座部段贴靠在所述形状配合部段上。形状配合部段尤其在第一基体的关于接合方向的前部的区域中成形并且刚性地在第一基体上构成。基座部段尤其沿闭合方向支撑在形状配合部段上,使得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侧倾由于在形状配合部段上的支撑而至少变难。60、在侧倾以将连接件彼此分离时,第二基体通过在间隙的范围内反向于接合方向的略微运动而与在第一基体上的形状配合部段脱离相互作用。在此,在第一连接件的卡锁部段和第二连接件之间可以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实现第二连接件反向于接合方向的(略微)移动,或者在第二连接件和至少一个接合突起之间可以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实现第二连接件反向于接合方向的(略微)侧倾运动和紧接着的位移运动。通过在间隙的范围内的运动,第二基体与形状配合部段脱离有效连接,例如其方式为,第二基体从例如阶梯部式地成形的形状配合部段滑离。接着,连接件可以(更大程度地)相对于彼此侧倾,使得连接件可以彼此分离。61、形状配合部段例如可以由阶梯部形成,在连接位置中基座部段置于所述阶梯部上。形状配合部段在此尤其可以具有垂直或倾斜于闭合方向定向的面部段,所述面部段实现基座部段的支撑。62、在其他设计方案中,形状配合部段也可以作为例如呈切口形式的接合开口在支撑部段上成形。经由形状配合部段实现垂直于接合方向,即沿着闭合方向,在基座部段上的支撑,使得连接件在连接位置中在负载下不能轻易地不期望地相对于彼此侧倾,而是经由形状配合部段支撑以防(不期望的)侧倾。63、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形状配合部段沿着闭合方向观察与接合突起间隔开。形状配合部段可以在此沿着闭合方向观察在接合突起上方或下方延伸。64、附加地或替选地,形状配合部段可以沿着接合方向观察与接合突起间隔开。由此,形状配合部段关于接合方向位于与接合突起不同的位置处。尤其,形状配合部段可以沿接合方向位于接合突起之前,使得形状配合部段设置在接合突起的径向外部。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经由形状配合部段的有利的支撑以防连接件相对于彼此侧倾,其方式为,当负载力在连接件之间作用时,基座部段可以借助于有利的杠杆臂与形状配合部段形成贴靠。65、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接合突起例如分别具有滑动斜面,所述滑动斜面用作为引导斜面,以便在彼此附接时引导连接件,使得连接件可以以容易的,优选尽可能自动的方式彼此接合。优选地,滑动斜面构成为,使得第二连接件在附接到第一连接件上时沿着闭合方向在接合突起上引导,使得第二连接件反向于接合方向与第一连接件偏移,进而运动经过接合突起。在运动经过之后,第二连接件于是可以沿接合方向与第一连接件的接合突起接合。由此,通过在接合突起上的滑动,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被引导,使得第二连接件运动经过接合突起。如果第二连接件以至少一个接合部段经过接合突起,那么至少一个接合部段可以沿接合方向与在第一连接件上的接合突起接合。66、第二连接件与带连接或可与带连接,其中带牢固地且不可调节地、但是必要时也可调节地设置在第二连接件上。67、第一连接件同样可以与带连接,然而也可以牢固地设置在相关联的组件上,例如纺织物或其他物品上。68、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接合突起横向于闭合方向并且横向于接合方向彼此间隔开,使得带可以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位置中在接合突起之间引导穿过。由此,带容纳在接合突起之间,使得经由接合突起在带两侧上实现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支撑。69、下面列出的应用可行性应当说明连接设备的多样的可应用性,然而不理解为是限制性的并且尤其也不理解为是决定性的。这样,连接设备可以用于:70、-头盔锁扣71、-马笼头72、-可取下的(胸)袋73、-提包、背包74、-用于卷盖,用于借助(弹性的)带锁合75、-夹克锁扣(例如在袖子、翻领、纽扣盖上,或绑在衬衫袖子上)76、-在宿营车中的卷帘,大篷车中的防窥装置77、-檐篷78、-遮阳篷、防水布、露营帐篷、帐篷加固索79、-紧固或锁止行李袋或鞍座袋(自行车、摩托车)80、-行李和货物固定,或在公共交通工具的车内和车上固定自行车/81、婴儿车82、-车辆中的工人的分拣和安全系统83、-用于承载装置的带扣、收紧系统和锁扣设备84、-胸带、腰带、肩带85、-包上的可取下的提手或挂带86、-例如在婴儿车上的用于掀开的防晒装置87、-背包带的可移动和可取下或可打开的连接装置88、-用于衣架的悬挂装置89、-家具,例如用于紧固座元件90、-睡袋、睡垫、瑜伽垫(用于卷起和紧固)91、-毛巾架92、-钥匙扣93、-腰带94、-具有用于挂住的工具的工人腰带95、-可取下的托带,例如在工具和园艺设备上、在包和电子设备处的把手上96、-手套、鞋、高尔夫球袋(用于锁合或紧固在彼此上)97、-婴儿车或帐篷中的防蚊装置98、-行李带,例如作为自行车篮中的物件的紧固装置99、-自行车上的部件和配件(计速表、灯、电脑、电子设备等)。

带用锁扣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