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身份识别证件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身份识别证件,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的身份识别证件。、身份识别证件是用来对持有人身份进行识别的证件,它内含磁条具有类似ic卡的功能,目前在具有严格人员管理要求的公司使用较多,是工作证的一种,现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身份识别证件的智能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普及。、根据检索,中国专利文献,公...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身份识别证件,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的身份识别证件。背景技术:1、身份识别证件是用来对持有人身份进行识别的证件,它内含磁条具有类似ic卡的功能,目前在具有严格人员管理要求的公司使用较多,是工作证的一种,现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身份识别证件的智能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普及。2、根据检索,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cn209728799u,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身份识别智能卡,通过把身份识别智能卡本体上的卡杆插入卡槽内,由于卡杆弧形面的一端与定位杆弧形面的一端相接触,卡杆挤压定位杆向下移动,定位杆推动两个第一连杆向下移动,两个l型限位杆分别在相对应的限位槽内滑动,两个第一连杆分别推动相对应的滑块在相对应的滑杆上滑动,两个滑块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两个弹簧受压缩变形产生弹力,两个滑块分别带动相对应的第二连杆移动,两个第二连杆带动同一个活动座向上移动,当定位杆滑动至定位槽的开口位置时,在两个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定位杆滑入定位槽内,便将卡杆固定安装在卡槽内,从而把身份识别智能卡本体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然后将钥匙扣挂在裤子上即可,从而方便对身份识别智能卡本体进行随身携带。但是该装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无法有效的对身份识别智能卡本体进行保护,因此容易将其与外界进行刮蹭,降低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性;同时也容易对压板进行误触碰从而造成身份识别智能卡本体的脱落甚至遗失,且当需要出示身份识别智能卡本体时,还需将钥匙扣从裤子上取下,降低了装置整体的便利性。技术实现思路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的身份识别证件,具备有效的保护了证件本体、牢固可靠、便于携带和出示的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3、(二)技术方案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身份识别证件,包括透明保护套,所述透明保护套的内部安装有身份识别证件本体,所述透明保护套的顶面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安装有钥匙圈,所述钥匙圈的外侧面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安装有钥匙扣,所述钥匙扣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圆环,所述固定圆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拉绳,所述第一连接块的顶面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承和限位板,所述轴承的内部安装有杠杆,所述杠杆的外侧面安装有发条弹簧,所述壳体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挂带,所述挂带的外侧面安装有调节扣。5、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外侧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钥匙圈安装于第一通孔的内部,且所述底座的顶面设置有转动轴,所述钥匙扣的底面设置有凹槽,所述转动轴安装于凹槽的内部。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底座活动连接在钥匙圈的外侧面上,钥匙圈同样活动连接于固定座的内部,因此在使用时可以将透明保护套以及身份识别证件本体始终保持正立的状态,同时底座可以在钥匙扣的内部进行转动,有效防止了因翻转透明保护套而造成挂带打结缠绕的情况,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性。7、优选的,所述拉绳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发条弹簧的内部,所述发条弹簧远离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杠杆的外侧面上。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出示身份识别证件本体的时候只需要拉动第一连接块即可,第一连接块可以带动拉绳进行移动,拉绳进而可以带动发条弹簧以及杠杆进行转动,而在完成出示后只需缓慢放开第一连接块即可,发条弹簧通过自身的作用力可以带动拉绳进行反转进而可以将其缠绕收集到壳体的内部,提高了装置整体的便捷性。9、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面开设有第二通孔,且所述轴承和所述限位板的数量均设置有两个。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拉动第一连接块进而带动拉绳进行移动时,两个轴承可以有效的减少杠杆转动时的摩擦力,进而可以使得拉动拉绳更加的轻便顺滑,而两个限位板则可以有效的限制住发条弹簧以及拉绳的位置,以防止其移动或缠绕到其它位置上,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性。11、优选的,所述调节扣的顶面开设有两个第三通孔,且所述挂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三通孔的内部。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可以将挂带直接佩戴在脖子上,并且根据不同使用者的不同情况可以通过调节扣来调节挂带的长度,进而可以使得装置整体佩戴起来更加的轻松方便,同时也提高了装置整体的适用性。13、优选的,所述透明保护套的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透明保护套的右侧面安装有挡板。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拆下挡板可以将身份识别证件本体安装于透明保护套的内部,而卡槽则可以有效的限制住身份识别证件本体的位置,不仅可以使装置整体更加的稳固,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的身份识别证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6、1、本实用新型通过拆下挡板可以将身份识别证件本体安装于透明保护套的内部,而卡槽则可以有效的限制住身份识别证件本体的位置,之后将挂带直接佩戴在脖子上,并且根据不同使用者的不同情况可以通过调节扣来调节挂带的长度,进而可以使得装置整体佩戴起来更加的轻松方便,同时也提高了装置整体的适用性;而底座活动连接在钥匙圈的外侧面上,钥匙圈同样活动连接于固定座的内部,因此在使用时可以将透明保护套以及身份识别证件本体始终保持正立的状态,同时底座可以在钥匙扣的内部进行转动,有效防止了因翻转透明保护套而造成挂带打结缠绕的情况,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性。17、2、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动第一连接块即可完成出示身份识别证件本体,第一连接块可以带动拉绳进行移动,拉绳进而可以带动发条弹簧以及杠杆进行转动,而在完成出示后只需缓慢放开第一连接块即可,发条弹簧通过自身的作用力可以带动拉绳进行反转进而可以将其缠绕收集到壳体的内部,提高了装置整体的便捷性;同时两个轴承可以有效的减少杠杆转动时的摩擦力,进而可以使得拉动拉绳更加的轻便顺滑,而两个限位板则可以有效的限制住发条弹簧以及拉绳的位置,以防止其移动或缠绕到其它位置上,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性。技术特征:1.一种便于携带的身份识别证件,包括透明保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保护套(1)的内部安装有身份识别证件本体(2),所述透明保护套(1)的顶面设置有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的内部安装有钥匙圈(4),所述钥匙圈(4)的外侧面安装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顶面安装有钥匙扣(6),所述钥匙扣(6)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圆环(7),所述固定圆环(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8),所述第一连接块(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拉绳(9),所述第一连接块(8)的顶面连接有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承(11)和限位板(12),所述轴承(11)的内部安装有杠杆(13),所述杠杆(13)的外侧面安装有发条弹簧(14),所述壳体(10)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15),所述第二连接块(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挂带(16),所述挂带(16)的外侧面安装有调节扣(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身份识别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的外侧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钥匙圈(4)安装于第一通孔的内部,且所述底座(5)的顶面设置有转动轴,所述钥匙扣(6)的底面设置有凹槽,所述转动轴安装于凹槽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身份识别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9)远离第一连接块(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发条弹簧(14)的内部,所述发条弹簧(14)远离拉绳(9)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杠杆(13)的外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身份识别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底面开设有第二通孔,且所述轴承(11)和所述限位板(12)的数量均设置有两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身份识别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扣(17)的顶面开设有两个第三通孔,且所述挂带(1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三通孔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身份识别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保护套(1)的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透明保护套(1)的右侧面安装有挡板。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身份识别证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身份识别证件,包括透明保护套,透明保护套的内部安装有身份识别证件本体,透明保护套的顶面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内部安装有钥匙圈,钥匙圈的外侧面安装有底座,底座的顶面安装有钥匙扣,钥匙扣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圆环,固定圆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本技术通过拆下挡板可以将身份识别证件本体安装于透明保护套的内部,而卡槽则可以有效的限制住身份识别证件本体的位置,之后将挂带直接佩戴在脖子上,并且根据不同使用者的不同情况可以通过调节扣来调节挂带的长度,进而可以使得装置整体佩戴起来更加的轻松方便,同时也提高了装置整体的适用性。技术研发人员:陈仕熙,杨京典,刘宇轩,宋思远,王禹东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吾维集创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21技术公布日:2024/7/4
- 上一篇:一种头盔嘴部护板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中药保健布鞋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