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重物背负架的制作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申请号: | 申请日: |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
发明(设计)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
地址: | 国省代码: | ||
权利要求书: | 说明书: | ||
微信咨询: | 添加微信:543646或【点此在线咨询】 | 文件下载: | 【点此下载】请正确填写本页网址和接收邮箱 |
摘要: | 本技术涉及搬运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重物背负架。、购物、搬家、快递配送等场景下,当遇到体积较大、重量较大的物品时,例如,经常会发现许多电器的包装体积大,并且没有设置提手,不方便单手拎提。而双手搬抬则就不再拿其他的东西。虽然包装精美,对内容物的保护效果好,但搬抬等操作不够人性化。而一些电... | ||
相关服务: | 软件产品登记测试全国受理 软件著作权666元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1875代写全部资料全国受理 | ||
本技术涉及搬运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重物背负架。背景技术:1、购物、搬家、快递配送等场景下,当遇到体积较大、重量较大的物品时,例如,经常会发现许多电器的包装体积大,并且没有设置提手,不方便单手拎提。而双手搬抬则就不再拿其他的东西。虽然包装精美,对内容物的保护效果好,但搬抬等操作不够人性化。而一些电器的包装箱虽然提供了搬抬用的开口,但如果宽度过长,则不便施力,搬抬起来非常容易疲劳。而体积大的包装箱的提手常用塑料制成,即使短时间拎提都会造成勒手的不适感。2、特别是网购盛行的当下,必不可少的包装箱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不小的问题,包装箱基本没有设置任何可供拎提的部件;而且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包装箱也不可能一尘不染,在搬抬时容易弄脏身上的衣物。3、搬家时经常使用自购的纸箱进行东西的存放,但也是存在体积大、重量大、没有供拎提的地方,如同上述的情况,存在同样的不足。4、因此,就需要使用搬重物工具来达到省力方便的效果。5、对于搬重物工具,常见的有推车、背架等,有电梯的情况下推车是最优的选择,但是在没有电梯的楼梯房,普通推车则不适用,而且推车需要单手或双手推拉,进而无法释放双手;背架则可以将重物背负在后背,可以解放双手,对于没有电梯的楼梯房,背架无疑是合适的选择。6、而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6705061 u的一种重物背负固定装置,通过在背部支撑架上设置柔性的固定部件,固定部件的一端为固定端,与背部支撑架底端连接,另一端为活动端,从重物的顶部延伸至背部支撑架的顶端,并进行固定连接,但是这种背负方式,重物的重量完全施加在柔性的固定部件上,对固定部件的韧性、强度要求很高,同时很容易重心下移,造成对背部及腰部的后仰下坠感,背部腰部的负担过大,同时背负人员比较费力。7、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15868733 a的一种应用于助力装置的悬挂背架、运动助力装置和机构,悬挂背架包括腰部结构、肩部结构、背部结构和负重托盘,竖直刚性框架的下端设置支撑杆,支撑杆上布置有铰链结构,负重托盘与铰链结构中的铰链轴固联,负重托盘可以相对支撑杆上下旋转,对于高度不同的重物,都只能放置在同一高度的负重托盘上,重心都偏下,省力效果差。8、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简易重物背负架。技术实现思路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简易重物背负架,能够减少应力集中,降低对零部件的强度要求,稳定重物的重心位置,减少收纳占用空间,使用方便,锁定收起状态;同时采用不同高度的双层托架实现对重物重心的适应性调整,对于高度低的重物,能够抬高其重心,进而达到很好的省力效果。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3、一种简易重物背负架,包括背架、第一托架、第一铰接架、第一螺丝、第二托架、第二铰接架和第二螺丝;4、所述背架包括多条横架和竖架;所述背架一侧设有肩带,用于将本装置绑定在人背上,稳定背负状态;5、所述背架另一侧设有固定重物的绑带,所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的末端设有卡扣,所述绑带能够和卡扣形成可调节连接结构,根据重物实际大小,调节绑带的长度;6、所述第一托架与背架底部另一侧铰接,转动范围为0~90°;所述第一托架的内宽与背架外宽相配合,在第一托架与背架夹角为0°时,第一托架和背架共线,背架卡入第一托架内部空间;所述第二托架与背架中间位置铰接,转动范围为0~90°;7、所述第一铰接架设置两个,对称设置在背架上与第一托架连接处,所述第一铰接架整体呈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与背架铰接,另一直角边上开孔;第一铰接架与背架夹角为0~90°;所述第一托架与背架呈90°时,第一铰接架转动90°,第一螺丝穿过第一托架和第一铰接架,并用螺母旋紧,形成螺纹连接,进而限定第一托架处于使用状态下的位置,保证搬运重物过程中的稳定性;由于第一铰接架成直角三角形,使得背架受力相对分散,能够避免应力集中,减少对背架的损伤,同时也减轻了对人体背部及腰部的负重。8、所述背架两侧设有第一限定孔,在不需要背负重物时,第一铰接架转动至与背架成共线状态,第一托架转动90°,使得第一托架与背架成共线状态,同时第一螺丝穿过第一托架和背架上的第一限定孔,形成螺纹连接,进而限定第一托架处于未使用状态下的位置,减少占用空间,便于携带。9、所述第二托架与背架中间位置铰接,转动范围为0~90°;所述第二托架的内宽与背架外宽相配合,在第二托架与背架夹角为0°时,第二托架和背架共线,背架能够卡入第二托架内部空间;所述第二铰接架设置两个,对称设置在背架上与第二托架连接处;所述第二铰接架整体呈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与背架铰接,另一直角边上开孔;10、第二铰接架与背架夹角为0~90°;所述第二托架与背架呈90°时,第二铰接架转动90°,第二螺丝穿过第二托架和第二铰接架,形成螺纹连接,进而限定第二托架的位置状态,保证搬运重物过程中的稳定性;由于第二铰接架成直角三角形,使得背架受力相对分散,能够避免应力集中,减少对背架的损伤,同时也减轻了对人体背部及腰部的负重。11、所述背架两侧设有第二限定孔,在不需要背负重物时,第二铰接架转动至与背架成共线状态,第二托架转动90°,使得第二托架与背架成共线状态,同时第二螺丝穿过第二托架和背架的第二限位孔,形成螺纹连接,进而限定第二托架处于未使用状态下的位置,减少占用空间,便于携带。12、由于第二托架和第一托架的同时设置,可以根据重物的高度来选择使用,高度较低的可以置于第二托架,进而在有限的条件下抬高重物的重心位置,根据人体力学原理,人体肩部背负重物时是腰肌发力,将重物重心抬高,远离腰部,对腰肌的压力减轻,进而能够提高省力效果;13、如果重物高度较高,便可以采用第一托架;14、如果同时有两个较低高度的重物要背负,可以分别采用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进行背负,进而将重物的重心整体上移,进而减轻对腰肌的压力,提高省力效果。15、优选地,所述背架一侧设有与人体腰部相适应的腰带,减轻对肩部的负重,同时保护腰部。16、优选地,所述第一铰接架与背架铰接处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铰接架整体长度的两倍,进而使得在第一铰接架与背架夹角为0时,两个第一铰接架相对侧相互接触,形成摩擦面,进而形成两个第一铰接架关闭的稳定状态。17、优选地,所述第二铰接架与背架铰接处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铰接架整体长度的两倍,进而使得在第二铰接架与背架夹角为0时,两个第二铰接架相对侧相互接触,形成摩擦面,进而形成两个第二铰接架关闭的稳定状态。18、优选地,所述第一铰接架和第二铰接架结构一致,均包括转动体和直角板,所述直角板整体呈直角三角形状,转动体为圆柱状;所述转动体与直角板其中的一个直角边固定连接,即第一直角边;所述转动体与背架铰接。19、优选地,所述转动体与直角板的第一直角边长度一致,进而优化背架的受力情况,减轻腰部的受力。20、优选地,所述第一托架上表面不低于第一铰接架上表面,使得第一托架上方用于承载重物的空间最大化,在第一托架与背架成90°时,第一托架上方没有障碍物,重物可以完全抵靠在背架上。21、优选地,所述第二托架上表面不低于第二铰接架上表面,使得第二托架上方用于承载重物的空间最大化,在第二托架与背架成90°时,第二托架上方没有障碍物,重物可以完全抵靠在背架上。22、优选地,所述背架与人体接触的一侧设有相适应的弧度,以提高舒适度。23、优选地,所述肩带为可调节肩带,可以根据使用人的实际情况调节肩带的长度。24、具体地,在需要背负重物时,将本装置从收起状态转换至使用状态,即松开螺母,将第一螺丝从背架中脱离出来,使得背架恢复自由转动状态,然后转动第一托架,使得背架与第一托架夹角呈90°,然后转动第一铰接架,使得第一铰接架与背架呈90°,然后第一螺丝旋进第一铰接架内,用螺母旋紧,使得背架与第一托架的位置状态被限定;25、此时便可将本装置戴到人背上,肩带调节至合适长度,腰带也佩戴至腰部,然后将重物放在第一托架上,将绑带穿过卡扣并锁紧,将重物固定在第一托架上;26、然后就可以搬运重物,释放双手;27、搬运完之后,就将使用状态切换至收起状态,即松开螺母,将第一螺丝从第一铰接架中脱离出来,使得背架恢复至自由转动状态,同时转动第一铰接架,使得第一铰接架与背架呈0°夹角,然后转动第一托架,使得背架与第一托架呈夹角0°,将第一螺丝旋进背架的第一限定孔内,用螺母旋紧,使得背架与第一托架的状态被限定。28、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29、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背架与第一托架铰接,在背架与第一托架之间设置第一铰接架,对背架和第一托架之间的连接状态进行机动限制,进而便于工作人员操作;3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直角三角形的第一铰接架,在背架与第一托架呈90°时,对背架和第一托架的连接状态进行限制,加强了使用状态的稳定性;避免在背架和第一托架连接处形成应力集中,加强装置的稳定性;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背架和托架夹角呈0°时对背架和托架进行螺纹连接,进而对收起状态进行锁定,便于使用;3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收起状态时将背架卡入第一托架内侧空间,进而减少收纳占用空间,便于使用;33、本实用新型在背架中间位置设置第二托架,背架底部设置第一托架,可以根据重物高度选择使用第一托架或第二托架,若重物高度较低,便可采用第二托架,将重物的重心上移,远离人体腰部,进而保护人体腰部。34、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托架和第二托架的同时使用,可以将两个较低高度的重物分别放置在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上,进而提升整体重物的高度,便于减轻负重压力,保护腰部,提高省力效果。35、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应力集中,降低对零部件的强度要求,稳定重物的重心位置,减少收纳占用空间,使用方便,锁定收起状态;同时采用不同高度的双层托架实现对重物重心的适应性调整,对于高度低的重物,能够抬高其重心,进而达到很好的省力效果。
- 上一篇:一种耐磨鞋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中桥弹性结构的运动鞋底的制作方法